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唔。”姜宣一怔,“可我不知道什么是我需要最适合最满意的。”
“不一定非要知道,谈情说爱不是一生的必须。”谢宁露出关怀而疼爱的笑容,“不过好的爱情的确会为一生增色,若想知道便去寻找、去尝试。”
“是说要多交往几个人吗?”姜宣琢磨道,“像阿宁哥哥那样,先遇到一些人,有了经验,方能知道哥哥才是最爱。”
“或许如此,也或许只是一见就确定了。情之玄妙,便在于毫无法则,只能靠自己去体会。”
“啊……好难。”
比学医还要难许多,姜宣深深蹙眉。
谢宁笑了,故意道:“我觉得陛下倒是已经想明白了这件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感情是他所需要的,怎么为此付出,如何在其中平衡,观陛下近来所行,颇有大彻大悟之意。宣儿,陛下比你进展得快呢。”
姜宣一愣,不忿地嘟囔:“阿宁哥哥你偏心他。”
“怎会?无论何时我都只偏心宣儿,无论宣儿作何决定我都全力支持,当然,这决定一定得让宣儿快乐幸福。至于陛下,这几年伴驾下来,在为君和人品方面,我也的确十分认可他,但他是否快乐幸福,我并不在意。”
姜宣立刻感动了,抱住谢宁的胳膊,吸了吸鼻子道:“阿宁哥哥你对我真好!”
“所以宣儿要快快跨过迷障,快快幸福起来!”
“嗯!”姜宣使劲儿点头,挺直脊背双拳握紧,“我想好了,我也要去寻找、去尝试、去确定答案,活得明明白白!正好我打算过阵子再去游历呢,就趁此机会多认识一些人!说不定也能像阿宁哥哥那样,发现自己会被许多人喜欢!”
“宣儿这般可爱,自然会被许多人喜欢!只是那样的话,陛下就该坐不住了。”
“我才不管!”姜宣一扬头,“估计最近他还挺得意的,那我就让他知道知道,别做梦了!”
谢宁噗嗤一笑。
皇宫大内明威殿。
孤独地躺在宽大的龙床上,正苦思该以何种理由与姜宣和小山儿再见的季恪突觉脊背一凉,幽幽地打了个喷嚏。
听说这是有人想。
也可能是有人骂。
第62章
朝廷官员只有从除夕午后开始至正月初二正午这两日休沐, 初二午后便要回归本职,入各司部办公。
白天姜守和谢宁不在,姜宣便带着小山儿和哥哥的孩子们外出游玩, 将京城转了个遍, 也算了了自己曾经的一桩心愿。
如此直到正月十五上元灯会,年节里的最后一天,仅次于除夕和新年的大日子, 宵禁解除,男男女女尽情出游,街道上火树银花, 流光溢彩。
大将军府自然也阖府出动。
不过姜宣存了些小心思, 虽说谢宁早已有言, 他与姜守心有真情,不在意时时处处都在一起,可如今好不容易团聚,哥哥不日又将返回驻地,他们理当多享受些私密的二人时光, 于是提前订好了通宵游湖的画舫,让他俩只管去玩,孩子们就交给自己。
姜守和谢宁又惊讶又感动, 接纳这份美意的同时, 谢宁心生一计——
“既是节日, 便该每人都乘兴而去尽兴而归, 要我说,孩子们和宣儿你是玩不到一处的, 他们爱跑爱跳,爱在孩子堆里穿梭, 玩属于小家伙的游戏,不如让郑叔带着,去你那位部下府中?”谢宁看向姜守,“他们不是联络了许多已成家的同僚,要带着孩子一起热闹吗?”
郑叔是大将军府的管家。
姜守立刻明白了:“好啊,他们本就邀请了咱们,我原也打算赴约,只是宣儿这事办得妙,不如就让孩子们代咱俩去,不至于失了礼数和情分。”
谢宁点点头:“宣儿可以自己去玩些别的。”
姜宣愣住:“我自己能玩什么?”
“城南春风苑每年元宵皆开文会,众青年才俊齐聚,赏灯猜谜赛诗斗文,甚至可以演武,非常热闹。听说有许多人都是在此文会上相识结缘,堪称佳话。”谢宁笑得意味深长了,“宣儿前几日说要多认识一些人,那不妨前去一观。”
姜宣懂了。
听来倒还可以。
于是他就去了。
天擦黑的时候出门,一路步行赏景,沿途买零嘴儿、买灯笼——那些灯笼做得太漂亮太可爱了,一看见就忍不住想买,等到到了春风苑外,两只手撑到最远处都不太能抱下了。
入苑需花钱买券,姜宣把灯笼和零嘴儿一个个放在地上才能掏出钱袋,买好了券又得把灯笼和零嘴儿们一个个抱起来,一不小心就会弄掉一个,努力弯腰,好不容易刚捡起来,另一个就又掉了。
生气。
“小公子,在下来帮你吧?”
“唔?”
身后传来说话声,挺温和挺好听,姜宣回头,看见的人扎着玉冠,穿着文士袍,摇着折扇,也挺温和挺好看。
只是还没来得及说话,怀里的东西就又掉了,还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接一个地掉。
好尴尬。
姜宣蹲下去捡,那文人躬身帮他捡,他不好意思地说:“多谢你多谢你!”
“不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明显是玩笑话,这人还挺有趣,姜宣忍不住笑起来。
两人各抱一半灯笼和零嘴儿,轻松了许多,一同进入春风苑,那人问:“小公子独自来玩?”
姜宣点点头,礼貌地回问:“你也是一个人?”
那人摇摇头:“在下的朋友已经到了,在下正要赶去,小公子可有兴致一起?赏灯猜谜,人多才好玩。放心,在下和在下的朋友们都是正经人。”
姜宣便琢磨:虽说不认识,不知能否玩到一起,可来此的目的不正是做些新鲜事吗?
也无需害怕,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灯火通明处,哪里会有危险?就算万一有,他可以施展二师兄教的逃命身法,还可以搬出哥哥来吓他们。
于是姜宣开心地点头:“好啊好啊,承蒙关照!”
那人也很开心,又问:“小公子怎么称呼?”
“我姓姜。”
“江河的江?”
“不哦,是葱姜的姜!”
那人噗嗤笑了:“哦,姜公子。姜公子说话十分有趣。敢问大名?”
姜宣心想说了真名可不得了,便道:“我叫姜宁。”
他反应快,那人也没瞧出端倪,道:“在下林睿,双木林,睿智的睿。”
“噢,林公子有礼。”
林睿一愣:“你不知道我?”
姜宣也一愣,眼珠转了转:“你……非常有名?你是大官?还是大官子弟?”
他知道不少大官,却没听过“林睿”这个名字。
他言语直接,却自有一股真诚,林睿便不在意,只道:“想来姜公子并非京城人氏。”
“对啊,我是来探亲的。”
“原来如此。”
林睿的朋友们占据了春风苑东边的一个水榭,水榭周围布满花灯挂满灯谜,连水里都漂着灯,色彩炫目,影影绰绰,映得水榭桌上的酒菜都泛出了华丽的光芒。
见林睿带着个漂亮少年,朋友们便调侃起来,说林睿为了讨漂亮少年的欢心端来了整个灯笼铺,林睿倒也君子,三言两语说清了与姜宣相识的经过,让朋友们别再打趣吓到姜宣。
“才说了尔等是正经人,竟如此受不得夸奖么?”
朋友们都笑了,姜宣也笑,觉得与这群人在一块儿虽也轻松有趣,但和与师兄师姐们玩闹的轻松有趣不同,正如林睿所言,好像是既正经端着又胡说八道,别有一番风味。
他把怀里的灯笼和零嘴儿往桌上一倒,把林睿帮他抱的也放在桌上,灿烂一笑:“我数过了,这些正和大伙儿的人数一样,看来天意让我一股脑地买了,是为送给你们!见面礼!随便挑吧!”
众人又大笑,纷纷从善如流地挑起来。
姜宣活泼可爱,自来熟性情好,很快就融入了这群年轻文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