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半夏接过房契。
抽了抽,没抽动。
她笑着看向东家捏到发白的手指,东家,你可以松手了。
东家这才依依不舍地将手指松开。
眼睁睁的看着房契落入了顾半夏的手中。
当年他爷爷光买这地儿,就花了足足二百两,更何况是这二进二出的大院子呢,里面还有不少的摆设没有带走,真是晦气。
一想到这里。
东家心里还是忍不住责怪杨氏。
当年杨氏在他家做婆子的时候,他也没有苛待了杨氏,没想到她居然回馈了自己这么大一份礼物。
东家收了顾半夏的一百两银票,小娘子,再会了。
他爬上马车,挥挥手。
目光在这熟悉的小弄堂里望了望,走吧。
小厮赶着马车跑出了巷子。
老宅都卖了,大概这辈子是不会回来了吧。
顾半夏把房契塞进袖口里,拿着钥匙,打开了宅子大门。
站在门口往里望。
里面的向日葵离了土壤,经过这几日的暴晒,已经死透了,鲜艳欲滴的黄色花瓣已经发黑,中间棕色的种子更是腐烂了。
那日官差挖出来的大坑也没有填上。
倒是显得几分萧瑟凄凉。
娘~
三只小崽崽齐刷刷的跑过来,娘,我们家又有宅子啦!
顾半夏点点头。
抱起小六,对呀,这也是咱们家的了。
小六拍着小胖手,开心的挥舞着,好棒,鹿鹿有两个不对,应该是有三个家啦~
顾半夏找到了泥瓦匠,把院子掘地三尺,更换土地,虽然她不怕,可是只要想到这些土曾经埋过死人,心里还是怪怪的。
虽然外面的土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反正是眼不见为净。
泥瓦匠们听说是这处宅子,刚开始还有些犹豫,心里发怵,但是顾半夏提出会每天多给他们五文钱,这才欣然答应。
挖土,换土,推倒前院宅子,在东西侧面盖两间厂房,这是一项大工程,那么多泥瓦匠足足干了一个多月,才要完工。
小四小五小六每天都排排坐在门槛上监工。
小六好奇的问道,小四哥,小五哥,杨奶奶不回来了嘛?
小五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小胖手拍了拍小六的肩膀,小妹,杨奶奶做了错事,她去忏悔了。
小六点了点小脑瓜,可是,什么样的事情是错事呐?
这个问题
微微有些超纲。
但是身为哥哥绝对不能在妹妹面前承认自己不行,错事就是做了之后,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不开心会难过的事吧!
小六哦了一声。
顿了顿,又古灵精怪的问道,如果做了让自己不开心不舒服会难过的事还是错事吗?
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四,忽然开口。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小妹啊,你说的应该叫自残叭!
这还不够。
小四继续说道,明明知道做了让自己不开心不舒服会难过,还要去做,这不就是个超级大傻帽吗?
小五小六:
亮晶晶的杏眼,直勾勾的看着小四哥。
哇噻!
小四哥忽然变得好厉害。
小四心安理得接受了弟弟妹妹钦佩的目光,用了一句小妹的口头禅,一般般的小四一般般的厉害吧。
从门口走进来的顾半夏正好听到这句话。
忍不住笑出来。
三小只听到声音,立刻扭身,齐刷刷的喊道,娘~
顾半夏摸了摸三小只的脑袋,走进院子里,大哥,今日可以竣工吗?
工头应了一声,可以的。
夜色朦胧
工头找到了顾半夏家里,小娘子,竣工了,你现在有空过去验收一下吗?
来了。
顾半夏从灶房里走出来,交代小耳朵进去看着火,她跟着工头走到了对面。
一切都是按照她的要求来建的。
十分满意。
顾半夏给工头结算了工钱,每个工人多给了十文钱,算是给他们今日加工加点到天上黑影的补偿。
两人当面数清了银子,工头笑着说,我替大家伙谢谢小娘子,小娘子是个爽快人,日后还有什么活什,尽管来找我。
顾半夏从宅子出来的时候。
刚好三个邻居妇人正在聊天。
手里拿着葵花籽儿,应该还是当初杨氏送给她们的。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杨大婶看起来那么好的人。这话是顾半夏紧挨着的隔壁的二十六七岁的妇人吴秋菊说的。
其实她做的也没错,谁让那些女人不知检点,和男人拉拉扯扯呢,要我说啊她们就是活该,杨大婶虽然不是好人,但是比那些死去的女人好的多的多。这话是吴秋菊隔壁的张红莲说的,她大约摸三十五六岁。
死者为尊,咱就啥也别说了,只是可惜以后没有免费的葵花籽吃了。这是张红莲对门的蔡金花。
三人看到顾半夏。
只有吴秋菊微微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顾半夏也稍微顿了顿脚步,微微颔首。
等顾半夏的身影消失在门槛里。
张红莲冷哼一声,干嘛和她打招呼?这也不是个好东西。
蔡金花点点头,村里来的泥腿子而已,前段时间我家孩子跟她家孩子玩了半天,我就觉得我家孩子被带坏了,愁人。
吴秋菊嘴巴动了动。
她想说隔壁小娘子家的几个孩子都特别懂礼貌,每次见了她不管是不是玩的正开心都要停下来鞠躬叫人,特别乖。
尤其是几个小的,看着像是小糯米团子一样,软软的。
但想了想还是没说。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固定了以后,说再多也徒劳无功,反正是日久见人心吧。
又说了会儿话。
三个人才散去了。
吴秋菊一面往自家走,一面想着之前杨大婶让她去她家里拿葵花籽她给忘记了的事情,想着想着,后背便起了一身的汗。
赶紧小跑两步回了家。
关了房门。
作者有话说:
第223章 盐水村来了蓝瞳人
当晚
魏家的人便赶着马车把顾母送来了。
带了不少的礼品。
从顾半夏到六个孩子都有礼物。
给顾半夏的是一副头面,顾母说道,魏夫人原本想给你一套红玛瑙头面,我心想太贵重了,便给你选了这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将来还礼的时候,咱们也还得起。
顾半夏点点头,你做的对。
给老大和老三的分别是一支宣笔,这会儿宣笔可是弥足珍贵,古人曾有云:
江商石上有老兔,
吃刘饮泉生紫毫。
宣城工人采为笔,
千万毛中拣一毫。
宣笔大多都是贡品,在普通店肆上是买不到的,顾母道,夫人说这些是魏大公子的友人送的,魏大公子平日也用不到,给账房用暴殄天物,听说咱们家两个哥正在上学,就送了。
小耳朵的是一根银簪子,簪子头是一朵倾国倾城的牡丹花,用金丝做花蕊,珍珠做花心,顾母道,夫人说了,玉兰和海棠太过于内敛,灼灼牡丹花才配咱们家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