('
“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
底下的朝臣齐刷刷跪了一地,皇帝面上没什麽表情,手里拿着玉玺,道:“只差最后一步了。”
柳相用袖子轻拭眼角,明白这是大势所至,便高呼道:“陛下大义,为国为民,该长留青史!”
皇帝面色好看了一些,明白底下的朝臣是最后给他一个台阶下。
拿着玉玺,使劲蹭了蹭印泥,两只手郑重的高高举起,作势就要往诏书上盖。
“慢!”
有一道声音横插进来,说话之人缓缓起身,在衆多跪倒的臣子中犹如鹤立鸡群。
“微臣还请陛下三思。”
“陈大人,胆敢阻挠陛下,可是大罪。”有人出声提醒。
陈大人弯腰行礼,大声道:“今日臣不出声才是犯了大罪,陛下,这一切都有人暗中操控,请陛下查明啊!”
第112章 第 112 章
谁也没想到陈大人会在这种时候突然出声阻止, 朝堂震惊,皇帝皱着眉头。
“你说什麽?”
陈大人一脸正色:“陛下,这一切都是有人暗中操纵。上到国库银子丢失案, 下到红丸案,全部都是人为精心部署,此人步步为营,为的就是逼陛下退位!”
“荒谬!”开口的是沉不住气的工部尚书,“陈大人你是魔障了不成?国库存银被土匪劫走,难不成你说的人手眼通天, 能指示动八大寨的土匪”
“自然有法子,因为他们早就暗中利益勾连。”
柳相一脸严肃,像是在思考陈大人说话的真实性。
嗡嗡声一片, 衆位朝臣或是恐惧之色, 或是震惊,都在猜测这个人到底是谁。显然不可能是普通百姓, 那麽就很有可能站在他们中间。
会是谁?
“你说,这人是谁?”皇帝先开口问。
衆人看着陈大人的视线缓缓从后扫到前, 又从前扫到后,最后垂下眸子行礼道:“陛下, 还请行特殊之便, 请人证前来指认。”
都有人证了,看来这件事着实靠谱,皇帝心花怒放, 面上却不显, 之挥挥大手:“传朕旨意, 召证人入宫。”
等待的过程,有与陈大人交好的朝臣小声询问, 陈大人则像是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
明明才五月末的天气,所有人都是汗津津的,时不时用袖袍去擦拭额头。
这件事太大了,牵扯甚广,搞不好有人要被诛九族。
“证人到!”随着宫人尖细的嗓音落下,有一道身影缓缓而来。
一身青色素净的衣袍,肩膀宽阔但身形消瘦,缓步迈过高高的门槛。朝臣们站在两侧,中间空出一大片空地,那人便走到正中间,撩过袍子缓缓下跪。
“草民淩云亦拜见陛下。”
皇帝显然失去了最后一点耐心,盯着堂下不卑不亢身形颀长的郎君道:“你快说,谁是幕后黑手?”
面色惨白的淩六郎短短十几日脸颊瘦的凹陷不少,一脸病容。跪在那的身形微晃,像是随时随地都会倒下去。
陈大人揪心不已,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殿内倏地安静,气氛诡异。
淩六郎擡起头,那双眼眸异常明亮,直接朝着最前方看过去。
“回禀陛下,正是柳相。”
这一句话无异于开水入锅,立时沸腾。
“什麽?不可能。”
“怎麽可能是柳相?莫要胡说!”
落入衆人话题中心的柳相面色不变,他叹气道:“淩郎君,你可知道欺君罔上是死罪”
“你说旁人也就罢了,竟然说是柳相。淩云奕,你可有证据?”
皇帝忽地开口,看似在维护柳相,实际上已经起了疑心。底下朝臣面色各异,天子说话,他们立刻闭嘴倾听。
“回禀陛下,柳相早就与八大山寨的土匪相识,暗中让研制且贩卖红丸,先是指使土匪们截了国库银两导致军心涣散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部署多年的红丸,招致百姓哀声载道。如此一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借水灾传播谣言,便有所谓的天罚,他就可进行下一步,逼陛下退位。”
柳相摇头:“简直是一派胡言。”
皇帝听完眉头皱的更紧,觉得这人确实在胡说。如此大的事情,怎麽可能是柳相所做,而且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逼他退位?
如果真如淩云亦所言,那柳相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扶持自己的外孙,也就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继位。
可下一任储君并不是他们,皇帝已经定下是皇后所出的大皇子。
以上种种,都让幕后黑手是柳相的言论站不住脚。不过皇帝没有表现出来,静静的听着。
有老臣忍不住为柳相辩白:“人做事都要讲究好处,柳相两袖清风,一心为民,他怎麽可能贪图国库的银子?又去谋害百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