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 > 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72)

八零俏媳妇带娃改嫁(72)(2 / 2)

妈妈妈妈~奶奶~小家伙蹦蹦跳跳好兴奋:我打不过他们 ,但是后来爷爷帮我打~爷爷可厉害了,比爸爸还厉害!

爷爷每一个雪球都扔准了,把他们打得跪地求饶!跪地求饶这词儿还是从霍元甲里学到的,记性挺好。

有好多大哥哥都打不过爷爷~不过我有时候也帮爷爷打,但是我的力气太小了,我都打不到。

乔安絮絮叨叨那边女人们听傻了。

啥啥啥?徐勇贺跟小孩子们打雪仗?徐勇贺这臭石头一样的性格能跟孩子们打雪仗?

真无法想象,腿脚都不利索的老头子把一群小孩子打得求饶的样子。

这实在很有违和感好嘛?

欺负小孩儿听起来也太滑稽了,不过仔细想想,这些小孩未必打不过徐勇贺,人家都让着他呢!

再看徐勇贺,虽表面淡定,内心实则慌得一匹。

他佯装淡定,殊不知自己的慌乱早已无处遁形。

刀子嘴豆腐心,表面嫌弃乔安不是海州亲生的种,却又对这可爱的小团子无法抵抗。

徐海州他爸还挺有意思。

乔露笑了。

腊月二十八进行大扫除,家中叽角旮旯全方位无死角大清扫,徐海平两口子收拾他们的家,徐海州则带着老婆孩子在父母家帮忙。

家里囤了好多肉货,因为没有冰箱,全都冻在阳台上。

阳台没有窗户,雪花洋洋洒洒飘进来,越积越多,堆了满阳台的雪,这里就成了个天然冰箱,想冻什么,直接往雪里塞就是。

乔露就这样看着于芝兰,神奇地从雪堆里拽出各种年货,百宝箱似的。

什么鸡啊鸭啊鱼啊,冻梨冻柿子冻豆腐其他还好,肉货拿出来简直切不动,得让家里男人用大砍刀劈开。

乔露最喜欢家里做的黏豆包,软糯的口感她最爱了!

妈妈,粘豆包好吃,你会做吗?乔安也喜欢,每天早餐必需吃一个,不然一整天都念叨。

乔露摇头:妈妈不会,奶奶会。

那让奶奶教我们,以后我们回家了,就可以自己做啦。乔安天真地说。

妈妈学不会,你学。乔露逗他。

小家伙眉毛纠结地拧成一团,思索良久:那好吧。

快速吃完,迈着小碎步到走廊找于芝兰。

奶奶,奶奶。扯她衣角。

于芝兰正在灶台边炸豆腐块呢,闻言暂停下动作:咋了大宝儿?

奶奶你可以教我做粘豆包吗?小家伙扬起小脑袋,软乎乎地问。

于芝兰哭笑不得,点他鼻子:你个小不点 ,还想学做粘豆包呢?

嗯!妈妈说她不会做,让安安学~

直把走廊里的大人逗得哈哈笑。

于芝兰捏了捏乖孙脸蛋:你妈骗你呢,让她来学。

挠挠脸,于是乔安又回屋把乔露拉了出来。

最后当然不可能让乔安学,还得是乔露这当妈的上,倒也不难,看几遍就会了。

今年徐家的春节是最热闹的一年。

到了除夕这天,更有意思了,从起床开始就忙碌。

炖猪肉,切酸菜,早上第一餐要吃饺子,特意包得像金元宝的饺子,象征财源广进,第一顿要吃素馅儿,晚上吃肉馅儿。

于芝兰挑了三只饺子塞硬币,一角的。

饺子是被徐勇贺盛出来的,一人一碗,不知是巧合还是运气好,三只硬币饺子被乔安乔露和徐艺绵吃到了。

硬币搁到牙,乔安牙齿一酸差点落泪,徐海州赶紧解释硬币的寓意。

缓了会儿,不但不哭,反而兴奋起来:我和妈妈和绵绵是最幸运的人!

这孩子,真的太好哄了。

除了饺子,馒头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春节的馒头必须发酵地好,越好就代表来年越红红火火。

再就是蒸肉、炒菜

小时候家里穷,就算过年也只有一两盘肉,现在日子好了,一桌子肉,现在的孩子真是有福气。宋文敏感叹。

如果她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大部分人都可以过上每顿吃肉的日子,不知道又会作何感叹。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徐家人全部上徐海平单位的房子看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第二届,去年联欢晚会出来以后徐海平就有买电视机的打算。

特意攒了半年钱,排了一整晚的队,终于把电视机搬了回来,今年说啥也要让妻女和父母看到这个春节联欢晚会。

幸好是买回来了。

这不,徐海州一家三口也赶上了好时候,如果去年回来,一家人只能待在家里听收音机了。

快快,要开始了。

先别吃了安安,快过来,马上开始了。

排排坐上床,乔安跟着妈妈坐,乔露隔壁是徐海州,另外一边是儿子,乔安的另外一边是徐勇贺,徐勇贺隔壁又是于芝兰

除夕夜里,一家人热热闹闹挤在大床上,配着瓜子饮料零食,兴致勃勃等待春节晚会开始。

相比第一届,第二届的春晚显然更有经验,比上一年更加精致,也更精彩。

这是真正的直播晚会,虽然台下观众少,舞台也不比后世大,道具也不那么丰富,但就是让人感到异常温馨和欢乐。

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大放异彩,好几个节目都变成了后世人必看的经典。

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宇宙香烟》,还有魔术表演,趣味乒乓球表演,歌唱表演

最后李谷一演唱的一首《难忘今宵》,更是成为了后世每年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还真别说,虽然老电视剧乔露大多看不进去,但这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即使是黑白色的,她竟看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跟着大伙儿融入这阖家欢乐的气氛里,浓浓的满足感将她包围。

视线偶尔瞥向床角,乔安不知什么时候,横躺在徐勇贺怀里呼呼大睡,一只小手攥紧爷爷的棉袄纽扣,一只手蜷缩在胸前,红彤彤的嘴儿微嘟,睡得真香。

再看徐勇贺,眼睛虽然落在电视机上,大掌却轻轻拍打着乔安的胳膊,哄孩子睡觉似的。

乔露承认,徐海州没说错,他的家人都挺好的。

误会解开后,终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作者有话说:

下章回家,没码完,白天还有一更

第66章

1984年, 被后世人称之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

邓公的话一锤定音,通过发展和经验证明,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 建立经济特区,并宣布开放14个沿海城市

消息一出,轰动全国, 激发出大众爆棚的热情和信心,这也是八十年代末下海潮的开端。

1984年, 非同寻常的一年。

对国家而言是很好的开端, 对徐海州的小家来说,更是。

徐海州打算初五就带老婆孩子回黎安,在东北待的这十多天也差不多玩够了。

他找了之前认识的倒爷, 从初一到初三足足等待三天, 才弄到两张卧铺票, 还是需要中途转车的那种。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安静的敌人 大疫大医 千金归来 药童 第三种绝色 神农 命中注定 王令的日常生活 官道之色戒 照不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