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 2)

亲死?这算什么报复?姜悟说这种话,分明就是在嘲笑他。

殷无执心中越发冰凉,甚至觉得可笑。

他怎么会喜欢这样的东西,姜悟根本不配被喜欢,无论是从一开始宣他入宫,还是如今无情地揭穿他所有的心思。

他那样小心翼翼地对他,可姜悟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他心口划刀子,每一刀都干净利落,不留余地。

殷无执。无论是出于殷无执喜欢他,还是出于殷无执恨他,姜悟觉得他都不会拒绝自己这个提议:你过来,朕允许你亲死朕。

第45章

第二日,陈子琰一觉醒来,便发现殷无执正在门外的墙根坐着。

他偏头看了一眼少年偏红的眼角,若无其事地把门关好,道:一大早的,坐这儿干什么?

听到声音,殷无执回神站起,平静道:陈兄早。

早。

我要走了。

陈子琰:?

我昨日已经连夜向太皇太后道明原委,准备出发去齐王封地彻查马匪一事,手里纸张发出声响,殷无执顿了顿,抬手递给陈子琰,道:这是我这段时间观察下来,关于如何应付陛下的建议,日后你一人留在宫里,务必小心行事。

陈子琰接过来,寥寥扫了几眼,大概就是关于天子的行为分析,还有一些常见的小毛病和小喜好。

他抬眼看向殷无执,后者已经弯腰拿起放在地上的佩刀,他来的时候也是挂着佩刀的,只是进宫面见天子被没收了,此刻要出宫,自然是又还了回来。

你真的要走?

嗯。殷无执以为他是害怕,又回身宽慰道:其实陛下没有那么可怕,只要顺着他哄着他,还是很好相处的如果他不想批折子,就会跟你谈交换条件答应他就好了。

姜悟一觉醒来。

眼前出现了一张探头探脑的脸,看上去已经年纪很大了,嘴角和眼角都已经有了皱纹。

醒了。皇祖母的声音听上去很没好气:醒了就起来,别再瘫着了。

她被人扶着让开位置,立刻有一干宫人扶起姜悟,并给他擦脸穿衣。

姜悟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文太后,眼珠继续转动。

文太后道:别看了,殷戍已经走了。

姜悟目光定在她身上。

太皇太后道:你到底是如何欺负人家了,害得他大半夜的去寻你母后讨公道,还闹到了我万敬宫来。

姜悟的目光又换到她身上。

文太后:具体的没多说,就是红着个兔子眼,再怎么说,那也是我亲妹之独子,悟儿,你这回可是有些太过分了。

皇祖母:皇帝,你快些把事情说清楚,若是给定南王妃知道,她定是不肯罢休的。

文太后:定南王与定南王妃伉俪情深,两个人感情好的跟一个似的,定南王去南疆打仗都带着她,两人成亲这么多年,也就殷戍这么一个孩子。

皇祖母:你从实招来,若有什么不妥,还得让你母后赶紧去定南王府帮你赔个不是。

文太后:此前也是我硬要留他在宫里的,你若真欺负了他,我也定然难辞其咎。

皇祖母:就算是为了你母后和定南王妃的姐妹之情,你也得好好反思自己,你这孩子,总看着我们干什么?

姜悟的眼珠跟猫似的,哪个说话盯哪个。

听到这一句,他才道:殷无执说朕什么了。

皇祖母:人家倒也没说你坏话,只说要去帮齐王彻查马匪之事,我想着此事事关重大,就让他去请示太师和丞相。

马匪?

正是,齐王那折子他拿给哀家看了,若当真是赵国在骚扰边境,便是非同小可,自不可轻率。

文太后拧眉道:这次委实有些奇怪,分明前两年才签过停战书

她与太皇太后对视一眼,后者略显凌厉的目光落在姜悟身上:皇祖母问你,你准备这样堕落到几时?

姜悟语气古井无波:到死。

你太皇太后起身,文太后急忙拦住了她,皇祖母看着他,明显气的不轻:你近来真是越来越荒谬,襄王都比你懂事的多。

文太后叹息:如今这不是没什么大事么?母后先消消气。

皇帝。太皇太后平息怒火,道:此前你能登基,是我姑苏一脉联结常陈闻左等氏族力挺,我等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要一个好皇帝,你现在,实在是让皇祖母很失望!

姜悟开始后仰,齐瀚渺急忙拿身子撑住他,后仰不行,他便没有再动,懒懒道:朕愿意禅位给五弟。

悟儿!文太后急忙按住怒火冲天的太皇太后,脸色难看道:你说什么呢?母后,母后不要生气,您先回去,我再劝劝他。

太皇太后明显被气的不轻,她拂袖出门,远远地,姚姬正在往这边来,一看到她便立刻侧身贴在了墙面,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未料对方的銮驾还是在她面前停下,太皇太后阴沉道:皇帝今日不便见你,回宫去吧。

姚姬战战兢兢地应了一声,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往回走。

身后传来重重的哼声,她在拐弯处停下,偏头看向老人远去的身影,神色意味不明。

太极殿,姜悟面对着铜镜,看到文太后从一侧婢女手里接过了犀角梳。

母后知道悟儿心里有苦衷。文太后叹了口气,道:可你能登基,乃众望所归,所有世家皆对你寄予厚望,若是不好好干,如何对得起他们呢?

姜悟神色平静:朕可有想过要登基。

梳子穿过长发,文太后从后方看着他,道:人这一生,不能总为自己活。

姜悟想了想,朕以前很自私么。

文太后的手微微一僵。

半晌才道:母后不是这个意思。

姜悟是真的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文太后哑了半晌,才道:襄王自幼顽劣有余,天分不足,你父皇临终前也与你说过,悟儿你是真真正正众望所归的天子,百姓爱你,百官敬你,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穿来之后,姜悟很少听到有人提以前的自己,他无欲无求,大部分时间下都在丧,故而也没人发现他不对。

这一刻,姜悟忽然发现,自己得知的历史,似乎与真正的历史有些出入。

他重复:众望所归,百姓爱朕,百官敬朕。

正是。文太后温声道:你啊,自幼就聪明勤奋,备受父皇喜爱,而且待人宽厚有礼,在官员口中口碑甚好,此前你还不顾自己之性命从火海中救过一对姐弟,你走到哪儿,便行善到哪儿。天下谁人不知,我们阿悟天人之姿,圣人之德,此前你去黔州办事,路上的山匪听到你的名字,都直接放下屠刀,一路护你到驿站。

奇怪。

真奇怪。

如果原主真的有这么好,为何后来人人都说他是大昏君?为何殷无执要把他杀了?

文太后口中的众望所归,真的是原主心之所愿么。

刚想完,就听文太后接着道:阿悟,你这样的人,日后定是名垂青史,羽化登仙的。

姜悟明白了,文太后是在拍他马屁。

有没有羽化登仙姜悟不知道,但名垂青史肯定是没有的。而且根据他此前意外得到的记忆,原主明显是个令人痛恨的家伙,那诅咒他去死的声音,山呼海啸,没有成千上万的人根本发不出来。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开局打造救世组织 战人间 一亿孤行 女王游戏(NP,无限流) 撼天问道 反派不好好玩只想创业 美人总裁快乐带球跑 不搞对象,上司不让 重生娇妻:苏爷,温柔点 死对头成了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