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小五小六不停的耸动的小鼻子。
排着队走到了灶房门口。
小四的哈喇子流了一地,好香啊,好想吃,想吃一大锅!
小五绷着小脸蛋,擦了擦口水,蜂蜜好贵的!娘肯定要用蜂蜜做大事!小四哥,你要控制住你自己!
小六嘴巴里含着口水,含糊不清的问道,小四哥小五哥,蜂蜜是怎么做成的呀?
小五头也不回的说道,就是蜜蜂拉的粑粑。
小六:
等到透明泛黄的蜂蜜逐渐涌上半锅的泡沫,且颜色微微变成灰色,顾半夏关了火,将蜂蜜和药粉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加了蜂蜜的药粉又粘又硬,顾半夏不得不用力的搅拌。
这一步骤最费胳膊。
鹿鹿,小五,我来找你们玩啦
宋珏蹦蹦跳跳地跑进来,身后跟着宋春。
顾半夏立刻挥手,宋春,过来帮我一下。
搅拌的工作转移到了宋春手中。
顾半夏转身去灶房煮了药渣。
让秦飒搞不明白的是,煮出来的汤水被顾半夏倒掉,唯独留下了煮完后没用的湿渣渣。
看到秦飒满眼的求知,顾半夏解释说道,剩下的药渣可以在给牛马羊等家畜做饭的时候掺进去,这样可以为家畜避免很多疾病,不煮的话药效太烈。
秦飒恍然大悟。
摸了摸后脑勺,原来是这样子啊。
宋春那边搅拌的差不多了。
顾半夏拿出事先刷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水渍的菜板。
将一坨黑不溜秋的大块头放在菜板上搓捏成小条。
小四偷偷的拉着小五的手。
压低声音说道,那个条条,好像我不吃青菜的时候拉的
后面的字还没有说出来,就被秦珥一把捂住了嘴。
秦珥戳着小四的脑袋,再胡说八道小心我削你。
在崽崽们加上宋珏宋春,七个人好奇的目光中,顾半夏用虎口掐捏着小条,轻轻拽下一坨,在手心里揉搓成圆溜溜的黑蛋蛋。
将黑蛋蛋小心翼翼的放在案板一角。
顾半夏笑着说道,做好了,主治清热败火,通便疏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头晕目眩、面赤烦躁、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等。
旁边的宋春忍不住撇了撇嘴角,要是真那么管用,还要大夫做什么?
宋珏扒拉了宋春一下,顾姐姐超厉害的!
宋春倒是也知道顾半夏厉害。
但是
要说这么一个小黑蛋蛋,能治疗那么多的疾病,宋春说什么还是不敢相信的。
顾半夏也不为自己辩解,专心致志的将所有条条都搓成了黑蛋蛋。
搓了足够有五六十个。
秦家小娘子在家吗?老三媳妇儿?
大大咧咧的嗓门自门外响起。
顾半夏哎了一声,在家呢,请进!
来人进门。
不是旁人,正是昨儿个帮老张家张罗婚事的媒婆。
用手帕捂着脸,说话也不甚清楚,秦娘子,婶子来是想问一下,你今天用牛车不?你要用不上,能不能借婶子去镇上走一遭?
顾半夏点点头,我今儿不用的的,只是婶儿这是怎么了?
媒婆嗨呀一声,可甭提了,昨儿个老费嗓子了,今儿个早晨起来,嗓子眼也肿了,牙也肿了,舌头上还起了个疮,唉,嚼了老半天的三七也不管用,我寻摸着去镇上看看大夫。
闻言。
顾半夏和小耳朵对视一眼。
秦珥赶紧冲到屋里,搬出一张凳子,杨奶奶你先请坐。
媒婆坐下来,秦家娘子放心,我给铜板的。
顾半夏笑了笑,不是铜板不铜板的问题,婶儿你应该知道我娘家爷爷生前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赤脚大夫吧?
媒婆点点头,记得记得,我家老头子在的时候,经常去你爷爷那边看病,你爷爷是个好人!
趁着这个机会,顾半夏说道,爷爷生前留下来了一套独门秘方,我刚尝试做了一点,婶,我爷爷留下来的这个配方恰好就是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的。
杨媒婆是什么人?
走街串巷说对象,十里八乡就没有她不认识的人。
听到顾半夏这句话,立刻便警觉起来,这小娘子怕是想骗钱了吧?
杨媒婆得体的笑了笑,一只手还捂着腮帮,等我从镇上看完大夫回来,指定帮小娘子你啊,在十里八乡多传传。
顾半夏一边笑,一边捡了四颗黑蛋蛋。
一颗颗放在杨媒婆面前。
婶,我就是做着玩儿,也没打算用此来讨生活。
可是它刚好能对应婶儿的不爽利,这不就巧了?
婶儿,牛车我给你,镇上去不去呢,还是随你。
但是这四颗药丸,我也给你,用不用,也随你。
第112章 她这个炮灰也有炮灰光环?
一边是花铜板租赁牛车,花银子去看大夫。
一边是免费拿到四个黑蛋蛋药丸。
前者的话
花的银子差不多就代表着老张家和老姚家的亲事,她白忙活了一场。
杨媒婆好好的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利弊。
最后慢慢的伸出手,将四颗黑蛋蛋握在手心里。
冲着顾半夏笑了笑,嘴边上的一颗媒婆痣十分显眼。
道,那就多谢秦娘子了。
顾半夏交代,早中晚饭后各一粒,若是明天中午还不能缓解,我亲自套车送婶儿去镇上看大夫。
毕竟是媒婆的嘴,能说会道。
杨媒婆笑哈哈的说道,我自然是相信小娘子,那我先回去了,对了,这个药丸子要掰开吃吗?
顾半夏笑着说道,自然是要掰开用温水送服的,这么大的药丸万一卡到喉咙,事儿可就大了。
杨媒婆握着药丸,乐呵呵的走出了院子。
老二忍不住心里的兴奋,娘,杨媒婆的嘴就是咱们盐水村的活喇叭,要是丸子能治好她的病,她肯定会嚷嚷的全村人都知道!
这也是顾半夏心中所想。
哪怕她将药丸子的药效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如治好一个人的病来的让人信任。
没有等到第二天。
当天晚上。
杨媒婆就屁颠屁颠的来到了院子里,崽崽,你们娘呢?
顾半夏拿着锅铲从灶房里出来,婶儿,啥事?
杨媒婆忙不迭地跑到顾半夏跟前。
指了指自己的脸,兴奋异常,小娘子,你给我那黑蛋蛋可真是神了,我才吃了两颗,牙也不疼了,脸也消肿了,就连我舌头上的大疮,都干瘪下去了!
顾半夏松了口气,婶儿痊愈就好。
杨媒婆唠唠叨叨地继续说道,我这是常发病,你也知道婶儿每天就指望这张嘴,以往,我要去镇上找大夫抓药,又要配药煎药,麻烦先不说,再怎么也得一两天才得见效,那药汤子也是苦啊,我还得就着白糖这稀罕东西下咽,你这个黑蛋蛋,对婶儿来说,简直就是仙药!
秦珥笑嘻嘻的站在顾半夏身后,杨奶奶,你看我娘没有骗你吧?
杨媒婆笑得合不拢嘴,没没没,秦娘子,婶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你剩下的黑蛋蛋,可不可以都卖给婶子呀?
顾半夏脸上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并不是我不想给婶子,目前来看,药丸最多能放一个月,婶子要是都带回去我怕会浪费。
杨媒婆连忙说道,没事没事,我认识其他村里的媒婆,要是我真的用不上,可以转卖给她们,我们这些当媒婆的,最废的就是一张嘴。
顾半夏微微思索一番。
最终在杨媒婆恳切的目光中点点头,成,小珥,去把屋里剩下的药丸子给你杨奶奶数出五十个。
小耳朵轻轻脆脆地哎了一声。
连忙跑进了屋里。
顾半夏在脑海中算算账,说道,婶儿,一个药丸算你二十个铜板,五十个药丸一两银子,可好?
杨媒婆同样也在心里算账。
她以往每次去镇上抓药,一副药就要八十个铜板,七副药就是五百六十个铜板,往往这会儿才开始见效。
小娘子的黑蛋蛋,才吃了两颗,也就是四十个铜板,病已经差不多好了,这样算一算,简直比去镇上划算多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杨媒婆心满意足的离开。
顾半夏算了一笔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