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53)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53)(2 / 2)

蓁蓁点点头,推开了殿门。

刚一进去,就被里面冲天的酒味熏到,拿帕子掩住口鼻,小心翼翼的往微光处走去,轻轻开了一扇窗透气。

借着这一丝光亮,她找到了康熙的身影。

康熙四仰八叉的摊在宝座上,发丝和胡茬都十分杂乱,在他的脚下有两三个酒壶,不远处是七零八落的奏折。

真真是一副颓废的模样。

她叹了口气,走过去,打算将酒壶和奏折都捡起来,重新摆放好。

康熙听到脚步声,有些想叱责,让对方出去,但那人越走越近,从纷杂的酒气中他闻到了一丝熟悉的玫瑰甜香,睁开昏沉的眼皮,模糊辨认出来人,便没有出声。

蓁蓁收拾奏折的时候,看到其中一本是打开的,上面汇报的正是福建的战事。

七月初,提督施琅举南风发兵,却因风力过大不得进,且遭遇郑军将领刘国轩偷袭,数十人中箭跌入水中。

她摇摇头,这还真不是什么好消息呢。

兵家战事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先前施琅和姚启圣争执不断,便是缺了人和,如今又缺了天时

福建战事不顺,前头多地河道决堤,种种矛盾凑合在一起,难怪皇上会觉得天不佑他。

她看着康熙再度叹口气,他这副模样瞧着真是叫人痛心,又有些失望。

她想走过去,劝他重新振作起来,但刚走两步就停下。

劝勉的话,皇上怕是听了不少,她凭什么自信自己说的就一定有效,比舌灿莲花的官员们还有用?

此刻上前劝说,未必有效,说不定还会惹恼皇上。

她打消了念头,出了殿,叫梁九功去准备些花卉和胆瓶。

梁九功虽不知晓意图,但还是认真去准备了,没过多久就把东西送来了。

蓁蓁便坐在临窗大炕上修剪花枝,再一支一支的插进瓶里。

她全凭喜好,插得毫无章法。

康熙一直觑着她,见那花插得乱七八糟,实在看不下去,终于起身走过去,将那胆瓶里的花系数取出,重新安插。

这插花如画画,应当疏密相间,变化自然,不可一味堆积。

他说着话并不耽误手里的动作,不一会儿手下就出现了一个造型精美、意境深远的作品。

蓁蓁立马赞道:皇上可真厉害,这花叫臣妾越是摆弄越俗气,您这随改动两下,便美得不可方物。

康熙淡淡道:不过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那臣妾想学,皇上可以教吗?

你想学便学吧。

康熙的口吻有些冷淡,但教得还是很认真。

插花亦要讲求虚实结合,衬材不可抢了主花的风头

蓁蓁在康熙的指点下,终于插出一副造型和意境都不错的作品。

她兴奋的搂住康熙脖子,雀跃不已,皇上教得真好,连臣妾这样的朽木都能教好,您真是太厉害了。日后若是有人夸臣妾,臣妾就跟她说是是皇上的功劳。

她双眸亮如星子,真诚得不行。

康熙心有触动,伸手摸了摸她的脸。

怎么不问朕颓靡的原因?

他先前见她出去,还以为她是嫌弃得不行,故而离开,那一瞬他心如坠入冰窖中。

是他错付一片情意。

直到她折回来,抱着一大簇明媚鲜妍的花,粉红的花瓣和清新翠绿的枝叶,彷佛给这屋里注入了许多生机,之后他的眼神便牢牢黏在她身上,看着她笨笨的折腾那些花枝。

蓁蓁贴在他肩上,回道:皇上不愿意说,自有不愿意的理由,臣妾可舍不得逼迫皇上。

那怎么不劝朕振作起来?

皇上听过老祖宗的劝诫、先帝的劝诫、还有夫子们、大臣们的劝诫,数不胜数,说不定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臣妾可舍不得皇上的耳朵再受累。

不过,臣妾听到的劝诫不多,皇上若是有什么烦心之事,可与臣妾说说,臣妾保证不说出去。

蓁蓁抬起头,凝望着康熙的双眼,期待他能把心中的忧愁倾吐出来。

康熙只是淡笑,没有说什么,继续摆弄剩下的花枝。

总不能一直这样吧?

蓁蓁还记得他没用过膳食呢,总要把皇上的兴致提起来。

她忽地拿手扇了扇,拿帕子遮住鼻子,从康熙身上退开。

她皱着眉,吞吐道:皇上,您是不是该洗个澡了?这三伏天如此炎热,即便静坐也会出汗,您又沾了那么重的酒气,这汗味和酒味混在一起,实在是有些

她没说出来,但脸上的嫌弃和鄙夷之色十分明显。

真有那般严重?

康熙不得不将袖子放到鼻前,嗅了嗅,确有一股酒气,但殿内放置着冰鉴,哪来的汗水?

朕并不觉得难闻。

蓁蓁瞪着大眼睛反驳他,皇上。您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039,您自个在这里面呆久了,当然不会觉得臭。真的很臭哎,您就去洗洗澡吧~

洗澡也不是什么要事,康熙便由她摆弄,进了净室。

坐进浴桶里,热水带来的温暖,让他感到惬意不已,先前压在他心头的疑虑和痛楚都在水的浮力下变得轻飘飘的,大大的缓解了他的头疼。

蓁蓁往康熙身上抹了一层鹅油胰,再细细揉搓。

她语气轻快的开了口,说起洗澡,臣妾想起一个趣事。听闻宋神宗的宰相王安石先生,极其不爱洗澡,有一回去见神宗,当着众人的面,一只虱子从他的胡子里跳出来。

闻言,康熙也不由得轻笑出声,王荆公此人文采斐然,精明能干,就是不爱干净这一点叫后人取笑多年。

是呢,王先生的诗文极好,不知皇上可读过?

自然。朕最喜他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也喜欢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039。①

只是说到后一句,康熙的声音里带了些许惋惜。

蓁蓁无意深究康熙在惋惜什么,她不懂政治,也无意参与,她抛出王安石是为了另一句话。

皇上喜欢的,臣妾喜欢,不过臣妾最喜欢的还是他的三不足之说。皇上可有听过?

康熙点点头,三不足,指的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039天变不足畏,这才是你想说的吧?②

蓁蓁不答反问,那皇上信吗?

康熙亦是反问她,你信吗?

信。

为何如此肯定?

蓁蓁解释道:臣妾闲暇时看过不少闲书,曾在汉朝人王充写的《论衡》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在天之变,日月薄食(蚀)。四十二月日一食(蚀)。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蚀)有常数,不在政治#039。

常数啊

康熙回忆了下,他记忆里上一回天狗食日,还是在他即位之初,第四年的时候。当时朝廷发现之前的历法有错,但新历法该不该用西洋历法,朝廷里掀起了一阵风波,东西方互相争辩,僵持不下。

彼时南怀仁测算出了近日会有天狗食日的天象,东西两方以此进行较量,互相测算具体的时辰,最后是西方传教士给出的时辰更为精确。

由此可见,王充的话没错,天象确是可以计算的。

或许真的是常数,不在政治?

蓁蓁见康熙神色犹豫不定,又继续道:臣妾曾读过《淮南子》,里头说彩虹是和彗星、贼星一般的凶象,属不祥之兆。

可后来臣妾读明代的《戒庵老人漫笔》,里头又说彩虹是祥瑞之兆。举的例子是一个叫唐应德的士子,他在出门应考前看到了彩虹,之后不仅中举还得了会试第一。

这一会儿说凶兆,一会儿说吉兆,那皇上以为,这彩虹到底是吉兆还是不详之兆?

康熙沉默。

蓁蓁索性赌气一般的下了决断,所以臣妾以为这依据天象来判断吉凶,并不准确。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为了给自己揽虚名或是给对方栽赃、坏名声的,都是些苟且之举,做不得数的。您实在不该为这虚妄之言伤神。

恋耽美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病美人渣攻从良了 女尊:娇养的疯批夫郎又翻车了 重生后,娇养的疯批反派学乖了 兄弟妻可欺(1v?) 误摘高岭之花后我遁了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 反派全家崽崽控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重生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