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25)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25)(2 / 2)

再度下跪,真诚道谢:谢皇上赏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白了她一眼,就赏东西的时候,你嘴最甜。

这倒是实话,蓁蓁颇为不好意思,用帕子遮住了脸,但还是候着脸皮继续说:皇上不如好人做到底,臣妾再讨一个恩典,可好?

说说看?

臣妾大哥成婚,臣妾肯定不能出宫相贺,那臣妾能不能叫身边的太监出去道贺啊?顺便送一些东西?就这些。

蓁蓁取过一张礼单递给康熙,再站在他身后贴心的捏肩捶背。

康熙只扫了一眼,你是早有准备呀?难怪今日这么殷勤。

好吧,君子有成人之美,朕允了。

谢皇上。

康熙扫了蓁蓁一眼,起身下地,意味深长的说:留在晚上谢吧。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晚上康熙过来得比较早,还带来一筐水灵灵的大草莓。

蓁蓁看着就犯馋,迫不及待抓了一个,塞进嘴里,嗯,果肉鲜甜柔嫩,汁水丰溢,还有一股淡淡的果香。

好吃!太好吃了!

这个冬日里,能吃的水果只有苹果、香梨,硬邦邦的,再加上屋子里烧着炕,干燥得很,果肉水分烤干,吃起来也是干巴巴的,哪里比得上这当季的草莓呢。

眼见蓁蓁还想去抓,康熙一把捉住她的手,还没洗呢,送来的路上不知沾染了多少尘土,你也不怕得病?梁九功,把这个送到小厨房去,再挑一盘子洗干净了送上来。

蓁蓁看着心爱的东西远离自己,怨念不已,幽怨的瞪了康熙一眼。

皇上可真是讲究,民间的老话都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呢。

怎就这么大怨气?朕不也是为了你好。康熙一脸的无辜,爱妃倒是该在吃食上节制些了,朕瞧着你这腰身像是粗了一寸,今春的衣裙怕是要重做了吧。

!!!

说什么都可以,但不能说她长胖了!

蓁蓁不服气,起身脱掉氅衣,双手掐了掐腰,嗯,明明跟之前一样细啊。

皇上你瞧,臣妾的腰跟之前一样细,哪有长胖。

康熙笑了笑,把手搭上去,细细摩挲,然后俯首凑近她耳边低语:是朕错怪你了,爱妃这腰是杨柳小蛮腰,柔婉纤细,真叫朕爱不释手

话还没说完,蓁蓁便感觉到一双粗粝的大手贴在了自己柔软的小腹上。

外间的脚步声愈近,康熙旋即吹灭烛火,将人抱进内室。

翌日,康熙又叫人送了一筐草莓过来。

这东西存不住,蓁蓁便匀了一半,让赵德发将它随贺礼一并带出宫,送到钮祜禄府上。

难得出宫一趟,蓁蓁便没拘着他,只让他在宫门关闭之前回来。

赵德发也是个机灵的人,知晓蓁蓁挂念娘家人,便在钮祜禄府上呆了大半日,将府上今日的情况都盘问清楚,走的时候又带走了舒舒觉罗氏替蓁蓁做的衣袜、法喀写的信。

除了蓁蓁,赵德发还考虑到了自己的几个同仁,便在逛京城街道时买了一些吃食、小玩意儿,打算拿回去分享。

永寿宫里,蓁蓁接过信件和衣物,极其满足。

我额娘和弟弟他们的气色可还好?

回娘娘,法喀公爷的精气神足足的呢。公爷二月参加了县试,得了案首,如今正奋战下个月的院试。

真的?

蓁蓁喜出望外,着实没想到法喀竟能拿下案首。

像他们这样战功赫赫的满人家族,家中子嗣只求能认字就行,反正是走武将路子,也就无所谓科考了。但这些年随着汉臣的增多,双方在朝堂多有摩擦,才学高的汉臣便会将学识浅陋的满臣说得哑口无言,他们钮祜禄家也曾被私下讥讽过。

若法喀后面的考试也能这样顺利,一口气考上秀才,他们钮祜禄家就不会再被叫大老粗了。

赵德发翘着兰花指道:比珍珠还真呢。咱们公爷生得天庭开阔,一双丹凤眼那叫一个炯炯有神,那就是活生生的文曲星面相啊。娘娘放心,咱家小公爷肯定能中进士的。

赵德发的一番话,说得蓁蓁身心舒畅。

好了,今日你出宫一趟,也是辛苦,回去好好歇着吧,明日不必当差,放你一天假。

赵德发欢喜极了,谢主子恩典。

下去吧。

***

三月十八是康熙的生辰,虽不是整寿,但也不能疏忽,宫里头正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呢,却不妨这个时候太皇太后病倒了。

太皇太后今年六十八岁,年事已高,稍有个头疼脑热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发展成重疾,到时候就难以救治。

对于康熙来说,祖母陪伴他的时间比他的阿玛额娘加起来还要长,他对祖母的感情也最为深厚。

听闻太皇太后凤体不安,他便一日三次的去慈宁宫问安,亲自侍奉汤药,奈何未有好转。

这种情况下,康熙自然没有办寿庆贺的心思,直接叫后宫的寿宴庆典取消,前朝因为有藩国使节来祝贺,虽不能停下,但也精简了许多。

见过使节以后,康熙对蓁蓁与佟贵妃交代一些事务后,便带着太皇太后去遵化汤泉疗养。

遵化的环境比紫禁城的风水更加宜人,到那不过五日,太皇太后的病状便减轻了些,康熙又陪了五日,见太皇太后病情稳定下来,渐渐好转后,总算放下心,命人收拾行囊,北上前往蒙古巡视。

康熙走着走着,心里头觉得很是孤单,十分挂念京城里的诸人。

于是晚上洗漱后,康熙拿出纸笔,给胤礽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从他刚出京时见到京郊农民种的菜、和遵化汤泉的水温、颜色,再到北上行程中看到的风景、摸过的肥羊壮马,都一一写下寄回去。

信才拿走没两日,康熙又忍不住,二次提笔,将这一两日的见闻都记录下来,再次叫人传回去,附带的还有他从小河里捡起来的奇特石头。

这颗石头长得像人的心脏,就像朕思念儿子的心啊。胤礽,你可明白?

给儿子寄出两封信后,康熙才意识到自己忘记给后宫诸人传音讯,于是再度提笔。

五天后,即四月十五这日,后宫妃嫔到寿康宫给太后请安时,康熙的信使也到了,一下子拿出厚厚一摞信。在场的诸人,每人都分到了一封信一盒土特产。

众人拿到后立马拆开观阅,渐渐的各人脸上都有了喜色。

蓁蓁还是挺佩服康熙的,在场的主位,嫔、妃、贵妃一共有九位,加上太后,那就是十个人,居然一个都不落的照顾到了。

更奇葩的是,康熙给她寄了一盒河北的柿饼,还特别写了食用方法,和相克之物,提醒她不要同时进食以上诸类,以免生病。

皇上他可真是周到、细致啊。

难为他肯这样费心思,在这么多的人的身上。

蓁蓁看完信,瞥见信使两手空落落的站在那儿,后知后觉的问道:信都发完了吗?可有给太子的信?

信使微微一笑,回娘娘,奴才已经去过毓庆宫,将皇上给太子的信件悉数送达。

蓁蓁点点头,回到寝宫换了一件衣裳,带着康熙从远方寄回来的柿饼去毓庆宫。

因为在寿康宫时,她看了一下,康熙给每个人的特产都不一样,所以她要带上自己的去跟胤礽交换分享。

结果到了毓庆宫,就看到桌上堆成小山似的礼盒。她有的,胤礽有,她没有的,胤礽也有。

是她低估了康熙的周到,低估了康熙对胤礽的爱重。

不过这也没啥嫉妒的,论亲疏,他们是亲父子,血浓于水;论时间,他们相处了十年,她才一年;论礼法,胤礽是太子,一国储君。怎么都比后宫众人在康熙心中的份量重得多。没得去硬比,给自己找不自在。

胤礽坐在书案前,握着笔愁眉紧锁,见到蓁蓁,忙搁笔过来请安。

钮额娘,这些都是皇阿玛寄回来的东西。您看看,若是有喜欢的,尽管拿去,儿子一个人也享用不完。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兄弟妻可欺(1v?) 误摘高岭之花后我遁了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 反派全家崽崽控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重生之神级奶爸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有妖气的游戏 带着淘宝去种田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