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饿。小十又重复了一遍,虽然有点黏糊,但听得清字眼。
真的能说话呀!
蓁蓁高兴的在他脸上亲了两下,小十可真聪明~饭饭马上就上来哟。
小十素来是个热情的孩子,见蓁蓁亲他,立马又加倍亲回去,叭叭的声音里透露着愉快和亲近。
三格格见一向最喜欢自己的额娘,忽然不理自己,瘪瘪嘴,似乎要哭,下一瞬又立马收住,灵动的大眼睛转了转,也张开嘴,脆脆的喊道:娘娘,饿饿!
蓁蓁完全呆住了!
三格格竟然也会说话了!而且还会喊她娘娘,尽管不太对,但好歹带了一个娘字呀。
呀,三格格可真棒,会喊额娘了。来,额娘亲亲~
三格格腼腆的笑笑,然后和哥哥一样,又亲回去了。
蓁蓁觉得三格格叫自己娘娘,大抵是跟宫人们学的,这样叫肯定是不对的,于是耐心的重新叫她,三格格,跟额娘一起念,额娘~额~娘~
三格格略显困惑的抓了抓头发,看看周围人,再盯着蓁蓁,见她重复了好几遍额娘,方才跟着念额娘。
倒是小十,刚刚还不会念,这会儿教了几遍,就非常流利的喊道额娘~
蓁蓁便又发现兄妹俩的一个不同点,小十性情直爽干脆,教什么学什么,三格格遇事有自己的想法,不会盲从。
蓁蓁教了一上午,除了原先的饿饿,这两孩子又学会了额娘、阿玛两个词,再教他们喊二哥,就只会说饿饿、果果,算是勉强学会了。
孩子们精力有限,吃完饭就开始午睡休息。
见他们睡熟后,蓁蓁也正殿准备用膳,膳食刚摆上,康熙就过来了。
皇上吉祥。
免礼,坐吧。康熙捏了捏蓁蓁的掌心,微微热,方才放心。
你身子今日可舒坦了?可还觉得累?
臣妾睡了那么长时间,哪里还会累?蓁蓁给他盛了一碗枸杞羊肉汤,皇上才要多注意身子呢,您这一回来就是处理朝政,都没好好休息。
听到她的关心,康熙神色多了几分愉悦,好,待会儿你陪朕午睡。
膳后,两人在小院里消食。
蓁蓁将两个孩子会叫人了的事告诉他。
康熙很兴奋,这俩孩子大约是除了胤礽之外,他最上心的儿女了,要不是孩子们在睡觉,他真想听孩子们叫两声阿玛。
皇上,您打算什么时候给小十和三格格取名呀?今儿个三格格唤我娘娘#039,估计是跟宫人们学的,我怕等他们长大后,以为自己就叫小十、三格格#039了。
康熙顿了顿。
宫里的孩子取名一向是三岁以后,怕取太早,孩子承受不住,夭折了。
先缓缓吧。要不你给孩子们取个小名?
臣妾来取,这合规矩吗?蓁蓁有些受宠若惊。
据她所知,太子和大阿哥的小名,保成、保清,也是皇上取的。
怎么不行?朕说可以就可以。康熙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安心。
好啊,那臣妾要仔细想一想那小十就叫平平、三格格叫安安,可以吗?
蓁蓁在脑海里将诗经、楚辞都翻了一遍,想了几个听着好听、意头也好的名字,但都放弃了,怕孩子承受不住,还是取个简单朴实的,期盼孩子们能一生平安顺遂。
康熙皱眉,一个皇子叫平平,他还是有点不乐意,但又不想拂了蓁蓁的意,思索一番,取了一个折中的名字,小十叫康康吧。
健健康康?
蓁蓁也觉得挺好,但是这个好像和皇上的年号撞了,不用避讳吗?她问了出来。
康熙摇头,不用避讳。
其实往上追溯,太组、太宗、先帝的名字都没避讳,他如今避讳也是受了汉学影响,其实自个心理并不觉得需要避讳什么。
两人商量好孩子的名字,便回房休息。
半个时辰后,康熙醒来,见身侧人还没醒,就轻轻地下了床,去东侧殿看孩子。
两个孩子已经醒了,坐在榻上互相玩小玩具。
康熙走过去,揉了揉兄妹俩,小十,听说你会叫阿玛了?叫给阿玛听听,阿玛!
小十很给面子,阿玛!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十不错,你额娘给你取了小名,叫康康,以后要健健康康的长大,不许生病。
小十听不懂后面的话,但依旧是非常捧场的点头。
康熙觉得这孩子脾气是真好,他转头看向三格格,三格格,你也有个新名字,叫一声阿玛,阿玛叫告诉你。阿玛!
三格格看了他一眼,慢吞吞的叫了一声阿玛。
尽管没有小十叫的那么感情充沛,但终归是叫了啊,康熙心满意足的起身,准备离去。
三格格见他要走,有些不满意,又叫了一声,阿玛!
康熙这才记起自己忘了事,没告诉三格格她的小名。
以后我们的三格格就叫安安了,一辈子都要平平安安的。安安乖,再叫一声阿玛,阿玛~
安安~阿玛!
真乖~
康熙看完一对幼子幼女,觉得周身都是劲儿,又精力充沛的投入了朝政中。
蓁蓁醒来后,看了一眼孩子,得知康熙已经过来探望过孩子,也将小名告诉他们了,她便教孩子们念自己的名字。
两个孩子对自己的名字还是很上心的,比学二哥顺利得多,半个时辰就学会了。
瞧着孩子们有些乏了,蓁蓁让保母抱他们下去睡觉,自个则是回主殿弹琴。
真是许久都没弹琴,天色好景致好,她就起了兴致。
刚把琴拿出来,赵德发进来通传,娘娘,惠妃娘娘前来拜访。
蓁蓁很是意外,她和惠妃交情平平,怎会突然来拜见?
但也没交恶,自然没有将人晾在外面的道理,请她进来吧。
她整整衣裳,到明间去等着。
作者有话说:
第94章
臣妾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千岁。
惠妃一进门就是下跪行大礼,十分郑重,把蓁蓁给震住了。
蓁蓁连忙将惠妃扶起,快快请起,好生生的,怎么给我行这样的大礼?
在宫里除了重大场合,比如年节、祭祀、册封大典这种时候,平日里妃嫔间碰面只需要行半蹲礼即可。
惠妃摇摇头,眼眶里带上些许水汽,这一拜,娘娘受得的。昨儿胤禔回宫,将围场里发生的事儿都跟我说了,那一日若非娘娘出现,及时射中老虎救下他,只怕只怕等着我的便是胤禔的尸骨了。不对,都入了虎口,哪还有什么尸骨呀
她子嗣不丰,这辈子就生过两次孩子,老大承庆三岁不到就夭折了,只有胤禔,虽然幼年坎坷,但好歹长到了十三岁,算个半大少年了,马上就能娶亲生子。若是在这个当口,胤禔没了,那她往后还有什么指望啊。
她是真的惊恐,也是真的感激,脸上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连脂粉都冲淡了。
蓁蓁如今也是有孩子的人,很能理解惠妃的心情,递了锦帕过去,拍拍她的背,让她发泄自己的情绪。
惠妃哭了一小会儿,方才止住。
她擦干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让贵妃见笑了。
怎会?都是慈母心肠,孩子没事就好。
惠妃向身后的太监招了招手,示意他将手里的箱子放下,再看向蓁蓁,娘娘如此大恩,实在无以为报,只能送些薄财以示心意。今后娘娘若有事,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吩咐。
说着,她打开了面前的小匣子,里头一半是铺得整整齐齐的银票,一半是宝石戒指、金银玉饰、珍珠珊瑚手串。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