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么是年黑看不过去了。
要么是年粉想念了。
都已经形成规律了。
属于徐年必须要习惯的一课,不过他习惯的是,把这种规律跟自己区分开。
‘与我无关’。
章雅薇从旁补充了句:“这次热搜不大一样。”
徐年麻溜重视起来:“嗯?”
于是,林嘉念和章雅薇一人一句简单解释了前因后果。
主要体现在话题关键词上……
#徐年带坏内娱风气
一个乍看莫名其妙的话题,内里包含了无数闲得蛋疼的人的‘恨铁不成钢’。
起因是年黑觉得徐年又‘消失’了许久,太不顶流了。
然后网民们一步步谈论出来的。
总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徐年正在带坏内娱风气,不能让这玩意得逞,淦他!
主要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印证了那句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的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个‘坏’角色,只要有一两个好操作,所有的‘坏’好似都不值一提了。
而,一个‘好’角色,哪怕只有一丁点坏倾向,所有的‘好’都会被彻底忽略。
当代网民们乐意深入分析,一个二个还是很聪明的。
认为徐年忽然开摆,又一夜间成为废墟,直接坏事做尽,凭他那张脸,很容易被……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他”。
网民们进而发现,徐年如此罪大恶极,还能特么如此舒坦的摆烂,榜样太坏。
很容易被内娱其他顶流有样学样。
必须要坚决扼制这股坏风气才行!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X’品牌相关事件在新一轮操作下,已经被彻底‘洗白’了。
如今逐渐成了许多网民的共同期待。
觉得徐年付出过不少努力,做出过牺牲,在最顶流的时候如此冒险,难能可贵什么的。
更有意思的是,内娱圈内无数人私下吐槽徐年这个比带坏风气。
原因截然不同。
徐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过于生动真实了。
无形中给大家的公众行程增加了很大压力。
要是跟以前那么做作,分分钟被网民冲烂,说装什么犊子啥的。
要生动真实一点吧,怕尼玛兜不住不小心吐露不该吐露的,直接塌房。
虽然网民和明星的角度截然不同,但意外的殊途同归。
都想淦徐年。
网民觉得以后明星都会效仿徐年,开摆成风。
明星觉得你特么开摆就开摆,怎么还卷我们?我们也得能效仿而不塌房啊!
以为谁都跟你徐某一样,说踏马废墟就废墟?!
末了,林嘉念逮住机会:“所以徐年你啊,真是坏事做尽,活该落我手上。”
一旁章雅薇都略有认同的样子,感慨:“忽然有点担心‘徐门’过于发扬光大。”
“你们都只看到了一面。”徐年摇头失笑,“不像我,我旁观者清,看的明白。”
“这分明是大好事,明星真实不做作,幺蛾子会少很多,多好的大浪淘沙的机会。”
“另外如果官方会引导的话,追星风气也会逐步改观,让人学会靠近作品远离生活。”
“毕竟明星成为明星之前,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只要不违法不犯罪,个人私底下有点什么爱好也不犯毛病。”
对此,林嘉念略加思考:“这么说也确实有点道理。”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章雅薇轻笑道,“只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现实几乎不可能。”
林嘉念:“嗯?”
“什么时候人类没有颜狗了,才有基本前提条件。”
“??”
随即两女把徐年扔在客厅,去楼上冲凉。
……
这么一拖沓,只能是先吃早饭了。
饭桌上,章雅薇顺嘴提到了隔壁的‘天轩’:“你那套房里里外外所有一切都完工了。”
“正在全面通风除味,着急的话,月底可以搬进去。”
听完,徐年主打一个叛逆:“如果不着急呢?”
“十一后最适宜。”林嘉念从旁插嘴回答了这个话题。
徐年从善如流:“那就十一后再搬,正好那时是公休节假日,有时间慢慢来。”
“确实。”章雅薇完全附和。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理论上徐年入住天轩,大家都亏了。
首先,这套房真要能放到市场上,市价绝不止1.8亿。
其次,这套房放不到市场上,所以徐年是纯消耗了1.8亿换了一套无法交易的房子。
最后,为了徐年能住得舒坦,里里外外的重新装修费用花掉了5200多万。
对,是5200多万!
快能买两套‘天轩楼’了。
额外还有为了能让徐年有钱买房,林嘉念费尽心思无偿帮他制作了专辑《伍佰》。
现在还要无偿帮他制作专辑《伍佰年》。
总结,全输游戏,看不到任何的好处,属实不知道是怎么能玩出来的。
而且对徐年来说还有一个超级隐性坏处。
他徐年被动上了章雅薇和林嘉念的贼船,应该是下不来了。
以后每天只能左拥……只能想浪了找林嘉念,想新奇了找章雅薇。
只能前后左右都有人玩儿。
只能一点都不担心退休生活受到外界打扰。
难受。
真的。
……
饭后不久,章雅薇乘车去上班,林嘉念一如往常带徐年练声。
从24号早上开始,算上今天已经是连续第9天了。
最初两三天的变化很明显。
非科班选手的显著毛病很容易发现,尤其对徐年相当熟悉的林嘉念。
之后进入了缓慢调整阶段。
一直以来,徐年发声最大的障碍是舌头上的问题。
其中包括俗称的舌头转不过来。
一些简单的例子,譬如南方部分区域很难区分nl以及前后鼻音的发音。
譬如北方部分区域很难讲话不带重音。
总之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一些特色口音,轻或重罢了。
虽然徐年是二甲以上的普通话水平,但在关键时候不那么够用。
而且这只是比较容易通俗解释的部分障碍。
是最容易调整克服的。
其它是更深入的。
结束日常功课后,林嘉念正色道:“这几天我已经整理好了草稿版,比较粗糙的那种,是先搞定‘森林’,还是先进行整理?”
闻言,徐年直接反问:“不用练声了吗?”
“肯定要,不过也不能光卡在这里。”林嘉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徐年表示认同。
略加思考,徐年决定道:“先抽时间整理一遍。”
林嘉念没二话:“行,那就直接开始吧。”
“……”
到这份上了,徐年自是不会啰嗦。
依照顺序一首一首来初步整理,跟‘挪威的森林’的整理过程一样,徐年前摇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跟潜意识共鸣。
在林嘉念拿出的草稿版基础上,与潜意识的共鸣简单了好多个档次。
再加上熟能生巧之类的缘故,越往后越顺手。
每首歌前摇几分钟,唱一两分钟,讨论十来分钟。
倒也不慢,赶在午饭点完成了整理。
剩下的活会比较耗时间,不是林嘉念一个人能搞定的了。
首先她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完成更全面的填词补充。
然后需要进一步作曲,这个部分少不了请别人帮忙。
徐年并无作曲编曲能力,他甚至连写旋律的能力都没。
就更别说配器、曲式、结构、和声、节奏了。
总之,这是个大的系统工程。
林嘉念也没法全都搞定,她顶多是顺手的歌曲能搞定大部分,其余部分音乐工作室搞定。
不顺手的歌曲只能是请作曲大佬帮忙。
严格意义上,演唱是一首成品歌‘最简单’的部分,门槛也最低。
不过具体到徐年的歌曲,最核心的创作部分徐年其实都有深度参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