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厂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尤其是在与政府的代表团谈判时,必须谨慎应对。
他决定留下评估团,由他的好兄弟张玉桥带队,深入研究厂子的各项数据,确保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玉桥,接下来的几天,你们要尽量与政府的代表团磨合,了解他们对这个厂子的态度和底线。”
“明白。我会尽量争取最好的条件。”张玉桥点头应道。
别看张玉桥和张玉斧一样是初中肄业,但他比张玉斧要更爱学习,当时退学也主要是因为父母亡故的事情打击比较大,这些年他一直没停止过学习,张玉斧的那台电脑,除了张玉斧拿去玩游戏,基本上都是他在使用。
安排好这边的事情,张玉斧又马不停蹄的和赵技术员一起驱车前往南湖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他们的目标是确认自家杂交猪的品种认定情况,以便于后续的养殖和生产策略。
“玉斧,你觉得这次去南湖,能顺利拿到品种认定吗?”赵技术员略显紧张。
“尽人事,听天命吧,其实我把握也不太大,但既然你老师从中协调了,我感觉还是有些希望的。”
不久后,他们到达了南湖的测试中心,一进大门就看到墙上挂着各类荣誉证书,显示出这个机构的权威性。
“请问您们找谁?”前台小姐微笑着问道。
“我们想了解一下我们养殖的杂交猪是否符合认定有结果没有。”张玉斧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来意。
“请稍等,我帮您联系相关负责人。”前台小姐点了点头,迅速拨通了电话。
不久后,一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的脸上挂着专业的微笑:“您好,我是这里的技术负责人,您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我们希望确认我们养殖的杂交猪的品种认定的事情。”张玉斧直截了当地说。
“中原来的?”负责人一听张玉斧的口音,就知道了这位是谁。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进行品种猪认定的人不多,更别说是本土品种杂交的了,张玉斧也算是在他们这边挂了号的,他这个猪种京城那边的专家很看好,所以都在盯着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