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人忽然笑了笑。
把太后娘娘按在自己的怀里。
拍了拍太后娘娘的后背,要我说你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整天疑神疑鬼的,难怪晚上睡不着,白日没精神,你是太后娘娘,是一国之母,就算那个阉人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你如何!
再者说了,人人都说梦和现实是相反的,在你的梦里,你梦见九千岁杀了你,可能现实中是你除了九千岁,乖,赶紧睡吧。
太后娘娘被安抚着躺下来。
她还是难以闭上眼睛。
望着薄如蝉翼的纱浣,低声说道,只可惜顾半夏不受我的拉拢,不然这一次那个阉人难逃一死。
枕边人好奇的问道,顾半夏,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太后娘娘摇了摇头,哀家说不上来,只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哀家从未见过的强劲,就好比说她在哀家面前也会主动下跪,可一眼就能看出来她其实是很不啻的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枕边人轻轻的点点头,我明白,我只是很好奇,你不是说她从哪个山旮旯里来的吗?山旮旯里能出这样的金凤凰?
太后娘娘说道,那你明日想办法找人去顾半夏的老家看一看,如果这次顾半夏死在疫情中,对我们来说倒是一了百了,可若是她好好的回来了,那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拉拢她了。
枕边人忽然说道,你说你也是,当初怎么就留了活口?还把她推给了皇帝,要是她这次抗疫有功,以后下手就更难了。
太后娘娘一听。
原本紧张不已的心情更加生气,你怪我?你不怪你自己你怪我?孩子是谁的孩子?我告诉你,要是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定然会诛你九族!
娘娘,你敢让皇帝知道吗?
我你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心情不好,是我错了,快睡吧。
太后娘娘被轻轻地安抚着,很快睡了过去。
旁边的男人却睁开了眼睛。
乌黑的眸子,闪烁着邪恶的光。
第317章 九千岁姓秦名
翌日
一大早
顾半夏打着哈欠从营帐里出来。
方圆从他面前路过,抱了一大包衣服,顾大夫早,你之前不是说要把我们家爷的衣裳用消毒水泡一泡吗?我去泡衣裳了。
顾半夏:
这可真是妥妥的良家妇男。
顾半夏点了点头,对了,你家千岁爷还好吧?
方圆说道,我们家也很好,多谢顾大夫挂念。
之后。
方圆就火急火燎的离开了。
顾半夏在原地伸伸胳膊伸伸腿,晃了晃脖子,目光下垂的一瞬间,看到地上落下一个做工精致的小锦囊。
应该是刚才方圆落下来的。
顾半夏赶紧弯腰捡了起来。
锦囊是用绸子布做的,周围绣了一圈祥云,中间绣着一个同心结,针线绵密复杂,一看就是功夫活儿。
拿在手里捏了捏。
里面不知道包了什么软软的。
顾半夏忍不住,微微的用了用力。
忽然
顾半夏所有的动作都停滞住了,时间仿佛都停留在这一秒。
顾半夏不可置信的低下头。
紧紧的盯着这个小锦囊。
匆匆将锦囊带进了自己的营帐。
她的心扑通扑通跳着。
思索再三。
她的目光放在了收锦囊的黄色锦绳上,双手忍不住放在收紧的锦囊口处。
轻轻一拉。
料想中的拉开并没有出现,锦囊口却是被封死的。
顾半夏更好奇。
同时也似乎更加佐证了自己的猜测。
既然打不开。
她就一点一点的摩挲在锦囊里的那块硬东西。
玉佩!
玉佩的一部分。
摸起来和家里六个崽崽身上携带的玉佩碎片一模一样。
顾半夏一屁股坐在榻上。
九千岁。
秦宴。
秦家老三。
秦
莫不成九千岁就是秦家老三秦宴?
家里的六个崽崽也是他搞回去的?
可是
他现在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为什么对崽崽们不管不顾?
这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顾大夫?
知府大人在门口喊了一声。
顾半夏浑身缩了一下,赶紧将锦囊塞进衣袖里,来了。
她出去营帐。
知府大人请教道,顾大夫,今日熬药还是和昨日一样吗?
顾半夏点点头,对,还有,不要忘记吃完饭之后让官兵们随处去消毒。
知府大人点点头,顾大夫,我看你脸色有些不太对劲,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你要是觉得不舒服就先歇着,你可不能累垮了!
顾半夏轻轻的摇了摇头,没关系,我没事的,谢大人关心。
知府大人闻言,才罢休了。
顾半夏再次见到方圆的时候,一把拉住了方圆,等一下。
然后。
从袖子里掏出那枚锦囊。
拿在方圆面前轻轻的晃了晃,这是不是你掉的?刚刚你离开之后,我在地上捡到的。
方圆拍了拍大腿,我的天老爷呀,这是我们家爷的,顾大夫,太感谢你了,要是被别人捡到不想还,我肯定要被我们家爷碎尸万段去喂狼!
顾半夏丢给了方圆。
方圆赶紧双手捧过来,小心翼翼的收下。
顾半夏目光微微一缩,故意说道,不就是一个小锦囊么,被你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呢。
方圆嘿嘿一笑,这不是我们家爷的东西么,我家爷的东西就算是一只穿破了的袜子,对我们而言都是奇珍异宝。
顾半夏的嘴角狠狠的抽搐了一下,你们的口味还真重。
话罢。
方圆迫不及待的告辞。
去把锦囊送到了九千岁的营帐,爷,您的锦囊。
九千岁拧眉。
方圆心虚的说,方才,我收拾了爷的衣裳,打算去洗,一不留神把锦囊给卷进去了,幸好掉落在了顾大夫的营帐前,被顾大夫捡到了,顾大夫这不就还给我了。
九千岁一把抢过来,声音冰冷,再有下次
方圆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抢先说道,我就把自己剁吧剁吧喂狼狗。
九千岁将锦囊接在手里。
手指用力的捏了捏。
将前后两边塞进去的填充物捏至最小,摸到了玉佩的形状。
他长叹一口气。
沉默不言。
方圆见状,悄无声息的出了营帐。
顾半夏一整天心里都好像藏着心事一样。
恍恍惚惚的。
病人们依旧是如此。
有重症死亡的,有轻症转为重症的,有重症转回轻症的,还有轻症转为痊愈的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那个小家伙由重症转成了轻症,顾半夏特意去看了看她,不过让顾半夏没有想到的是,小家伙的爹娘也去看过她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转眼间春暖花开。
这个秘密却在顾半夏心里积压着,让顾半夏完全注意不到春天原来已经到了。
九千岁自然也感觉到了。
他只当顾半夏过度劳累。
又过了一个月。
重症病人终于没了,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三个轻症,其中就有那个小姑娘。
只要他们每日按时服药,估计再有三五天就能全部痊愈了。
九千岁打算班师回朝了。
顾半夏给知府大人留下了药方,从预防到适用于轻症到适用于重症,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