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以为这样他就能一定能得第一?”庄太傅看过萧六郎的试卷了,老实说,确实作得不错。
萧六郎确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文采斐然、言之有物,引经据典,令人信服,然而他毕竟不是真正的政客,他在治国之道上不如一国之君有经验。
陛下就算不抬举庄家,难道也不抬举袁首辅吗?袁首辅可是三朝元老。
宣平侯一脸淡定:“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你才是王八!
庄太傅不能多待了,再待下去他得短寿。
宣平侯偏了偏头,勾唇:“慢走,不送。”
这四人中,年龄最小的当属萧六郎,今年十八,安郡王十九,袁宇二十五,宁致远年龄最大,三十。
哦,对了,萧六郎就是那个小瘸子是不是?
……
普济寺的香火又旺盛了起来,据说都是考生前来参拜的。
老太太蜜饯也不偷吃了,叶子牌也不打了,天天指使老祭酒往街上买串串,其实就是打听消息。
小净空最近几日非常用功地学习,他总担心坏姐夫考不上,那样家里还是得靠他。
放榜的日子在四月二十七,因为进士榜是写在黄纸上,因此又叫金榜。
五更天,顾娇与萧六郎便起了,二人简单吃了早饭,顾娇将萧六郎送上了刘全的马车。
“嗯,好。”顾娇点头。
顾娇看向他:“怎么了?”
顾娇莞尔:“好。”
贡士们差不多到了,冯林与林成业、杜若寒也在。
听说早先有人一病不起,连命都没了的,所以科举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几人寒暄了几句,人群后方突然一阵骚动,随后就见安郡王在几名下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萧六郎也挺意外,他朝对方看了一眼,恰巧安郡王也在看他,四目相对,萧六郎明显从安郡王的眼神里领略到了一丝冷意。
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他是喜欢自己还是厌恶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一行人在礼赞官的带领下冲皇帝行叩首礼,随后,魏公公将名册呈给皇帝。
皇帝不爱搞那些故弄玄虚的东西,直接开始宣读一甲前三名。
宁致远懵了,考生们惊了,这这这、这就出探花郎了?
宁致远迅速回神,侧身出列,迈步来到皇帝面前,在指定的地方停了下来,撩开衣摆,行三叩九拜之礼,哽咽地说道:“臣,宁致远,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唰的看向安郡王。
有些出乎意料呢。
皇帝瞥了安郡王一眼,没说话。
皇帝的目光在袁首辅的嫡孙袁宇的身上停留了片刻,翻开名册朗声道:“庚午年四月一甲进士第一名,萧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