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关外天气寒冷,霜期比京城来得更早,导致白露后稻子不能再成熟,故而长城以北的地方都不能种植稻子,甚为可惜。
可这株稻子竟在白露之前就成熟了,便说明它生长期短可提前收获。那可否将它拿到关外种植?松辽平原不用再闲置?
他满心喜悦又小心翼翼的摘下这株稻穗,打算将其带回去当作种子收藏起来,等明年进行试种,验证自己的猜测。
回去的路上,他甚至猜测,这株稻子的生产期如此短暂,若是生长在气候温暖的南方,能不能做到一岁两种两收?若能,那一年能增收多少粮食啊,或可使粮荒这类事彻底消弭。
他看向手中承载他美好希冀的稻子,感叹如此佳稻,只有一株,太少了,来年育种都不够,遂又折回再寻,可惜不曾再有收获。
接下来几日,他吩咐了一队侍卫在稻田搜寻异稻,遗憾的是,竟无一人寻觅到。
康熙的心情低落了几天,到后宫消遣也不曾有回升。
蓁蓁听他说了来龙去脉后,便出声安抚,想来这等仙稻,只有真龙天子才能见到,寻常人哪有这样的好气运?
臣妾以为这是上天给皇上的福泽,指示皇上将其推广于全国、造化百姓。
经蓁蓁这一番开解,康熙心头果然好受了许多,扯了扯她的脸,笑道:还是爱妃最得朕心。
作者有话说:
关于稻谷的发现和培育历程,参考了《康熙几暇格物编》御稻米篇短文
第80章
畅春园面积再大,景色再优美,但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宫妃们将它看遍、看腻,遂不像之前那般爱逛园子。
当然也有入伏了的原因,火辣辣的日头挂在天上,一出门就是一身汗,谁还愿意逛园子啊?
于是宫妃们都爱呆在宫殿里,住得近的还会约在一起听戏、打叶子牌、打麻将。
蓁蓁收到过几次邀请,去得很少,但今儿还非去不可,这天是荣妃的生辰。
荣妃今年满三十,是个大日子,她自然不好拒绝。
蓁蓁看过孩子后,留了一向稳妥可靠的荷香看顾双胞胎,便带着宫人和礼物出门作客去了。
荣妃失宠多年,脾气软和得很,并没有搞什么排场,只叫御膳房做了一桌好菜,又请了如今最红的戏班子唱戏,再无其它。
她邀请的客人并不多,只请了皇贵妃、贵妃、惠妃、宜妃、德妃,宣嫔、成贵人、良贵人这几个,大多是生、养过子嗣的。
蓁蓁到的时候,台上的旦角儿正咿咿呀呀的唱着戏,皇贵妃坐在上首,下方有一婢女为她染指甲。惠妃、宜妃、德妃、宣嫔正在打叶子牌,荣妃和成贵人、良贵人在边上看牌,说着笑话活跃气氛。
见蓁蓁进来,除皇贵妃外的诸人,都起身向她问好。
蓁蓁摆摆手,笑道:是我来迟了,姐妹们都坐下继续玩吧。
贵妃可要玩牌?宣嫔问蓁蓁。
蓁蓁摇头拒绝,不了,我才从外头进来,热得头晕眼花,怕是连牌也看不清。
好嘞。
荣妃让人给蓁蓁上了一盏微凉的玫瑰花茶,天热本该上冰饮子的,不过你这生产也没多长时间,不宜食用寒气过重的东西,所以我叫他们上的凉茶。贵妃可别嫌我小气,不舍得给你用冰。
蓁蓁听着她略显俏皮的话,不由失笑,怎会?倒是我该多谢你的体恤。
那可使不得。不过,我瞧着贵妃肌肤粉白细腻,眼神明亮,想必月子里养得极好。
荣妃看着面前的女人,一面感叹于对方的美丽,一面为自己逝去的青春美貌感伤。其实她只比皇上大两岁,可站在一块彷佛大了七八岁,几乎跟太后成了同龄人。
她的衰老,是从月子里落下的毛病。当年怀三子长华时,二子赛音察浑没了,她伤心得很,导致胎里坏了身子,结果长华一出生十分瘦弱,当天就夭折了。她伤心欲绝,月子里日日落泪,没好生保养,出了月子容貌便衰减得不成样。
后来皇上便淡了她。
成贵人生产后也没能好好调养,当时康熙正为七阿哥的足疾迁怒,并未给她升位份也没提升待遇,底下人都以为康熙厌恶她,伺候得便不上心,调养得不到位,容颜就折损了几分。
听到荣妃的话,她也难掩羡慕的开了口,到底是贵妃娘娘福气好,得皇上宠爱,将您额娘接入宫中照料。有亲额娘看着,必然是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她说这话时并无恶意,只是艳羡,可旁边几人听着就不那么舒服。
尤其是荣妃、宜妃、德妃等生产过多次,也没享受到额娘入宫陪伴的待遇。
荣妃还好,她早就看淡宠爱,况且那时正是三藩之战开始的时候,朝廷连连败退,皇帝哪有心思关心后妃?
她如今也不奢求别的,只想把孩子们健健康康的养大。
宜妃虽然心有不甘,可她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知晓自己就是那过了时节的花,属于她的荣光早就过了,便不再纠结。她现在位份高、还养着亲儿子,不缺赏赐,有什么可怨怼的呢?
她是有点羡慕贵妃,但也就那样,如今是贵妃这朵芍药盛开的时候,最得皇上眷顾,可她早晚有过季的时候。
德妃却没法像前面两人那样想得开。
她不曾像宜妃和荣妃那般一枝独秀过,宠爱上一直被人压着,心里本就存着一股气。再者,她生了两个孩子却没一个留在她身边,惠妃和荣妃的孩子虽是养在宫外回来对她们可亲了,宜妃的孩子一个养在太后那一个养在自己身边,皇贵妃更是没孩子也要抢她的孩子,贵妃亦是把双胞胎养在自个名下。
怎么,就她不能亲自抚养孩子?就她要将儿子分给旁人一半,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儿子?
她柔柔弱弱的开了口,成妹妹说得是,皇上待贵妃可真好,怕是宜妃当年也比不过,是吧?
宜妃面上浮起一抹冷笑,别以为她听不出德妃什么意思,不就是想鼓动她去跟贵妃打擂台吗?
她才不上当!
最烦的就是德妃这种人了,表面笑嘻嘻,说的话却不阴不阳,怪里怪气。
她朝对面翻了一个大白眼,不答反问:听闻昨儿个皇上带无逸斋的几位阿哥去地里收玉蜀黍了,允许阿哥们将自个收的拿回来跟额娘分享,不知德妃收到没,味道尝着可还好?
德妃眼里闪过一丝惊愕,她并不知晓这事,面上却仍保持着笑意:尚未。许是胤禛昨日累着了,又住得这般远,没来得及送。
宜妃拿帕子掩着笑,是吗?我跟荣妃昨晚就收到胤祉送的玉米了,连贵妃都收到了太子送的呢。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胤禛年纪小,精力差,可能就没来得及送。
老实的成贵人又傻乎乎的接道:可我昨晚见到四阿哥了,手上拎着一个竹篮,里头装着好些新鲜蔬果呢。没给德妃娘娘送去吗?
啊这
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中,成贵人的话不就是把德妃的遮羞布给扯掉了吗?难怪长着一副好相貌,皇上却不喜她,这嘴生得实在不巧啊。
最终还是皇贵妃淡淡开了口,是我瞧胤禛太过劳累,不忍他来回奔波,做主留在我这歇息,早上怕误了上课,便直接让他乘船回无逸斋,没来得及跟德妃请安。德妃,胤禛晚上会到你这边的,他一向是个守规矩的好孩子。
原来是这样啊。成贵人瞧出气氛不好,小声的附和,那德妃娘娘今晚就等着享受四阿哥的孝敬吧。
对,德妃今晚就能享受儿子的孝敬了。高兴不?宜妃学着德妃先前的语气,听起来欠欠的。
自是高兴的。
德妃笑得实在勉强,她的亲儿子第一个孝敬的人却是养母,而非她这个生母。
若没有对比也就罢了,可人家三阿哥同样有两个额娘,就能一碗水端平,怎么胤禛就做不到?
那孩子的心是真冷啊。
她有些怨恨皇贵妃,怎就那般霸道,将她的儿子生生拦下了。她对胤禛也有了怨,怎的皇贵妃留你就一定要住下,不知道会拒绝吗?天天和三阿哥呆一块儿,怎么没学到三阿哥对亲娘的孝顺体贴?
荣妃瞧着气氛渐渐冷凝,便招呼着宫人上菜。
没什么事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
正用着膳来呢,前头来了通传,康熙身边的太监魏珠来了。
皇上知晓今日是荣妃娘娘的生辰,特意让奴才过来送贺礼。
臣妾叩谢皇上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