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2 / 2)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留在宫中,日后可就是一辈子。而出去……

玉笙扭头,看着门外,琉璃瓦下,垂着烟雨朦胧的细雨,再头顶看,便是一片广阔的天空。

第222章皇后之位共享山河

陛下气急攻心,吐血晕过去一回。

乾清宫中宣了太医。

太子殿下出了乾清宫的门,外面,数百名侍卫看守着。太监总管刘进忠微弯着身子从他身侧走过,大气儿都不敢喘气。

进门的时候才察觉,自己溢出了一后背的冷汗。

战乱已经过去,但禁军与巡防营的人却还是将整个乾清宫围的严严实实。进出之人,来来往往皆要被搜查。

整个皇宫,已经被包围了。

刘进忠进门,看着床榻上惨白着一张脸的陛下。

只怕,太子殿下的计谋还不止于此,这么多年,韬光养晦。如今,不过是以陆家谋逆为言做个筏子,实则上是想名正言顺的掌控皇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这皇位,是不让也得让了。

这天下,早就易了主。

刘进忠的眉眼紧跳着,弯腰捧着汤碗,小碎步往床榻边走去。

乾清宫门外

黑夜里,密布的乌云即将快要散去。乾清宫门前的油纸灯笼,在狂风之中被风吹的蜷缩着,灯火忽明忽暗。

太子站在乾清宫的廊檐底下,积雨被风刮过来,打湿了他的下摆。沈少卿站在他身侧,看着这黑夜之中的雨雾,即将散开。

八年了,这些恩怨,仇恨,黑暗里的一切,总算是来了一个水落石出。

他垂下眼帘,叹了口气,还未转身,前方忽而传来一阵马蹄响。

一队侍卫骑着马,正朝乾清宫的方向跑来。隔的远远儿的,沈少卿瞧见领头之人,眉心挑了挑,心道不好。

他看了眼前方正在与内阁大人们详谈的太子殿下,拧着眉往下走。来人是他派去看护玉良娣的,如今人在这儿,玉良娣只怕是出事了。

“殿下……”马还未停,那人便跌跌撞撞的从马上滚了下来。摔了一地的泥也不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少卿赶紧将人拦住:“怎么回事。”侍卫长受了中重伤,人跪在地上,却是有些发颤:“恒亲王带着侍卫们冲进密室,玉……玉良娣不见了。”

沈少卿的眉心立即就拧了起来。

太子殿下对这位玉良娣实在是在意,若是知晓还是被恒亲王带走的,只怕是要发疯。

“你先带人去寻,速度要快,千万不能让人发现玉良娣不见了。”正是紧要关头,若是让人发现玉良娣不见,只怕对名声有毁。

侍卫点了点头:“那太子殿下呢?”

“太子殿下那儿瞒不住了。”沈少卿转过头,看了眼廊檐下的太子。若是别的事,他暂且还能瞒上一瞒,可这偏生是玉良娣的事。

这位要是出了丝毫的差错,没有人能吃罪的起。

沈少卿挥手让人下去,自己朝前走到太子殿下身侧。太子正在与赵大人论事。赵家是赵良娣的母族,一直以来都是支持太子殿下。

此前,因为赵良娣身亡的事,不少人都以为太子殿下失去了赵家这一助力。

实则上,太子与赵家一直以来都有往来。

特别是赵良娣的小叔,带兵乃是一把好手。此次掌控禁军,赵家是出了不少力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瞧见他靠近了,太子殿下才转过头:“什么事?”面无表情的脸上在看见沈少卿的脸色之后,太子那温润儒雅的脸上立马就沉了下来。

“侍卫来禀,说是良娣被恒亲王带走了。”

沈少卿一句话刚说完,便被一道寒光冻在了原地。面前,太子殿下目眦欲裂,一脸阴沉,将他往前一推:“孤跟你说过,她千万不能出差错。”

那一下用了全力,沈少卿自知理亏,不敢反抗。

面前,太子殿下的怒气已经抑制不住了:“派人去寻,翻遍整个皇宫,也要将人找出来。”

——

乌云在天空中散开,透出最后一丝光亮,眼看着天就要亮了。下了一整晚的大雨,也快要停了。

大战之后的皇宫,透着一股诡异的寂静。哪怕是尸体都被清理走了,可那破碎了的墙壁,掉落在地上的箭羽,还有无数的,扑面而来的血腥味。

无一不在说,这里曾经历了一场恶战。

大雨之后,只余下了朦胧细雨。透着天边的一丝微弱的光,从金色琉璃的廊檐上坠下来,滴到了布满青苔的石板上。

像是要冲淡最后一丝血腥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墙碧瓦之间,一道幽长又寂静的小道上,两个身影飞速的往前走着。走在最前方的是个宫女。平日里应当是干粗活儿的,身形高大,步子迈的飞快。她一边走,一边忍不住朝着身后看了一眼,冲着身后喊道。

“走快些,天要是亮了,到那时候可就出不去了。”

她身后跟着的是个小太监,一路上微都低着头,躬着身子跟在她身后,瞧不出高矮。只一身太监服穿在身上,整个人空荡荡又轻飘飘的,格外的瘦弱。

人瘦,胆子又小,懦弱的要命。

宫女想到这小太监找到她,要自己带他出去的样子。忍了忍,没忍住,大大的翻了个白眼。将手伸进袖子里,待摸到那些金银珠宝之后,才算是解了气。

这人趁着宫乱,也不知道哪里偷来的这些金银财宝。都给了自己,要让自己带他出宫。

她是在御膳房那块做洒扫的,还当真知道哪里有条出去的路。平日里,御膳房的奴才们都从那儿出宫采买。

“你走快些,像你这样子是要走到什么时候去?要是出不了宫,可莫要怪我。”

看着前面的人翻着白眼的样子,玉笙没忍住,叹了口气。她忍着从脚踝处传来隐隐的痛,尽快加快脚步。

之前她跑出乾清宫,为了躲开那些侍卫的时候太过着急,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如今走了这一路,脚踝处已经高高耸起,肿了起来。

藏蓝色的太监服下,右腿已经微微在颤抖。玉笙不用看,也知道此时那伤口只怕是吓人的紧。她埋着头,含着胸,将自己脸给藏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看着人靠近,那宫女没忍住,又是一个白眼。她轻瞟着身侧的人,见他浑身肮脏,瘦弱又干枯,眼神之中满是轻蔑。

“过了前面那道门拐个弯就是出口了。”

见玉笙不说话,那宫女又道:“战事已经停了,造反的陆家军也已经全部投降,宫中与以往并未有什么不同。”

“你确定你要出宫?”

玉笙抬起了头,面前,那悠长又寂静的小道就在她面前。皇宫之中,红墙碧瓦,庄严又肃静。好像留在这宫中,是千般万般的好,最起码,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但……玉笙抬起手,抚了抚自己的肚子。

可这宫女说的不对,皇后已败,陛下病重。这么多年,太子殿下亲手筹划的一切,这宫中已经变天了。

她颤抖着的眼帘轻轻闭上,迈开脚跨出第一步,继续朝前走去。出了这道门,往后,这宫中所有的一切……

前尘往事,家世恩怨,都将与她无关。

——

“还没找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宫中都翻遍了,连东宫那儿都寻了,就是没人。”

半个时辰过去了。

天马上就要亮了,可这玉良娣还是没找到。沈少卿看着身侧太子殿的脸,那张脸越来越难看。面上隐隐可见的,是那种要摧毁一切的暴怒。

“殿下,别着急,还是再等等吧。”

太子骑在马上,握紧缰绳的手收紧。沈少卿自知劝不动,也不再多言。细雨砸在脸上,整张脸都笼在一层朦胧中。前去寻人的侍卫们打马前来:“殿下,娘娘不在恒亲王那儿。”

“什么?”太子殿下的眼神看过去。

“恒亲王府的人鬼鬼祟祟的,奴才们发现不对劲跟着过去看了看。”侍卫跪在地上,道:“发现他们像是也在寻人,此时已经往御膳房的方向跑了。”

太子握着缰绳的手一紧,直接道:“派人包围承恩殿,立即去找恒亲王报信。”沈少卿在身后,眉心皱了皱。

承恩殿是淑贵妃的住处,而淑贵妃是恒亲王殿下的生母。

殿下此番,是逼的恒亲王不得不选。

太子阴沉着一张脸,说完之后调转马头,立马就往御膳房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就送你到这儿,前面就是了。”

宫女站在御膳房门口,对身后的人道:“从这一直往前走,推开一道宫门就能出去了。”天还没完全亮起来,但比黑夜里,还是透着一丝光。

那宫女边说着,边打量身侧的人。

之前天太黑了,她没瞧清楚。如今才发现,这个小太监生的还当真是白。虽然她一直低垂着头瞧不清楚,但那衣领后面露出的一截颈脖,却是白的有些晃眼。

宫女眨了眨眼,被那颈脖给晃到了。没忍住,又多说了两句:“如今谋逆的陆家军已经被太子殿下降服了,殿下立下此功,早晚会成为登基。”

“太子殿下不如旁人,听说他平日里待奴才都很温顺,他若是当了圣上,日后这宫里的日子就会好过了。你要是出去了,确定你以后的日子能比现在好?”

玉笙摇摇头,她当然不确定。可是在这宫中,也不会太平。

就如沈少卿而言,她在这宫中实在是不适合。如今殿下是太子,今后,必然会成为皇帝。而她,做不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没家世,没背景,没有人为她撑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朝中不服,民心不稳。

若是做了那宠妃,她又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殿下去一次一次的去别的女人的屋子。试问,哪一个皇后能够容忍她。

何况……玉笙抬起手,抚了抚自己的肚子。

在这宫中出生的孩子都太苦了。

“你到底走不走?”见她不说话,宫女翻了个白眼。玉笙刚要说话,忽而听见一阵剧烈的马蹄响。

她立即往身后看去,马蹄声越来越近。宫女也听见了,白着一张脸站在原地,吓得不轻。

人找来了。

玉笙脑子里,立即就浮现这个想法。她往后面看了一眼,随即二话不说往前跑。她得走,她立即就得走,此时这是她唯一的机会了。

身后,那马蹄声越靠越近,骑在马上的太子瞧见前方那个朝前跑的身影,双目瞬间瞪大。他紧握缰绳冲了出去。

“站住!”

玉笙非但不站,听见那声音后,反倒是跑的更快了。她知道,人已经找来了,她跳不掉了,可是此时此刻,她却还是想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孤让你站住。”太子气的连马都没停稳,直接从马背上就翻了下来。

那给玉笙带路的宫女,哪里见过这个阵仗?此时早就软了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着一句话都不敢言。

而她口中的那个待人温和的太子殿下,赤红着双眼,浑身都是戾气。他跨着大步走上前,雨夜里,只听见铠甲发出碰撞的声响。

高大的身影没几步,就将前方那瘦弱的身着太监服的人笼在了身下:“孤让你站住。”

那低沉阴冷的声音就在背后,玉笙浑身打了个激灵,她咬着牙还想往前。才稍微一动,一把寒冷刺骨的剑便抵住了她的脖子。

“你再走一步试试。”

抬起脚的步子,还未落下。玉笙低下头,就瞧见那寒冷的剑上映出她一张惨白的没有血色的脸。

沈少卿后一步赶上来,眼睁睁的看着太子执起剑,剑锋抵在了玉良娣的脖子上。他拧着眉心看着两人,随即眉眼往下一垂退了出去。

身侧的侍卫想上前,被他一手拉住了。

知晓心爱的人要离自己远去,再冷静的人,也会变得溃不成军。

雨还在下着,太子修长的身影站在了一片月色之中,漆黑的夜里,模糊了他面上的神情。但那执着剑的手却是青筋暴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珩骑马赶过来时,瞧见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他坐在马上,看着细雨之下的两人,拉住缰绳的手渐渐的松开。

他忍不住的想,要是他早一步,此时站在玉笙身侧的,应当是他自己。发现她不见后,他立即过去寻,第一个发现她在御膳房的,是他。

八年前,在江南。第一个见到她的,也是他。

上天给了他缘分,给了他数不尽的机会,只不过,他一次都没把握住。所有,有的时候,结局不好也怪不了别人。

深吸一口气,看着前方的身影,陈珩将颤动的眼帘掀开,他放下缰绳,翻身从马上跳了下来。雨夜之中,银色的铠甲在夜空之中散着光。

他双手捧着雕龙附凤的锦盒,一步一步的走到玉笙身侧。八年前,他一个举动,间接害的她全家被灭,从此以后,愧疚一生。

皇兄被杀,他无脸留在京都,千里奔行逃到西北。

犯下的错,他总想去弥补。却没想到自己找错了人,又害她在那些风月之地长大。若不是皇兄将人带回来,他不知自己还能不能见她一面。

“你要走,今日我就算是被粉身碎骨,也会带你离开。”

他说着,又轻笑了一声。他生的其实是很好的,那张脸上带着的是京都男儿们都没有的少年气:“你若是留,我便将这皇后之位捧到你面前。”

锦盒掀开,里面放着的是皇后宝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当着身后无数将士们的面,还有,正朝这走来的朝中大臣们,甚至,在太子面前。将这枚皇后宝印送到玉笙的眼皮子底下:

“我陈珩在这发誓,从此以后,我将终身驻守西北,做你的刀,做你的剑,成为你的助力,甘愿为你的后盾。”

恒亲王一人,可低千军万马。更何况,他还有十万大军。

有他这句话,从此以后,整个京都之中将无人能越的过她去。那万人惦记的皇后宝座,如今,放在玉笙面前。

要与不要,只在她的一念之间。

玉笙沉默不言。

太子冰寒的话里,尽是疯狂。他将皇后宝印从锦盒中拿出,递到玉笙眼前:

“笙笙,你是愿陪我共享山河,还是我陪你下阿鼻地狱?”

第223章完结一如琢如磨

天边处开始泛起了白,乌云散开。漫长的一夜,好像就要过去了。

雨下了一整晚,打湿了的太监服黏在身上,清风吹来刺骨的寒。众人都盯着前方,所有人都在等这着玉笙的反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她什么也说不了。

她太累了,这一整晚,她知道的太多,经历的也太多。她浑身发冷,脚裸处更是传来撕裂的疼,一句话都说不出口,眼前就是一黑。

太子吓得呼吸都停了,立即打横将人抱起。

沈少卿跟在后方,看着太子抱着玉良娣时的背影,默不作声地松了一口气。

他目光瞥过去,落在了玉笙的小腹上停留了一会,转瞬之间又挪开了。

若是猜的不错,玉良娣此时应当是有了身孕。她之所以想跑,只怕也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

毕竟,在这深宫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是悲惨的。

只是可惜,太子殿下宁愿死,只怕也不会松手。

沈少卿叹了口气,刚转身,却是瞧见身侧的赵将军。他偏着头,此时眼睛也正落在前方。

随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沈少卿低下头,走到他身侧。修长笔直的身姿站在雨中,清隽的如同挺拔的翠竹。

“多谢赵将军当年手下留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年前,陛下派禁军去扬州剿杀前太子陈琅与洛府,便是赵将军带的兵。禁军素来都是杀无赦,连着前太子陈琅都死在了刀下。

后来,更是一把火将整个洛府都烧的干干净净。

若不是有人暗中帮助,一个才几岁的小女孩怎么可能逃的过那灭顶之灾?沈少卿举起手,对着赵将军行了个礼。

赵将军转过头,粗狂的一张脸上还带着未消退的柔情。

他摇了摇头,看向沈少卿:“当年她才七岁,任凭是谁看见那张脸,都没人舍得下手。”何况,那张脸生的实在是像极了那个人。

“只可惜,她们姑侄两个的命都不好。”

洛家几辈子才出了两个女儿,哪一个都该是千娇百宠,恨不得放在手心里宠大的。

却偏偏,都生得一张绝色的脸。姑侄两个分明都想逃出皇宫,却还是被迫在这金子打造的牢笼里度过一生。

“太子殿下还是不一样的。”沈少卿看着太子殿下的背影,道。

“哪里不同?”

赵将军看着沈少卿,问:“就凭他给皇后之位?”当年,陛下为洛太妃沉迷之时,又何尝没有许诺过皇后之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这东西,对于想要的人是至上的尊荣,是无上的荣耀,是梦寐以求的宝座。

但对于不想要的人,又何尝不是枷锁?

沈少卿摇摇头,眼中都是笑意:“凭这位有恒亲王,西北十万大军是皇后娘娘的后盾。”

赵家的赵良娣久病缠身,去世了。赵家若是想要稳住脚跟,借着当年那点恩情,只怕也会给皇后效力。

“那你呢?”赵将军笑道:“你又为何不想她留在宫中?”

沈少卿垂下头,眼神闪了闪:“因为陈琅。”陈琅有多喜爱这位表妹,就连当年他去扬州之时都不忘记给她挑选生辰礼。

若是他在世的话,这位玉良娣又如何会受这么多苦?

“前尘往事,皆有定数。”

沈少卿抬起头,轻笑着往前走去:“当年我们留下的遗憾,欠下的恩情,都要回报在皇后娘娘身上。”

——

陛下病重,太子亲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日之后,乾清宫中宣下圣旨,废除皇后与太子妃之位,关入冷宫。陆家上下同亲族者皆秋后问斩,其余旁支皆流放崖州。

这日,太子下了早朝,便去了乾清宫。

他身上还穿着绯红色的长袍,面色一如往常那样温润儒雅。一入乾清宫的内殿,床榻上的帝王便将眼神落在他身上。

察觉到那抹炙热的目光,太子面上丝毫不变。他走上前,在靠近床榻边的八仙黑檀木的圈椅上坐下。

手边的茶案上还放着一盏茶,太子伸出手背试了试,道:“冷了。”

眼帘抬起,太子的目光对上床榻上的人,道:“陈珩来过。”

整个乾清宫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恒亲王刚走,太子便就来了。床榻上,陛下低下头,轻咳了一声。

龙涎香溢得整个殿内都是,他直到平静下来,才道:“这么多年,倒是朕看错你了。”

皇后说的不错,光从外貌上来看,他的这位太子实在是像极了前太子陈琅。

只不过,上一个是真正的君子如玉。而这一位,是蓄谋已久,

“儿臣若不是装作与皇兄一样,父皇又如何会放下戒心?”太子低垂着眉眼,目光一直看着桌面上那杯凉了的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么些年,你受制于陆家之下,从不反抗。因无子嗣,朝中不少人弹劾。极少有人入你门下,这些你都是故意的?”

太子伸出手,指腹搭在了扶手上,指腹在扶手上点了点。

帝王的眼神一暗,眼中神色深沉又诡异:“你何时开始防备的?”

“皇兄当年的下场还不够吗?”太子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反倒是道:“皇兄当年是那样的有才情,能文能武,朝中大半的官员都支持,可是结果如何?”

他对上帝王惨白的脸,道:“区区一件龙袍,父皇就真的信了吗?还是说,您心中怕了。”八年前,圣上还正当壮年。

前太子还是他心爱女子所生,他为了心中那抹疑惑,不照样还是下了手?

“你……”陛下面色惨白,伸出去的手指哆嗦着:“你胡说。”

太子抬起头,懒洋洋地掀开眼帘:“儿臣若是不藏着,只怕早就被啃得尸骨无存了。”这么些年,他装作陈琅的模样,瞒住了皇后,也让帝王放下了戒心。

但可惜,他终究不是陈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陈琅能为了皇后多年的养育之恩,哪怕是看透了皇后要动手,却还是不忍。但他不会,这么些年,他一直清醒着。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陛下一口气总算是喘出来,他哆嗦着手,大喊了一声:“放……放肆。”

“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儿臣也便放肆了。”太子一挥手,将书案上那盏凉了的茶扫下。茶盏掉下来,摔在地上砸了个粉碎。

剧烈的声响之下,外面的人却是没半分的动静。

帝王察觉到这些,眼神剧变,他喉咙里一直嘶吼着:“来人……来人……”屋外却依旧安静得没有半分的声响。

看守在外的侍卫们,无一人进来。

“父皇身子不好,该退位了。”太子挥了挥衣摆,从椅子上起身,眼眸垂下来,目光淡淡的。好似说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

“你……你狼子野心,这么些年一直惦记着皇位。”帝王气得浑身颤抖,眼中混沌,说出的话语已经是语无伦次。

“儿臣若是不惦记,这皇位便没可能落在儿臣的身上。”太子走向软塌上,月白色的长袍立得笔直,身姿修长挺拔。

烛火垂在他那张脸上,一如往常那般温润如玉:“您心中能继承大任的,从来不是儿臣,而是在西北拼搏多年的陈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盯着床榻上的人,许久之后才算是开口:“儿臣说得对吗?”帝王那张脸仰起,喉咙嘶哑着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你……你如何得知?”这一字一句,犹如是在喉咙里挤出来的一般。

对于帝王的承认,太子却是撩起眼帘。眉目淡淡的,无半分诧异:“父皇明知的身世,却是不言,连皇后都隐瞒了过去,确实应当好奇儿臣是如何知晓的。”

他站在床榻之下。

一张脸融入了暗色中,丰神俊逸:“皇兄玉洁松贞,雅人深致。琅为美玉,陈琅二字配的上皇兄的为人。”

“恒亲王镇守西北七年,高风亮节,气度不凡。”

清润的嗓音从这大殿之中响起,太子漆黑的眼帘垂下来,在眼睫之下垂出一道阴影:“君子如珩,如琢如磨。”

恒亲王是陈珩,而他却为陈琢。

“父皇,您在给儿臣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您心中便已经有了答案。”八年前,他派恒亲王去西北磨炼。而让他入主东宫。

帝王的目的并非为了安抚陆家,讨好皇后。

而是将他作为朝中一把挡刀的盾,一块帝王之位的磨砺石。切、磋、琢、磨之下,堪能担此大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最新小说: 如果爱有声音 雾中曳光 BL 乱世留白 BL 劫火 干扰剧情后我成PO文女主了【NPH】 《把吊枝摘了吧》 沉舟与光 【MHA】虚位掌镜【胜出胜】 《你是我不能说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