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百人的要塞,三四倍的兵力足可拿下。若是设有伏兵,几千人做接应,一样能打通关口。”
“好!”
须卜勇采纳侄子的建议,先派蛮骑出击,被守军一波打退。试探出没有伏兵,旋即以本部一千骑兵压上。猛烈进攻之下,要塞没有被摧毁,形势也是岌岌可危。
早在进攻开始,就有飞骑驰出要塞,赵嘉遇到的已经是第二波。
飞骑出要塞时,须卜勇的大军还在远处。因而,他根本不知道来的匈奴不是一千多人,而是超过六千。
距要塞三百米,赵嘉遇到一支自东而来的队伍。
人员数量超过两百,却不是边军正卒,全是身穿短褐、背负弓箭的边民。其中有老有少,唯一的共同点的就是身形高大,气势彪悍。带头的是一名年过而立的壮汉,脸上横过刀疤,右眼失明,少去半条左臂。
两支队伍相遇,汉子下马行礼。
“君可是前往增援要塞?如是,我等请随同往!”
赵嘉的视线扫过一行人,对汉子道:“尔等愿听军令?”
“愿!”汉子正色道。
“好。”赵嘉颔首,猛地一拉缰绳,“听命,归军!”
“敬诺!”
汉子一挥手,两百多人归入赵嘉率领的队伍。汉子则退到队伍之后,单手持缰,双腿夹紧马腹,论骑术,明显胜过在场的所有青壮。
距离要塞一百米,空气中飘来浓重的血腥味,喊杀声清晰可闻。要塞前腾起火光,匈奴砍不破青砖和水泥的防御,已经开始放火。
“吹号角。”
赵嘉看似冷静,攥着缰绳的手早沁出热汗。
虎伯举起号角,苍凉的声音在战场上空盘旋。
“援军,援军到了!”听出号角声,要塞守军发出欢呼,战意沸腾。依靠不到百人的兵力,奇迹般将登上要塞的匈奴杀了下去。
几名重伤的汉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冲向一名匈奴百长,不顾砍在身上的刀锋,抱着他一同滚下砖墙。
百长落地后发出怒吼,就要将汉军杀死。不想被对方死死咬住喉咙,双眼暴凸,一刀扎入汉军侧腹,也没能让对方松口。
匈奴骑兵听到号角,不知援军数量多少,出现一阵慌乱。
须卜勇决意拿下这处要塞,眼见就要成功,根本不打算后退。当即放飞黑鹰,试图确定援军所在,并准备派出骑兵,拦截这支增援的队伍。
不料想,黑鹰飞上半空,突然遭到金褐色的身影袭击,力气不及对方,被锁住双爪拖远,其后更被抓断脖颈,在哀鸣声中坠落。
黑鹰坠落之后,金雕振翅高鸣,径直飞向匈奴骑兵,锁定位置之后,在高空盘旋,发出一声又一声鸣叫。
匈奴人开弓s,he箭,都被金雕轻松躲开。俯冲抓烂开弓骑兵的双眼,金雕迅速攀升,继续盘旋在众人头顶。
赵嘉确定金雕的位置,举起右臂,向虎伯和熊伯示意。二人颔首,分别率领一队人马,绕过升起黑烟的要塞,进入稀疏的榆树林。
“阿敖,你去要塞,向守军说明情况。”赵嘉将一块木牌扔给公孙敖。
“诺!”
公孙敖本想随赵嘉一同出击,奈何军令如山,容不得他迟疑。当下接过木牌,驰马奔向要塞。
赵信和赵破奴跟在赵嘉身边,取下马背上的强弓,面对十数倍的敌人,表情中不见恐惧,仅有滔天的战意。
“走!”
在赵嘉看来,敌我兵力相差悬殊,凭这两百多人,进到要塞中也不过是添油。与其这般,不如冒险杀到匈奴身后。
金雕锁定匈奴人的位置,其所在一片空旷,无遮无挡,正适合发挥骑s,he。纵然不能一举擒王,却能进行有效的s_ao扰,给匈奴放一放血。同时为要塞争取时间,让守军得以喘息,等到下一批援军到来。
前提是这两百多人都抱定必死的决心,敢于冲锋和匈奴硬捍。
“怕不怕?”赵嘉回头,看向跟在身边的少年。
赵信摇头,赵破奴咧了咧嘴。
“跟着郎君,不怕!”
“好!”
赵嘉打了一声呼哨,号角声又起,汉骑分成三股,同时自林间杀出。
熊伯虎伯分别率领百人,在距离匈奴不到五十步时开弓s,he箭。无论s,he中与否,立刻拉开距离,在骨箭的s,he程之外跑动,寻找新的下手时机。
赵嘉带领五十青壮正面冲向须卜勇,似是不顾性命,要拼死凿入对方军中。
在匈奴骑兵面露狞笑,准备拿下这五十人时,冲锋的队形忽然出现变化,青壮们分散开,无惧飞来的骨箭,抄起绳子,将已经点燃的毒烟筒飞掷出去。
五十具毒烟筒先后飞来,落到匈奴人的队伍之中,有的呲出毒烟,蹿起一米多高的火光;有的当场炸裂,飞jian出大片的碎石和陶片,在匈奴阵中引起一片慌乱。
虎伯和熊伯抓准战机,调头回来,又是一波箭雨。赵嘉趁机带人脱身,避开匈奴阵前,策马驰向右翼,又是一波毒烟筒,促使混乱加剧。
换成懂得排兵布阵的将领,根本不会让赵嘉占到这种便宜。在骑兵自林中杀出后,就会将他们s,he杀在中途。
可惜须卜勇不是这样的人,他的侄子虽然有些计谋,却也不是什么将才,加上进攻目标已经摇摇欲坠,为了一举冲过去,须卜勇正集合剩余的骑兵,不断向前移动。
这给了赵嘉可趁之机。
不到三百人的队伍,在匈奴大军周围游走,即使有人不断坠马,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却没有一人胆怯后退,实打实给匈奴造成不小的麻烦。
公孙敖进到要塞,递出赵嘉木牌,将情况详细说明。
腿被匈奴砍断、左臂也抬不起的屯长点点头,没有趁机杀走匈奴,是将对方丝丝咬在砖墙之上。
“赵队率无惧生死,我等又岂会惜命!他为我等冒死出击,我等又岂能躲在墙后!”屯长撕下衣角,将短刀缠在手上,不顾腿上仍在流血,大吼道,“沙陵援军已至,郡城援军不远,杀胡!”
伴着吼声,屯长挥刀砍断敌人的脖子。
公孙敖拿起弓箭,两箭s,he穿一个匈奴人的左眼,救下一名伤兵。伤兵对他咧咧嘴,在匈奴人身上补了一刀,吐掉嘴里的血。
“杀胡!”
要塞中仅剩的几十个守军拿起兵器,嘶吼着冲向对面的敌人,犹如濒临绝境的凶兽,彻底豁出性命。
第九十四章
赵嘉率人给匈奴制造混乱时,要塞守军发起拼死冲杀, 将进入要塞的匈奴死死咬住。
尚未登上砖墙的胡骑发现身后混乱, 前方又久攻不下, 心中开始犹豫,不确定是该继续发起攻击, 还是调头回去支援本部。
就在这时,一支超过千人的骑兵自南而来,半数身着皮甲, 半数仅着短褐, 在一名身披甲胄、手持长矛的军司马率领下, 凶狠凿向匈奴侧翼。
见援军到来,赵嘉果断丢出最后一具毒烟筒, 率麾下迅速后撤。
匈奴人被烟雾遮挡视线, 控制不住战马, 彼此冲撞, 混乱从边缘向中心蔓延。又遇汉骑冲锋,少数胡骑在乱中坠马, 尚未同汉军接战, 就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赵嘉所部人数太少, 又非军中正卒, 面对数千匈奴, 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殊为不易。
脱离匈奴大部,跟随赵嘉出战的乡勇剩下不到三十,更不用提身无片甲, 仅有一身短褐的边民。在策马飞奔时,接连有乡勇s,he空箭壶,被匈奴截断包围,无法脱身,在拼杀中伤重坠马,被踏成r_ou_泥。
经过最初的混乱,须卜勇发现汉骑数量不多,采纳侄子建议,先后分出数支骑兵,意图将汉骑分割包围,屠杀殆尽。
这种战术看似没有太大技术含量,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却相当有效。
正是由于胡骑四出,拦截数量处于劣势的汉骑,才使得赵嘉所部伤亡急剧增大。如果不是这支援军及时赶到,赵嘉丝毫不怀疑,跟随自己的两百多人都将血洒草原,埋骨战场。
“郎君,匈奴人又来了!”
千余汉军冲杀而至,在匈奴侧翼撕开一条缺口。赵嘉趁机驰远,想要甩掉追袭的胡骑,同熊伯和虎伯的队伍汇合。奈何战场上一片混乱,哨音无法穿透,根本找不到虎伯和熊伯的踪影。匈奴又追得太紧,自始至终无法甩脱。
赵信和赵破奴不断开弓,两壶箭矢s,he空,剩下一壶箭也将告罄。
赵嘉侧头回望,发现距离匈奴大部有一段距离,咬在身后的胡骑仅剩三十余人,猛地一拉缰绳,打出一声响亮的呼哨。
“杀回去!”
继续跑下去也无法甩掉,不如调头杀回去!
上战场就为杀敌,匈奴一样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数量不差多少,面对面厮杀,未必不能取胜。
将牛角弓挂上马背,赵嘉抽出长刀,二十多名汉骑陆续调转马头,全部利刃在手。赵信和赵破奴紧跟在赵嘉身边,凶狠地盯着胡骑,牢牢攥紧长刀,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发现汉骑转向,胡骑并未减慢速度,反而挥舞着骨朵短刀,拼命策动缰绳,怪叫着冲了上来。
枣红马不停打着响鼻,赵嘉身体微微前倾,用脚跟轻踢马腹。
战马发出嘶鸣,速度由慢及快,继而撒开四蹄,正面猛冲过去。二十余汉骑分散在赵嘉左右,呼啸前冲,犹如展开双翼的苍鹰。
“杀!”
百米的距离,转瞬即至。
两支骑兵凶狠地撞在一起,战马的哀鸣被刀锋撞击声掩盖,利刃挥舞间,血光飞jian。
鼻端充斥血腥,赵嘉放弃思考,本能地挥舞长刀,击杀所有拦在面前的敌人。眼前陡然一亮,发现自己已经穿透胡骑的队伍,调转方向,战场中心留下数具尸体,既有胡骑,也有汉骑。
“杀!”
没有迟疑,也不可能迟疑,赵嘉再次策马前冲。长刀砍出豁口,嵌入敌人的肩头,拔不出来就干脆松手,抽出短刀继续拼杀。
战马交错而过,又有数骑跌落马背。
受伤的手臂变得麻木,从侧腹流出的血染红了身上的铠甲。不需要回头,赵嘉就能知晓,跟在身后的汉骑已经不到十人,对面的胡骑还有接近二十。
汉骑浑身浴血,血从刀身漫过,刀柄变得shi滑,当即利落撕下一条衣摆,将兵器缠在手上,准备下一次冲锋。
胡骑固然凶狠,终究也是人。战斗力再是强悍,遇到豁出命去的敌人,同样也会犹豫,甚至生出胆怯。
他们是来汉边劫掠,不是来送命。
他们南下是为了活,不是为了被汉军砍死!
汉骑死战是为守土、为护亲人,失去性命在所不惜;胡骑不想白白送命,意志发生动摇,哪怕数量占优,气势却差了一截。
此消彼长,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
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嘉眼底泛起血丝,丝毫不去想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冲上去,杀光眼前的敌人!
“杀!”
汉骑又一次发起冲锋,令人预料不到的是,胡骑竟无意接战,一个接一个调头逃跑。
猎物和猎手的角色在这一刻发生转化,追逐者由胡骑变成汉骑!
烽火四起的汉朝边界,八名浑身浴血的汉骑,紧追在十多名胡骑身后,仿佛一群锁定猎物的凶兽,不咬断对方的喉咙誓不罢休!
追逐过程中,赵嘉意外同熊伯的队伍汇合,对方正遭遇匈奴追杀,百余人的队伍剩下不到三十,追在他们身后的敌人却超过两百。
情况紧急,赵嘉当机立断放弃追杀,和熊伯汇合一处,共同面对追来的胡骑。
厮杀中,虎伯所部也奇迹般赶到,伤亡同样惨重,活下来的皆遍体鳞伤,仿佛从血池中滚过一回,目光中透出无尽的杀意。
匈奴百长历经大战小战无数,同汉军也有数次交锋,赵嘉所部让他心惊。
他有九成肯定,对面的汉骑并非汉军正卒,极有可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杂牌军,竟有不亚于正卒的气势。之所以如此强势,分明是心怀死志,在走上战场的那一刻就没想要活着回去!
和这样的对手交战,不想被对方的气势压倒,必须豁出去以命搏命。但如此一来,即使能够取胜,自身损失也绝对不小。
想到左谷蠡王的命令,百长心中开始犹豫。
是战是退?
关键是在这里拼命究竟值不值得。
不等百长下定决心,赵嘉已经代他做出选择。
熊伯吹响号角,汉骑不顾生死,又一次发起冲锋。
几名青壮在战斗中失去手臂,仅用双腿夹紧马腹,单手持刀,追随赵嘉,追随带领他们战斗的背影,凶狠扑向敌人。
面对死亡,他们夷然不惧。耗尽最后的生命之火,也要将这些北来的强盗烧成灰烬。
“走!”
汉骑不顾生死,只想杀尽所有胡骑。
百长挥舞骨朵,将一名汉骑砸落马下,在冲开汉骑的队伍之后,没有调头再冲,而是率领
一百多名骑兵,向本部的方向飞驰而去。
抓准战机,赵嘉张开牛角弓,将箭壶全部s,he空,又带走三名敌人的性命。随后拉住缰绳,示意队伍暂停,放弃继续追击。
“不要再追了。”赵嘉放下牛角弓,望向在风中撕扯的匈奴大旗,瞳孔深黑如墨。他不想停,不想放过前方的敌人,理智却在这一刻敲碎情感,清楚明白的告诉他,莽撞行事没有任何好处,只能让活下来的人白白送死。
然而,终究是不甘心。
就在这时,要塞火光熄灭,浓烟被风吹散,号角声接连传来,显然是有更多援军赶到。
“阿敖还在要塞里。”赵破奴说道。
赵嘉没说话,从衣摆扯下布条,捆牢侧腹和左臂的伤口。率众人返回战场,取回遗失的兵器,砍掉匈奴头颅。
“去要塞!”赵嘉咬牙道,“从榆树林绕过去。”
“诺!”
须卜勇率六千余人进攻要塞,迟迟攻占不下,反而被守军和赵嘉拖住,遭遇援兵围堵,形势急转直下。
与此同时,伊稚斜率大军进攻云中城,在羌部驻扎的胡市被拦截下来。
水泥和青砖打造的要塞异常坚固,给匈奴骑兵造成不小的麻烦,一场鏖战,要塞前留下千余尸体。无奈伊稚斜率领的骑兵超过两万,依靠数量优势,强行碾过要塞,逼近云中。
随着敌人不断逼近,军营中战鼓隆隆。
鼓声中,汉军步卒列阵。
最前方是身高八、九尺的壮士,手持大盾,伴着队率的号令,列队走出营门。盾后长戟如林,更有长达四米的酋矛,需两三人合力扛起,前端锋利,足以穿透战马。
刀牌手隐于长戟之后,口中咬着软木,紧握手柄都有前臂粗的斩马刀。
弓箭手列在阵后,将箭矢cha在地上。弩手仰身躺倒,强弩架在腿上,同时张开弩弦。
有膂力的力士位于战阵两侧,每人腰间都挂有数具毒烟筒,更配备匠人制出的击发器,可以将毒烟筒投掷得更远。
随着鼓声变化,头排壮士发出大喝,将盾牌牢牢扎在地上。
号角声冲开鼓音,魏悦率云中骑绕过战阵,羌部勇士和牧民主动跟上,追随在汉骑身后。
万余汉军列阵在前,戟矛顿地,刀背击打护臂,旗帜烈烈,声势惊人。
伊稚斜登上一处土丘,眺望列阵的汉军,仿佛看到一面无法逾越的城垣,不由得一阵心惊。
“大王。”伊稚斜迟迟不下令,左骨都侯不得不出声提醒。
声音入耳,伊稚斜当即一凛,压下心中一丝不确定,令勇士吹响号角,向汉军发起冲锋。
云中郡烽火连天,伊稚斜的大军和汉军硬碰硬,初交锋便死伤惨重。双方都无意后退,战况很快陷入胶着。
左贤王於单率军进攻雁门郡,本以为会同上次一样,一路摧枯拉朽,强袭到郡城之下,大肆烧杀劫掠,带着战利品北归草原。
想法很好,现实却给他当头一锤。
新任雁门太守郅都,到任伊始就定下对草原的策略,简单归结为一个字:杀!
两强相争,一切靠实力说话,余下都只能作为点缀。
在郅都看来,草原胡部豺狼之性,仁慈教化只能引出更多贪婪,只有举起屠刀,杀得血流成河,杀到他们心服口服,才能让其跪在脚下,再不敢出声乱吠。
鉴于雁门郡人口尚在恢复,条件所限,郅都制定出和魏尚截然不同的战略。他没有在郡外阻敌,而是将靠近边界的百姓全部迁走,清空村寨,做出一副无力迎敌,收缩防御的样子。暗中集重兵于沃阳县城,并由囚牢提出死罪刑徒,发给皮甲兵器,命其守卫谷仓。
“战死,本人免罪。有功,家人得田。”
从最开始,郅都就明白告诉这些刑徒,谷仓是诱饵,他们就是去送死。除个别两三人,这些亡命之徒全无半分怨言,几个聚众为盗的凶汉更是咧嘴笑道:“我等犯大罪,本当砍头。使君许我等杀敌赎罪,还能论功,我等豁出性命,必不负使君!”
第3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