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
诸位爱卿平身。
文武百官立刻起身。
太常卿想要继续下一步,却被皇帝阻拦住。
皇帝叹了口气,诸位爱卿,今日祭祀,朕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文武百官们脸色各异。
大多数人自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的。
九千岁的嘴角没有什么含义扬了扬。
不知道是不是顾半夏的错觉。
她觉得旁边的人今天似乎情绪异常的低落。
不过顾半夏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旁边人身上,而是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帝的身上。
顾半夏心里有些跌宕起伏。
毕竟孩子们的大仇终于要报了。
而孩子们也将归于原位。
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顾半夏甚至深呼吸一口气。
满心欢喜的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下一秒钟。
皇帝哽咽着说道,朕有罪,朕罪不容赦。
大臣们纷纷哗然。
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一个带头跪下,其他人纷纷都跪下。
只有九千岁和首辅大人。
直挺挺的站立在那里。
同站在高台上的皇帝,形成了三方对峙的局面。
九千岁不守规矩。
他做任何事情大家都觉得合理。
可是首辅大人不一样。
首辅大人一向是规矩的代名词。
此时此刻陪着九千岁一起胡闹,让官员们纷纷有些错愕。
皇帝的眸光扫过两人,继续说道,朕愧对列祖列宗,朕愧对先皇,朕更是愧对黎民百姓,这件事情压在朕心中许久,今日,朕终于痛下决心,来认罪。
太后娘娘皱了皱眉头,压低声音喊,皇儿!
皇帝看向太后娘娘。
眼睛里流出了两行热泪,母后,朕不孝。
顾半夏有些迷糊了。
她好奇的看向九千岁。
九千岁依旧,冷冷清清。
只不过
熟悉他的人能够发现,他现在的怒气已经积聚到了一个顶点。
就等待一个突破口了。
下一瞬间。
皇帝甩了甩龙袍,大声说,太后娘娘欺上瞒下,同无名道人勾结,害死先皇,其心可诛
整个寺庙哗然一片。
顾半夏这会儿才明白。
她同样地皱起了眉头。
隐隐约约感觉到九千岁和首辅大人是被皇帝给耍了。
心里充满了担心。
甚至有些站不住了。
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小耳朵和老三。
似乎是窥探到了顾半夏的心思。
九千岁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轻轻的捏了捏顾半夏的手指。
说来也奇怪。
被人这么一安抚,顾半夏的担心倒是去了几分。
皇帝擦了两行热泪。
看着让人更是动容不已。
他在太后娘娘面前跪下,母后,儿臣不孝,儿臣是你的儿臣,也是父皇的儿臣,而且要替父皇打回公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儿臣只能交由大理寺处理,儿臣不孝
太后娘娘的脸色像极了一个调色盘。
一会儿黄,一会儿白,一会儿绿。
最后她却笑了。
是那种欣慰的笑,如释重负的笑。
她走上前去抬起手,轻轻的拍了拍皇帝的头,小声说,母后终于看到了,最想要让你成为的人的样子,我好欣慰。
皇帝低头,没人看到他的脸色。
太后娘娘双手摘下凤冠,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哀家没有任何辩解,哀家认罪。
她将凤冠轻轻的放在地上。
有几分的依依不舍。
可是她知道,这算不了什么。
因为儿子终于变成了自己最想让他成为的那种人。
她很是欣慰。
即便是用自己的命换的。
太后娘娘后来一直笑着。
皇帝站起来。
面对着文武百官,朕自当引以为戒,此等事,日后绝不会发生在皇家,今日,当着父皇的在天之灵,朕发誓,定延续父皇的开明盛世,将大周王朝流传万古
皇帝英明。
文武百官再次跪下,高声呼。
哈哈哈哈哈
一道不入流的笑声响起。
大家伙纷纷扭头去瞧,却发现正是秦子瞻。
第377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有些平日里就对九千岁阿谀奉承的大臣,此时此刻赶紧小声提醒。
千岁爷,现在可不是胡闹的时候,赶紧跪下啊。
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在今天这个场合,九千岁竟然还敢如此的嚣张放肆。
这个是一年一度的国祭。
这般的放纵。
怕是连命都不想要了。
九千岁一边笑着,一边穿越重重跪着的人群,直挺挺的站在了高台之下。
他抬起头。
仰望着站在高台上的人。
最终
对于王权的追逐还是胜过了一切。
不得不说,他真将自己的野心彻底的隐藏住,差点就连九千岁都骗了。
皇上垂眸。
俯瞰九千岁。
此时此刻那人就在他的脚下,像是被他踩在脚下一般。
皇上轻声问道,秦爱卿,所谓何事?
九千岁仰头。
轻轻的叹息一声,皇上,您可真是演的一出好戏啊。
皇上眼睛里闪过一抹阴鸷,朕不明白爱卿的意思。
此时此刻。
首辅大人也慢悠悠的走到了九千岁旁边。
两人向来是朝廷中的死对头。
如今站在一起。
倒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辅大人做了个揖,皇上,既如此,那便不要遮掩了,将太后娘娘所行之事,一并昭告天下吧。
说完。
不看皇帝的脸色,首辅大人转过身,面对着文武百官。
声色俱厉的控诉道,当今太后,在为先帝的服孝期间,便和一男子有了肌肤之亲,这男子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为先帝炼丹的道士,更甚者,前不久,太后娘娘还怀了这人的孩子。
众人哗然。
太后娘娘踉跄了两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皇帝的目光中波诡云谲,没有人猜测出他在想什么。
首辅大人依旧直言说道,身为太后娘娘,其罪可诛。
话音落下。
首辅大人跪在地上。
脊背挺直。
大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后娘娘不守妇道,作恶多端,理应五马分尸受车裂之刑,还请皇上不要为亲情所蒙蔽,可以秉公执法,给先皇一个交代,给祖宗一个交代
平日里跟着首辅大人的都是一群忠臣。
良言逆耳利于行。
他们觉得首辅大人说的对,纷纷拥护首辅大人。
皇帝放在龙袍下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双拳。
他深吸一口气。
眼神都没有给旁边跪在地上的太后娘娘一眼。
就做了决定说,傅爱卿言之有理,国祭结束,朕会拟旨将太后娘娘送到大理寺,接受大周律例的审判。
太后娘娘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两行泪瞬间溢出来。
她应该开心的。
她儿子终于成了一个君王,摒弃了君王所不需要的感情。
可是为什么
心里还是难受的紧。
她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认命一般的说道,皇帝千古,罪人知罪。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