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太史公也因为这些耻辱,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命和继承先祖遗志”
“变成了,发愤型著书”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著书来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平”
“后来他在《史记》中的第八十四卷《屈原贾生列传》中写道:”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他用堪比诗句一般的语言,对屈原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但是,仔细推敲就能发现,这表面上写的是屈原,但又何尝不是自己呢?”
“这就是《史记》的内容吗?”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好!原来这就是史记中的内容吗?”
三老都被云峰诵念的这段史记内容给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