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脸正经的说:这回木兰秋狝,主要是为了训练八旗子弟的行军布阵,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所以这回朕要带上太皇太后、太后还有宣嫔。皇子皇女们就只带六岁以上的,剩下的都回宫去。
这么多人回宫,总要有个人去统筹调度,皇贵妃正合适管这档子事儿,惠妃和宜妃也一直领着宫务,颇有经验,刚好给皇贵妃分担一些。
噢噢,臣妾明白了,臣妾会好好学习的,到时候不给皇上丢面子。可是六岁以下的孩子都回宫,那臣妾和三格格、还有小十岂不是要分开?
蓁蓁有些苦恼,既舍不得孩子,也不愿放弃难得的出巡机会。
康熙揉了揉她的头发,嗯,木兰围场离这里八百多里,路上要颠簸许久,小孩身子较弱受不住的。你放心,朕让魏珠跟着回去,不会有什么问题。
朕让他每天都写信汇报小十和三格格的消息。
那好吧。
蓁蓁最终还是抵不住对自由的渴望,同意了康熙的决定。
毕竟孩子是可以天天见的,但出巡的机会不是时时都有的。
聪明可爱、善解人意的小十和三格格,你们一定能理解额娘的,对把?
**
接下来的几天,蓁蓁便埋头苦记蒙古各部落的人员关系,苦练蒙古话。不然到了蒙古贵妇跟前,什么都说不出来,只会干笑和点头,那瞧着也太傻气了。
与此同时,园子里其余的人也开始收拾行李,陆续回宫。
九月二十二,这天宜出行,康熙率领一众人浩浩荡荡出发,往木兰围场的方向行去。
康熙坐在车队的第一辆马车上,车身是用金丝楠木做的,车顶做成了二龙戏珠的模样,龙嘴里含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彰显着皇家的富贵威严和奢华气派。
马车做得极大,堪比一个大书房,里头堆放着各式书册、奏章,还有会客的茶几、座椅,和小憩的软榻。马车的减震措施做得极好,行驶的时候,茶几上的茶水和插花并不会摇晃摔落。
不过这样好的马车仅此一辆,蓁蓁在自己的马车上被颠得腰酸背疼,康熙见她气色不佳,便让她上了自己的马车,在后面的软榻休息。软榻和会客的地方有博古架隔开,里头还有屏风遮挡,私密性极好。
当然,马车再舒服、再宽阔,也是个狭小的空间,在马车上呆了三日后,蓁蓁实在憋不住了,跟康熙提出请求,想要骑马赶一段路。
这些日子,她从车窗口望出去,瞧见了几位阿哥都是骑着马走的,就连大公主和二格格都能骑马呢。
康熙跟她说,蒙古人尚武,无论男女都有一身好骑术,到时候可能会让孩子们下场较量,所以提前让孩子们在路上适应。这个练习主要是针对皇女的,皇子们有骑射课日日练习,功夫不差,除了胤禛稍逊一筹。皇子们的作用就是保护姐姐、妹妹们。
康熙搁下御笔,捏了捏发沉的胳膊,睨了一眼她,那要看你表现了。
什么表现?
蓁蓁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朕这几日批复的奏折实在有些多,周身疲乏,四肢僵硬,是该好生活动活动一番。
蓁蓁立马殷勤的给他按摩捶背。
朕要的不是这个。
康熙咳嗽了一下,忽然觉得青天白日里说那话,也有点不好意思,便对守在车门的梁九功吩咐道:你下去,守在外头,不许任何人靠近。
嗻。
随后康熙把车门锁上,将车帘都放下,马车内的光线瞬间变得昏沉,两个人对视许久,暧昧的气氛越来越浓。
他猛地一下将人扑倒,拉着她的手解下身上的腰带,软声求道:朕这些日子忍得实在辛苦,你也好好疼朕一场。
蓁蓁大惊失色,拉过被子把自己捂得紧紧的,这可是在马车上!外面还有那么多人,您也太
她甚至能听到外头马蹄哒哒哒的声音,剑鞘跟铠甲摩擦的声音。若是外面有人停下来,一定能察觉到马车上的不正经。
但她耐不住康熙的请求,又或许是这几日在马车上的憋闷,让她也生出一颗想要冒险的心、去寻求不一样的新奇刺激
外头起了风,吹得车队中的旌旗肆意招展,扛旗的侍卫要用尽头全力才能将它拿稳。可不敢摔了旗子,要是被领队看见,他就没这份差事了。
他往前扫了一眼,不禁感叹道,风可真大啊,吹得御驾都摇摇晃晃,尤其是车顶的那两条龙,在大风的搅和下,好像活了一般,为了嘴中那颗宝石,你来我往的争抢,身形紧紧纠缠在一起。
康熙从箱笼里找出一身红色的骑装递给蓁蓁,穿这个吧,等下朕带你出去骑一段路。
蓁蓁:现在才给可她已经没力气骑马了
换洗好后,康熙打开车窗,让风吹进来,将里头的味儿散尽了,才带着蓁蓁下去骑马。
往后这几日,蓁蓁便是半天待马车上,半天骑马,终于在十月初到了木兰围场。
康熙在出发前,已经派了一部分侍卫前往围场扎营,是以大部队抵达时,无需再扎营等待,可以直接入营休息。
作者有话说:
国庆假期快乐呀~
第87章
第二日,蓁蓁醒来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
毕竟住着的是营帐,一眼望不出去,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
她看了一眼角落的座钟,已经八点多了!她居然睡了十一个钟!睡得那么久、那么沉,看来长途出行坐马车真的是很疲惫。
她准备躺回去,再眯一会儿,忽然想起九点整要去高台看布围的,不止皇上会去,还有太皇太后、太后和众多王公大臣、蒙古亲王!
都这个点了,想必已经有了不少人赶过去,只有她缺席着
若是有人好奇问起来,宫人回贵妃娘娘还未起,问的人多了,那可就
蓁蓁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无法直视,赶紧下床,让梅香和鸣翠端水进来帮她梳洗。
唉,你们怎么也不叫我起啊?
是皇上特意交代的,不必唤醒您,说您这些天在马车上都没睡好,务必要让您睡得饱饱的。
鸣翠一边替蓁蓁梳头,一边回话。
既然是皇上吩咐的,蓁蓁也不好在说什么。
上完妆,梅香便端着燕窝粥和糕饼、小菜上来,非要她吃完再过去。
等吃完,已经过了九点,她刚提步走出营帐,外面就响起了牛角和鼓声,悠长沉重,带有一股威严肃穆的气势。
她加快了步子。
到高台附近时,她看到上面已经坐满了人,康熙则是站在最前方最中央的位置,面对着下方的八旗将士慷慨陈词。
许是习武的人,中气都很足,明明隔着那么远,他的声音还是清晰的传进了蓁蓁的耳里。
不似跟她说话时的温和,也不似夜里的邪魅荒诞,此刻的他声洪如钟,形似松柏。
他站在那儿,什么都不用做,单靠着一身出众的气势,就能让人心甘情愿的臣服、敬服,为他所调遣。
蓁蓁没有走上去,就在下方仰望着他。
直到火铳被叩响,营地上的锣鼓号角声变得激烈急促,她才发现布围正式开始,便迅速登台。
众人都在垛口前专心的看布围,蓁蓁不想惊动她们,便摆手没让侍奉的宫人行礼,只到了康熙和太皇太后、太后跟前,微微屈膝行礼。
免礼。康熙扶起她,视线掠过她单薄的氅衣,怎么只穿这点?山间有晨风,最是容易着凉。
叫他这么一说,蓁蓁还真感受到了一股凉意。
早上起来得晚,臣妾不敢再多耽误,匆匆出营帐,便忘记拿披风了。
无妨,用朕的吧。
说话间康熙就把身上的披风解了下来,披在蓁蓁身上,还贴心的用将带子系成蝴蝶结。
暖和吗?
蓁蓁笑着点头,谢皇上。
这披风康熙已经穿了一会儿,上面已经沾了他的体温和气息,裹在蓁蓁身上,彷佛被他抱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