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衡动作顿了顿,松开了手,又凑到沈静耳畔低笑:看来妙安还在走神这时心里还想着旁人。
说着便一垂头,又将沈静吻住。
沈静被亲的晕头转向,费了好大力气才将他稍微推开了些:殿下殿下,时候不早了。
赵衡这才停住动作,抬头看了沈静一眼,坐起身来,垂着眼将他衣衫仔仔细细收拢妥帖了,然后抬起头,目光幽深沉沉,探究的看着他。
沈静避开他的目光,轻轻为赵衡拂开袍子上的褶皱,温声道:时候不早了,明日又是朝期,殿下还要早起
赵衡却开口打断了他:你有心事?
沈静笑容一顿,随即抬头看着赵衡:殿下多虑了只是今日上值忙了一天,有些累
赵衡抬手握住他的手腕,又打断他:妙安,不论什么事,都别瞒着孤。
赵衡侧过身正对着他,目光分毫不肯放松:到底是什么事,叫你这样心神不宁?
沈静垂下眼,沉默许久,才低声说道:我今天听到有人说,殿下要纳妃了。
赵衡表情动作一下僵住。
房中本来暖意融融,这一句话,却像是将两人同时沉入了冰窖里。
赵衡紧了紧握着沈静的手,咬牙一字一句道:是什么人说的?
沈静仍垂着眼:礼部领了旨说正在准备殿下纳妃的典礼。
赵衡脸色又是一变,呼吸随之也慢慢变得重了,松开沈静的手,站起身来,大步就要往外走。
沈静转头急喊他:殿下!
赵衡动作一顿。
门开到一半,冰冷的风从外头灌进来,吹乱了赵衡的袍带和衣角,也将他的脸色吹的一片冰凉。
沈静从榻上站起身,又低喊了一声:殿下。
赵衡回过头看了沈静一眼,面色铁青,砰的将门合上,又大步踱回房中。
他来回转了两圈,面色渐渐和缓了些,才走回沈静面前,半蹲下来,轻声道:妙安,你不要生气明日一早我就进宫,再去跟皇兄说。我是决计不会娶妻的。
看着往日里气势千钧的豫亲王,此时此刻跪在自己脚边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沈静只觉得一股酸涩从胸口直冲到喉头,哽的难受。
他顿了顿,勾起唇角勉强笑了笑,抬手抚过赵衡鬓角,温声道:殿下我没有生气。
赵衡长叹一声,起身在沈静身边坐下。
沈静沉默了许久,缓缓开口道:当日从苏州回到殿下身边,殿下曾再三问我,是不是真的不打算科举入朝,还说给我时间,叫我仔细的想清楚再做决定。
他转向赵衡,将手盖在他的手上,缓声又道:殿下如今,也同我当年一样,站在这么个当口上。此事非同小可圣上对殿下如此信重,殿下也要仔细的想清楚才好。进一步,便是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九五之尊;退一步,可能就是屈与人下,刀枪剑戟,任人宰割驱使的臣子。
赵衡垂眼沉默着。
许久他转头问沈静道:妙安小时候,想必很得令尊的疼爱吧?
沈静愣了愣。
都说三岁看老,小时候养成个什么性子,长大就是什么样子。看你这双手,手指纤长,除了握笔的地方,一个茧子都没有。性子也是平和端正,唇角一直含笑,面上半点戾气也没有。一看就是娇养着长大的。赵衡抬起沈静的手,一根一根揉捏着,是不是,我没猜错吧?
沈静回握住他的手:娇养不至于。不过父亲的确很疼我,把我护的严严实实的。从小时候一直到他过世确实从未受过什么委屈。
赵衡笑了笑,松开他的手,身子一歪倒在榻上,枕着沈静的腿,慢慢说道:你见过皇兄几次了,是不是觉得他的长相,看上去十分阴冷?
赵衡半阖着眼道:皇兄只有对着我,对着赵铭和赵镌时,眼里才带着笑。他平时看人的时候,我总觉得,那目光里头像是带着细细的刀子,能一直刺到人的骨头里。
我与皇兄,就是在这样的目光里长大的。只是皇兄比我更甚。我小时候,好歹有母后有皇兄护着。可是皇兄不仅得护着自己,还得护着母后和我,在众多的皇叔与皇子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皇兄娶了欧阳敏,与她生了阿镌。他登基之后,将欧阳敏立为皇后,宠冠六宫,对欧阳家也是种种加恩赏赐。虽然没有将赵镌立为呢呢太子,却独独为他延请名师,悉心教导,以至于朝中不少大臣都以为,赵镌借着皇后的光,立太子是早晚的事。赵衡低声说着,可是妙安,你知不知道,皇兄心里最看重的女人是谁?
赵衡继续说道:是生下阿铭,如今在后宫籍籍无名,位份排在最后的李妃。当年母后过世,皇兄连对着我都没有掉一滴眼泪。可是赵铭告诉我,他在李妃宫里,垂泪一直到天明。
赵衡说着,长叹一声,转身将脸埋在沈静胸口,低声道:说我自私也好,胸无大志也好。皇兄这样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过。也过不下去。
沈静低头看着他,慢慢抚着他的肩头,轻轻笑了笑:殿下决定了就好。
说完在心底暗叹一声。
怕只怕,将来有太多的身不由己,由不得人随心所欲。
第77章 只道寻常
经过月余磋磨, 盐引换粮的奏报终于定稿, 经由兵部尚书管伯温与赵衡过目后,送入内阁, 只等内阁与圣上朱笔御批。
与此同时, 江南治水方案也到了诸位内阁学士手里, 最终得到了圣上御批了四个字:好极, 照准。
沈静听说了消息, 顿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份文书长达几十页,所有内容均由沈静亲笔起草。文书中涉及河水改道、民夫征用、治水花费用度等等,方方面面,无不面面俱到。
为了这份文书,沈静在苏州时, 将在江南考察的材料反复调阅,几乎烂熟于心,熟读成诵, 又呕心沥血熬了十几夜,方才成稿。
成稿之后,又分别与工部周云之、户部夏泽吉反复商量里头的细节。
因为工部与户部各有小心思:工部只想着施工简易;户部却又力图省钱。
沈静只能两头分别联系。先与工部周云之反复商量工事方案, 商量出来十几套方案;再对着十几套方案, 与户部夏泽吉一一将成本核算清楚。然后再对着成本账目,与工部修改工事方案。
如此来回反复,改了上百次之多, 字斟句酌, 才终于定稿。
定稿之后他将奏报分别呈送夏泽吉与卓大江, 两人对奏报均是一字未曾删改。送入内阁之后,沈静一直心中惴惴,如今见圣上也批了照准,他方才觉得心里稍安。
到了这日傍晚,沈静将案头文书整理停当,准备下值。外头天色已暗,他刚想去取了袍子准备走了,却听见外头传来说话声。
片刻门被推开,方炜跟在一位身着紫红袍服,花白胡子的大人后头,一起走了进来。见到沈静,对方略打量几眼,点头笑道:你就是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