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1 / 1)

('

旁边也在等待上场的运动员大笑:“哈哈哈,Ryan,你怎么比yoyo还紧张?”

徐槐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拍拍胸口,强作镇定:“不知道,我心跳也不快啊。”

又两位选手滑完第一趟,音响里,赛事解说员的声音再次响起:“下一位上场的选手,是平昌冬奥会单板破面障碍技巧的铜牌得主,来自加拿大的昆腾·克莱尔。他在预赛中排名第二,是本次夺冠的热门人选。”

“这位选手参加过温哥华、索契和平昌三届冬奥会,拿到过一枚金牌一枚银牌两枚铜牌,战绩辉煌,他毋庸置疑的实力与坚持不懈的毅力令所有人敬佩不已……如今这位老将开启了他的第四次冬奥会之旅,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精彩表现!”

随着昆腾从赛道顶端滑下,杞无忧抱着雪板站到了出发台中央,没有弯腰穿固定器,而是把自己的雪板递给了徐槐。

在所有工作人员震惊的注视下,他手扶上赛道边缘的城墙烽火台,接着屈膝用力一跳,腾空跃起,直接翻到了城墙上面。他准备从城墙上drop in,跳进赛道。

工作人员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抬头看着他:“在、在这上面出发也行吗?”

杞无忧点头。

徐槐笑着说:“行的,不犯规。”

这项运动的自由度之高还体现在,允许各种非常规的路线与出发方式。如果运动员想的话,甚至可以在出发的时候让教练从身后推自己一把来增加初始速度。

初始速度,腾空高度也会更高,这样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高难度动作。但这种出发方式也有很大风险,万一控制不好速度,失误倒在其次,严重的话可能会受伤。

“yoyo这下是真的要飞檐走壁了。”另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

杞无忧坐在城墙上,双腿悬空,徐槐把雪板固定器给他扣好,又扶着雪板板底和他的小腿给他支撑力,帮助他站立在城墙上。

另一边的赛道终点,昆腾的第一轮滑行已经结束,正在等待打分。

“不愧是昆腾啊!跳台区的两个1800看得真过瘾,果然大家都是到决赛才真正发力。不过,他道具区的动作有点保守了,下一轮也许会继续提高难度。”解说员如是道。

他最后的得分是87.63分,目前排名第一,与杞无忧资格赛时的最高分数不相上下。

“好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解说员清了清嗓子,端着语气。

“镜头已经给到了最后一位出场的中国选手,准备好你们的热情和掌声了吗?”

杞无忧的身影出现在了观众席对面的大屏幕上,观众席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和尖叫。

“哇哦,他站在了城墙上!非常与众不同的出发方式!”解说员声音激动。

现场观众纷纷站了起来,掌声更热烈了,经久不息。

这是杞无忧在赛场上听到过的最热烈的掌声。

主场作战,真的会给人带来莫大的鼓舞,所有人都支持他,站在他这一边。

尽管看不到观众席,但杞无忧的情绪被现场的热烈气氛充分调动了起来,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的障碍。

“我听到了现场观众们的加油声,现在,”解说员音调高扬,他拖长了声音,激动得甚至有些发抖,“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杞、无、忧!”

第196章 冬奥会(中)

赛道顶端,一抹亮眼的红色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无忧第一次在比赛中穿红色的雪服。他站在雪长城上,身穿中国红,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他的奇迹!”

那道红色身影从城墙上跳起,直直地俯冲而下。

“好,他出发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会在道具区做什么动作。”

由于是从城墙上起跳,杞无忧的初始速度前所未有的快。这些天,在徐槐的指导下,他训练时着重练习对速度的把控。

跳下城墙后,他第一时间控制住了脚下的滑雪板,借助充分积蓄的势能沿陡坡向下滑行,飞速跳上第一组道具。

正脚外转270上了左边第一段弧形扶手,横滑过杆,接着杞无忧飞身跳起,一个跨越式的gap滑下第二段斜向下的铁杆,身影划出一道弧线,中间形成大大的跳跃空间,跨过了这段上下连接的道具。雪板板头落在道具尾端,与铁杆摩擦,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外转540下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道具之间的transfer非常出彩,衔接流畅,”解说员分析完,感慨道:“卷起来了,第一组道具就这么高的难度……”

第二组道具,杞无忧果断而敏捷地跳上了右边的屋檐,空翻两周滑下,同时后手抓后刃,stalefish的抓板动作。

道具区的滞空时间非常短,许多滑手都来不及做抓板动作,但杞无忧的速度足够,不仅有时间做,还做得相当清晰漂亮。

“本轮第一个在屋檐道具的抓板动作,很强的加分项!”

最后是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组道具,瞭望塔之上的悬空炮筒型铁杆。

内转540下,左手抓前刃,板尾高高扬起,杞无忧拉起雪板跳跃的同时,右手倒立支撑在道具上,凭借惯性稳稳落地。

“handplant!杞无忧做了一个handplant手倒立 的动作!这个动作是由滑板演变而来的,速度一定要很快,才能够抛飞起来令手触碰到道具……真令人意想不到啊!”

杞无忧在道具区的每个动作设计都非常花哨吸睛,令人眼前一亮。

转眼间来到跳台区。他的滑行节奏极快,以反脚的形式进入第一组跳台。

在跳台上需要有足够的高度和滞空时间来完成空中的技巧动作,从道具到跳台,速度是需要越来越快的,但具体需要多快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因人而异。

两个对称的鲨鱼鳍小跳台,杞无忧选择了左边,后刃起跳,完成内转动作,身体反拧到极限,打破了常规的人体旋转惯性。

“哦,他用的是雪板后刃起跳,hardway的起跳方式,看来,无忧是想在第一轮就拿出最高难度啊,很大胆,”解说员对他的战术下了定论,

“这是一个完成质量非常高的反脚内转rodeo1620,indy抓板。”

杞无忧在空中维持着indy抓板的动作,随着重力作用逐渐下落,身体自然地舒展开,轻盈落地。

“漂亮!太稳了!”解说员称赞道。

第二组跳台,一个正向跳台两个侧边跳台,像骆驼背一样高低不平,没有丝毫犹豫,杞无忧选择了侧边跳台,转弯从侧面起跳。

这个位置比较刁钻,调转方向时减速容易导致速度不够,转不了太多周数,而且还有侧滑摔倒的风险。所以资格赛时很少有人选择跳这个跳台,为数不多从侧面起跳的滑手都出现了失误。杞无忧却相当有把握。

他凌空飞跃跳台,身体沿纵轴高速旋转,同时前手抓后刃,内转平转1800,高度数的平转动作。

高度数的平转在某种程度上比偏轴转体更难。对于角度的把控要求更高,落地也需要极强的控制力,滑手需要在落地的瞬间克服物理惯性,停止旋转,使双腿与板刃牢牢地刻住地面。

“backside1800!落地完美!无忧,加油,最后一跳保持住!”

只要杞无忧最后一个跳台能平稳落地,哪怕降低难度,也一定会得到非常可观的分数。

杞无忧全速滑行,接近最后一个跳台。

“来到最后一个跳台了,无忧会做什么动作呢?”解说员语速加快,心也跟着狠狠揪了起来。

第三个跳台的规格最接近常规的大跳台,运动员能够旋转的周数相比于前两个跳台也会更多。

迎面吹来凛冽寒风,杞无忧瞳孔微缩,定住心神,弯曲双膝蓄力,在飞出去的一瞬间腾空而起。

跳至最高点,就在这一刹那,阳光恰巧打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辉。 ', ' ')

最新小说: 小可怜被豪门大佬收留后 真爱闹双胞(简体) 安静的敌人 从芝诺龟开始 路的期盼 重生之玩表人生 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 待从前 夫郎家的抠门赘婿[种田] 快穿:虐完男主,我哭着重走攻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