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谢皇上。蓁蓁大喜。
康熙听她声就知道她欢喜得不行,面上肯定挂起了大大笑脸,心头也高兴起来。
次日,蓁蓁早早的起来,用完早膳就进书房写信,将家中这两年的事都写清楚,又在里面塞了三千两银票,再叫赵德发送到乾清宫去。
康熙展开信扫了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便叫人将它同密信一道送走。
晚上他又去了永寿宫,告诉蓁蓁信已经送走。
朕前些日子看内务府的档案,才瞧见你也是十月的生辰。那天也给你摆一桌,对了,你可有什么想要的物件?
蓁蓁想也不想的答道:只要皇上送的,臣妾都喜欢。
康熙心头一哽,这么敷衍?
再次问她:认真想想,只要合理,朕都给你办到。
蓁蓁仔细的想了想,仍旧摇头,暂时想不到。
她倒是有个胆大的想法,想跟皇上请求把小十留在身边亲自抚养,可宫中并无人破例,不管是皇上还是先帝都不是在生母跟前长大的,这她哪敢提啊。
康熙见什么都问不出,便作罢,你且等着吧,朕要送你一份特殊的大礼。
大礼?
这下蓁蓁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一连几天都在猜测那个大礼是什么?
难道是晋位?
这不可能吧,宫里几乎没有妃嫔在怀孕期间晋位。再者她已经是妃位了,往上晋,就只能是贵妃、皇贵妃,有佟贵妃在那立着,怕是没法晋上去吧?
到底是什么呀!
奈何康熙说出送大礼的话后,就再没来永寿宫了。
终于,到了十月十七,蓁蓁生辰这一天。
她一起来,就发现永寿宫内张灯结彩,十分喜庆。
早膳后,康熙派了十八个小太监,按照她的年龄依次递送礼物,包含了各色珍贵衣料、首饰、稀罕摆件,让她的小库房越发丰盈了起来。
蓁蓁着实高兴了会,虽然称不上特殊,但以量取胜,也算是大礼了。
清点完礼物,她在廊下散步。
她的身孕才四个多月,但肚子有些过于大了,瞧着跟宜嫔六个月的一般大小。
生养嬷嬷让她平时多走动,怕胎儿长得太大,不好生产。
她害怕得不行,老实的执行这一点。
走了将近一千步,身上微微出汗时,赵德发跟梅香从外面走进来,一脸的喜气。
娘娘,您看谁来了?
蓁蓁循声望去,正好看见舒舒觉罗氏和法喀从影壁后走出。
额娘?
刚喊出声,眼泪就簌簌往下掉。
原来这就是皇上说的大礼呀,的的确确是好大的一份礼,送到了她心坎上。
作者有话说:
一更。二更会比较晚。
第45章 (捉虫)
舒舒觉罗氏叫她这一唤,也情不自禁的红了眼眶,泪水涟涟。
她还以这辈子都不能再相见了,谁料皇上乞怜,终于叫她等到了这个机会,让她们母女再会。
可没见到的时候只有想念,如今真见到了,她只一个念头,孩子瘦了,受苦了
母女俩就这样互相对望着流泪,眼看着越流越多,旁边的人坐不住了,巴雅拉氏拍了拍舒舒觉罗氏的手,带着她一起屈膝行礼。
蓁蓁哪能叫生母当真行礼,连忙赶过去,将她们扶起。
额娘折煞我了,快快请起~到殿内说话吧。
入殿后,巴雅拉氏打量着眼前的装横和布置,暗道果真天家富贵,处处彰显着气派,看来塞林说得没错,三丫头在宫中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而舒舒觉罗氏只扫了一眼,随后便将注意力放在自个女儿身上。
蓁蓁,你瘦了。
虽说怀孕后肚子大了,可四肢纤纤,反倒瞧着更让人担心。
蓁蓁瞧见她眸中的担忧和疼惜,心头又是一暖,拍着她的手安抚道:女儿这是长高了抽条了,您才会觉得瘦了。其实皇上待我挺好的,您别总担心我,我瞧着您才是瘦了、憔悴了
舒舒觉罗氏不好意思的笑笑,额娘这是老了
额娘不老。蓁蓁将视线落到旁边的法喀上,笑道:法喀如今瞧着可算是个壮小伙,下巴长出了胡茬,肩膀也更加宽阔,以后这个家可就要靠你来支撑了。
三姐放心,弟弟会努力的。
他一开口,蓁蓁就发现他的声音比从前更为低沉。
连声音都变了,可见真是个大人了。
巴雅拉氏放下手中的茶盏,看着法喀打趣道:可不就是大人嘛,该到了说亲的时候。
前些日子,院试的成绩出来,法喀考上了秀才,前途大好着呢。顿时,许多有姑娘的人家都来跟我打听这孩子的婚事,想要跟咱们联姻。
我同这小子提了一嘴,谁料他一概不理会,不愿意成亲,今日见到娘娘了,您可要劝劝他呀。
法喀果真考上秀才了?蓁蓁十分惊喜。
法喀有些羞赧又有些骄傲的点点头,侥幸考上。
蓁蓁不赞同他的话,什么叫侥幸,难道不是你靠着真才实学一门一门考上去的?你就是货真价实的秀才公,可别自谦,省得叫人以为你心虚。
咱家的读书人有了功名,那些人可不能再说咱家是大老粗了。阿姐一定要好好奖赏你。
蓁蓁叫人库房取东西,忽然想起巴雅拉氏说的话,不由得问道:刚刚嫡额娘说的亲事是怎么个情况?你如今也有十七了,确实到了说亲的年纪,怎的不愿?
蓁蓁心下起疑,莫非法喀是叫京城那些坏胚子给带坏了?
法喀见她眼神犀利,似有怀疑,连忙否认。
阿姐,我并非不愿成亲,只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分心。
我瞧着朝廷清剿三藩的战事越发顺利,只怕不久就能完全平定了,战事彻底结束。如此荣耀,皇上估计是要开恩科的。我不想再苦等几年,若明年有了恩科,势必要下场一试的。
时间如此短,我须得清心苦读,不然只怕名落孙山。
原是如此。
蓁蓁眼含赞赏,好志气!你能有如此向上之心,我和额娘都为你感到骄傲。说亲的事就缓缓罢,优秀的男儿不缺好姑娘。
巴雅拉氏附和道:对,是这个理儿!
不过你也别忘了锻炼身子,我听说考举人得在考棚里住上三天三夜,里头没有被子、也没热饭热菜,就靠几根蜡烛取暖。有的人身子弱,是被抬出考场的呢。
她是当家主母,平日里交际多,自然知道一些官宦人家的孩子科考经历。
她想了想又道,要我说,你在官学里可别一根筋的读死书,得多结交一些年长的师兄们,问问他们的应考经验,少走些弯路。
还有就是听听那些落榜学子的心里话,给法喀做做铺垫。
先前她赴宴听到一少年神童,考秀才时得了小三元,考举人却屡试不中,最后跳河自杀了。
实在叫人唏嘘,她与法喀并无怨仇,顺道提醒两句还是应该的,到底是一家人,法喀出息了,与她的亲儿女也是有益的。
法喀知晓嫡母这话并无恶意,慎重的点头,多谢嫡额娘提点,法喀铭记于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