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32)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32)(1 / 2)

那娃娃生得实在好看,她忍不住用手碰了碰,娃娃们便咯咯笑,鹅鹅鹅

蓁蓁以为他们是在唤自己额娘,忽然就觉得手上的篮子变重了,当娘的感觉又真切了几分。从今往后,她就要对两个鲜活的生命负责了。

可她自己都还没当好一个人,就要教育下一代,心里慌张得很。

她是不是也该向皇上学学,多读些先贤们的育儿经?

皇上常说他研读历代史书,总结了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在教子上的优劣,他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是以他的皇子定会比前朝皇子更为优秀。

皇上时常以此为傲。

皇子?就一定是皇子吗?

蓁蓁忽然想起自己还不知晓他们的性别,想去看时,梦就醒了。

唉,有点遗憾。

不过她越发坚定自己这次怀的是双胎,菩萨都显灵了不是吗?

用完早膳,她将自己穿戴得严严实实的,打算去翊坤宫跟宜嫔说说话,问问这胎动的事儿,结果才出宫门呢,就遇上了宜嫔和三阿哥,还有小五。

温娘娘安。

胤祉安、小五安。

唤小五的时候,蓁蓁才想起,这小五小六七八都还没起名字呢。估计是怕孩子太小立不住,就没上玉碟,不用取名字。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蓁蓁看向宜嫔。

去护城河呢,听说内务府的人在那捣鼓出了个新鲜玩意儿,好玩得紧。你呢?若是无事的话,不如与我们一道去看看?宜嫔向蓁蓁发出邀请。

我如今就是一个闲人,能有什么事呢?自然是要去看热闹的。

一行人结伴来到了护城河畔。

北京的冬天实在是过于寒冷,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光秃秃的站在那,叫人心生孤寂萧瑟感。

佟贵妃便叫内务府用陈年麻布染了鲜亮的颜色,扎成花朵模样,绑在树上,看上去热闹不少。

这一点,蓁蓁还是很佩服佟贵妃的,事儿办得是漂亮还省了钱。

如今的冰面已经十分结实了,上头有不少人滑冰。

有的在为冰嬉上的抢等做训练,速度极快好似雷电,有的冰道刻意做成山路十八弯样式,在其中滑行时姿态颇为潇洒,叫人惊叹。

另一处的人,不追求速度,而是苦练动作,燕子点水、金鸡独立、青龙回头等技艺精妙的动作层出不穷,叫人看得目不转睛。更绝的是,有人还拎着剑在冰面做剑舞,动作飘逸,姿态轻盈,彷佛雪上精灵。

一舞结束,在场诸人不由得拍掌喝彩,蓁蓁还叫鸣翠送了赏银过去。

宜嫔亦叫人去送赏,语气里是藏不住的落寞,要不是怀着孕,咱们也能在那上面畅肆意畅行。

蓁蓁也觉得可惜,不过凡事都有利有弊,她出声宽慰宜嫔:也就是今年错过了,明年一样能玩的。再者现在怀孕,春天坐月子,不冷不热的,刚刚好。

这倒也是。宜嫔十分赞同,月子里不能洗澡,冬日擦洗还能勉强接受,夏日可不得熏死人啊。

哎,胤祉和小五呢?蓁蓁看完热闹,才发现一直是她们俩说话,没听到小孩们的动静。

宜嫔伸手朝远处一指,在那呢。

蓁蓁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瞧见十来米开外有一座三四丈高的冰山,冰山一侧凿出了台阶,一侧做成长长的斜坡,打磨得十分光滑,隔着老远蓁蓁都能瞧见它亮闪闪的模样。

不断有人从台阶爬上冰山,在斜坡顶处坐下,再叫后面的人轻轻一推,坐下的人便从坡顶顺溜的滑到坡底。

这就是你说的新鲜玩意儿啊?可真意思,叫什么名字呀。

宜嫔回道:好像是叫打滑挞,关外老祖宗传过来的游戏。走,咱们到面前去看。

两人便往前走去,还没完全靠近,就听到了凄厉的尖叫声。

啊啊啊救命呀额娘!救救我啊

这得是遭了多大的罪啊。

关键是声音听着还挺熟悉,像是小五的,宜嫔的速度一下就变快了。

两人赶到跟前,小五也滑到了坡底,正咧着嘴傻笑呢,哪有半丝惊恐的样子?

看到宜嫔,他咧嘴一笑,额娘,好好玩啊~

宜嫔一把抱住他,从头到尾都检查了一遍,有没有哪个地方不舒服,痛不痛?

小五连连摇头,没有,不痛。就是刚下来的时候有点怕,所以没忍住叫了额娘。

宜嫔松了口气,不想再叫他玩,但看着儿子笑得如此欢畅,又不忍心阻止。

好在内务府的人也不是傻子,都小心谨慎着呢,年纪小的孩子都由壮实的太监抱着,降低了危险性。

不止是孩子们爱玩,连宫妃们也是,由身体强壮的嬷嬷抱着,但凡是头回滑下来的,必定是极怕,刚开始滑就撕心裂肺的哭嚎,平安滑下来后又整整衣裙,兴高采烈的继续排队,等待第二次下滑。

到后头,这些人越玩越开心,丢开了嬷嬷和太监,自行滑下去。

他们脸上半点恐惧都没有,只有是酣畅淋漓的欢喜。在下滑过程中大喊大叫,将平日里的怨怼、不如意都发泄出来,心情自然变得神清气爽。

蓁蓁和宜嫔这两个孕妇,羡慕极了,她们身子笨重是万万不敢去滑的,只能干看着,最后实在受不了,两人离开去坐冰床游览沿途的雪景。

冰上寒气重,所以午膳吃了一顿锅子,滚烫的热汤还有火红的辣椒,是冬日驱寒保暖的最佳食物。

下午便去御花园赏了一会儿梅,便回宫歇息,再拿出一本论语,念上一两篇,这天色就暗下来了。

天一黑,蓁蓁就觉得自己又饿了,便叫人去传夜宵。

自从怀孕后,她的食量就越来越大了,她原本就不小,如今更甚。所以生养嬷嬷瞧见她的食量,一直都以为她是吃太多长得太胖,不曾想到过她可能是怀了双胎。

吃完后,她去院子里走动消食,脚心发热时便入殿歇息。

***

翌日,蓁蓁比往常起得晚一点,因为要等太医来把脉。为了保证脉象的精准,通常是晨间未进食的时候把脉。

饿肚子的滋味并不好受,所以起得晚一些,就能少受罪。

梳洗过后,她便坐在明间看话本消遣时光。

太医从乾清门前经过的时候,恰好康熙听政结束,瞧见他们,随口问了一句,得知是去永寿宫,便也跟着过去。

如今朝廷上没什么大事,各地天气正常并无灾害发生,台湾郑氏内乱中,云南吴氏是困兽挣扎,他只需要坐等佳讯,心情自然好,遂决定去后宫关心关心自己的妃嫔和子女。

皇上驾到!

蓁蓁立马放下书出去迎,才到门口就被康熙扶起。

朕不是说过吗,你身子重无须多礼。

他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示意两位太医上前把脉。

宫中为了避免太医和妃嫔互相勾结,往往是多位太医一起出诊的,并且每次都是不同的太医,若有疑问查看之前脉案找到那日的太医相询即可。

太医开的药方也不是一人专断,需要多方研讨,一致通过后由院使签字,方才可以抓药。

最先诊脉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太医,他把脉时,面色微微凝滞了一下,片刻后如常,示意身后那位青色胡茬的太医上前。

青色胡茬的太医瞧着三十许,不如老太医沉稳,把脉时神色十分纠结犹豫,比老太医多费了好些时间才结束。

他收回手正要回禀,康熙摆手制止,岐黄之术,朕也略通一二,你们都别出声,让朕也探探。

康熙刚把手指放上去,眉头就一皱,随即掀掉丝帕,再探,神色渐喜。

他替蓁蓁把袖子放下来,看向太医,两位爱卿,温妃的脉象如何?

老太医不疾不徐的说道:启禀皇上,娘娘的脉象十分安稳,龙胎稳固,只是臣推测娘娘此胎中极可能孕有两婴,母体会更为辛苦,娘娘的膳食应当更精心些,同时保持心绪平和、心情舒畅。

最新小说: 误摘高岭之花后我遁了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 反派全家崽崽控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重生之神级奶爸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有妖气的游戏 带着淘宝去种田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 在第六次失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