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得到原主记忆的她实在是不敢妄动呀,张敏在这里傻呆呆的坐着,旁边两个小黑娃看着她这副心如死灰的模样。
也有些不好受的垂下了脑袋,然后带着两分哽咽的说道:“娘我和敏翰一起去山上捡柴禾了,您记得不论谁叫您,都别开门!”
看着两个头大身子小,瘦的皮包骨的小黑娃要去山上捡柴,张敏不放心急了,毕竟这俩孩子一看身体就不好要真跑到了深山里,还不一定能不能够回来呢。
可听着两个孩子这哄孩子的话,张敏又不确定原主是不是有一些缺陷,因此傻愣愣地坐在原地。
两个孩子显然很是习惯的背着背箩就走了,看着两个孩子不放心的叮嘱了自己好几回,然后依依不舍的走了。
张敏这才放松地躺在了床上,试图想起原主的记忆,可惜一直不得其法,本来还觉得有些疲累的她盖着硬邦邦的被子,闻着床上那一股怪怪的味道,只觉得头皮发麻。
要知道,即使她是一个孤儿,可也没有磕碜到这个地步呀,毕竟二十一世纪到底还是发达许多,让人吃饱穿暖不是问题。
正在思考人生的张敏,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直到孩子又一次哇哇大哭了起来,才惊醒了张敏。
张敏赶紧的抱着孩子轻轻的晃悠了起来,有过在孤儿院照顾更小的孩子的经历的她,拉开了裹着孩子脏脏的小被,然后将已经尿脏了的破布片子拿的出来。
是的,看着面前这仿佛下一秒就会报废的布,张敏最终只能够找出这么一个形容词来。
当湿润的布料远离了自己之后,原本大声哭闹的孩子又重新的乖巧的下去,当然了,也不排除他是哭的没有力气了。
毕竟看他头大身小,瘦的跟个骷髅似的,显然也是受到了苛待的模样。
张敏这般想着,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仿佛触动了什么开关一样的,想起了原主的记忆。
原主并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她是下乡的知青,父母都是工人。
可是,下乡知青的运动来了,原主的大哥是顶立门户的男孩儿,深受父亲的喜爱,自然不能够下乡。
原主的大姐表现的温柔贤惠,深受母亲的喜爱,也不能够下乡,至于原主的弟弟妹妹,作为龙凤胎出生的他们那就更不用多提了,俏丽活泼,让父母爱到了骨子里。
如此,原主这个不上不下,不讨的任何一方喜欢的人就被迫下乡了。
当然了,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原主自告奋勇的下乡,可原主也没有让他们好过,在下乡之际,面对父母一点都不给她准备东西,显然是放弃了她的姿态。
原主一不做二不休,偷偷地给自己的大哥大姐报了名,让他们也不得不下乡做知青,在这个时局紧张的时候,她的大哥大姐压根儿不敢说自己不想下乡做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