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开心了。
摸了不少小鱼儿小螃蟹还有河蚌啥的。
孙芸亲自撸了袖子下厨,林舟在一边儿帮忙,小鱼儿收拾出来,用调料腌制一会儿,就裹着蛋液炸得酥脆,上头撒上椒盐,不用放辣椒面儿都香得不得了。
小虾米用杵成泥,做成虾肉丸子,也用油炸,油锅一下,香味儿能飘出好几里地。
搞得附近春游的人都在不停吞咽口水。
河里捞的玩意儿肯定不多,孩子们玩儿闹能捞多少,主要的食材都是从城里带来的。
带了好几个烧烤架子,鱼肉蔬菜炭火都是带了的,孩子们玩儿累了,自己个儿去捯饬,自己个儿烤。
说起户外烧烤,青山书院的学子们有些惭愧,他们不如隔壁学堂的启蒙孩子,干什么都笨手笨脚,最让他们羞愧的是定西候世子以及两位姑娘干活儿比隔壁学堂的孩子们还利索。
世子杀鱼片肉,刀法十分娴熟,姑娘给那些菜腌制抹调料,亦是娴熟得很,一看就是平时干惯了的。
你可以说定西侯府的人出身贫寒,不是老牌勋贵,所以世子和姑娘是会干活儿的。
可难得的是,他们即便发达富贵了,也不忘本,也没有嫌弃庖厨之活儿。
所谓‘君子远庖厨’并不是说读书人不下厨,不进厨房,这句话是这样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意思是: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后来被很大一部分读书人断章取义,拿着‘君子远庖厨’,就理所当然地不进厨房帮忙干活儿。
有钱人家好说,有下人,自然轮不到主子下厨。
可有些家贫的读书人,他们能眼睁睁看着年迈的老母下厨房忙碌,而一点儿援手都不愿意伸,就仗着一句‘君子远庖厨’。
实属不孝。
想到这里,大家就愈发地羞愧,沧澜先生‘不耻下问’撸了袖子跟姝儿一起串串儿,范先生帮着洗菜,山长夫妻都这般接地气,学子们便也跟着学,不懂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