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彪严肃地走上中央的台子,清清嗓子,开始说自己要通知的事。
这些年,粮食价格越来越低,各家各户光种田种菜已经养活不了自己了,年轻人们纷纷出去打工,我们村里常驻人口越来越少。
刘一彪感叹:咱们村越来越普通,年轻人不知道,但刘家曾经有多么繁荣,老人们肯定都还有印象。
是啊,以前,以前生活没有这么便利,但也是真的过得好。
怎么现在环境好了,人过得还越差了呢?
嗨,要我说就是现在的漤捬年轻人不知足,在村里有吃有喝还不够?
你就胡扯,现在娶姑娘没有钱光有吃有喝有什么用?生病怎么办?养孩子怎么办?那都是要花钱的!
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大家静一静。刘一彪手心朝下一压,大家就都安静下来了。
社会在进步是好事,不能因为自己跟不上步伐,就心有埋怨,以前的孩子们还学不到那么多的知识呢,现在全都上了大学,这是好事啊!现在我们村的问题是在经济上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没有更好的收入方向,而我今天就是要给大家说一个好消息的。
所有人都被族长的话吸引了,全都瞪大眼睛看着族长,竖着耳朵等这个好消息。
刘一彪招招手,刘犇就带着一个袋子走上了台。
这是我的孙子刘犇,今年刚回来的,很多人都已经认识他了。
那可不是,全村人的地几乎都被刘犇帮忙收过,小伙子又勤快又仔细,收的田又干净又好,一点都没浪费。
刘一彪从刘犇手里接过那个袋子,举起来给大家看:这是小犇从一个研究所里得到的粮种种下后收获的米,他的品种叫无双米,这种米啊,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对人的身体有非常好的效果,比普通米档次也高了许多。
众人都把视线投向族长手里的袋子,眼中充满好奇。
小犇在市里开了一家店,每天早上咱家人都会去开店,这大家应该都看到过,他卖的是研究所里出产的无双米,你们知道售价是多少吗?
众人茫然,他们当然不知道了。
刘一彪很得意:这种米,在市里售价是100元一斤。
哗大家同时发出了惊叹声,吸气声,眼中的好奇变成了羡慕,虽然不知道小犇进价多少,但卖100元一斤,那肯定是很好的米,赚的肯定也不少。
当然,我们自己在田里种出来的二代无双米没有研究所里的一代那么好,而且亩产低,毕竟研究所里都是高科技的玩意,用了什么精细的肥啊,营养液啊,咱也不会,咱也没有。
但是,二代的无双米,还是要比普通米好了不止几倍啊,那营养功效都非常不一般!刘一彪看向刘犇:二代米你准备开价多少?
刘犇很配合:二代米没有一代米好,但也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我准备定价40元一斤。
这也很高了,一亩地至少能赚一万吧?
肯定啊,简直太赚了。
所以族长为什么和我说这个,是不是族人们都期待起来。
刘一彪看向底下的族人们:我今天开会,就是因为刘犇有了个想法,现在由他来和各位说。
刘犇面对这么多炙热的眼神,却丝毫不紧张,微笑着说:我希望能找人合作,我免费出稻种,愿意种的人可以到我爷爷那里报名。
他的话还没说完,很多人就开始争先举手,嚷嚷着自己要种,在刘一彪的安抚下才安静下来,但所有人都还是很激动。
刘犇没有在意,笑笑继续说:但我先说好了,这种无双米很容易长草,收割前要
刘犇把收获无双米的一些问题和收获情况都说了一遍,让众人躁动的心都缓了下来。
最后他说:如果要和我合作,收获后的无双稻米我要收至少60%,保底300斤,收购价20元一斤,这些会写进合同里。
听到要签合同,不少人就有些退缩了,合同可是有法律效应的,这个品种他们也不熟,要是哪里没做好,影响了收成,会不会白费功夫了呢?
刘犇看众人的兴致有些衰减,又安抚了几句,其实种稻的方式和以前还是一样的,就是收获时复杂了些,就算最后收的不好,他还是会以至少10元一斤的价格收。
刘犇说完,刘一彪就继续接着说:大家也不用马上拿主意,都不急,粮种足够全村人种,从现在到明年播种前,大家白天都可以来找我报名,今天咱也不白来,就按族里登记的每户人口数,把小犇今年种的二代无双米分给大家尝尝,也让你们多点了解。
刘犇走下来,开始称米分发,刘双鹰喊名,喊到一个就一个上去取。
没想到这还发粮给咱试吃,看来是真的好东西啊!
那肯定,不好能卖40元一斤?
乖乖,40元一斤呢,族长可真舍得都给咱吃了?
要不咋他能当族长呢?族长一直都对族人特别好,啥好事都能想到咱,你以为是你呢!
真想尝尝那100元一斤的是什么味道。
还能是啥味,钱味儿呗!
哈哈哈哈
等咱赚了钱,就从族长家买半斤回来,也尝尝有钱人吃的啥味道!
你啊你,还没赚钱呢,就想着怎么花钱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要为将来带村里人种田做准备工作了
感谢为我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爱喵的猫灌溉了10瓶小心心ヽ(゜u゜ヽ)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外公做手术,这几天要看顾他,没有太多时间码字,存稿日益见底(惊恐)
第41章
刘犇收上来的二代无双米有几千斤,村里人也多,每人分不到几斤,但尝尝味的目的还是能达到。
今天分粮搞得轰轰烈烈,全村人难得全都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感觉又看到了村子的新希望。
不过等种的多了,到时候还得再找门路销售。刘犇想着,他倒是不觉得这些米不好卖,而是认为自己没打开销路。
店里一天大概能卖出个一百多斤一代无双米,饭店那边也不知道会要多少,但一天应该也不会超过五百斤吧,刘犇对这个不太清楚,但他如果放开干,每天最多能收获的无双米就有几千斤。
不能这样下去,一种好东西多了,那也是要贬值的,刘犇果断决定,以后他在空间得少种无双米,暂定一天种收一亩,大概五、六百来斤,然后舂米。
刘犇这两天也让奶奶她们煮了一次脱壳机打的米,怎么说呢,味道还是一样的好,就是感觉没那么那么香。虽然吃的人只有他一个有这种不知是不是错觉的想法,刘家其他人都觉得没区别,刘犇还是决定尽量用手舂的米。
正好以后要少种米了,那就多花时间舂米。也幸好无双米颗颗饱满,稻壳薄脆,舂米较普通米要容易,不然刘犇就要撂挑子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