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爷子拉着二胡,有老太太唱着咿咿呀呀的曲子,看着年纪都一大把了。
游老太爷站着看了一会,似是累了,就默默找了个位置,坐下听。
一个同样听着戏的老爷爷看见他了,似是不认识,又抬头看看带游老太爷过来的人,也觉得不认识,再往后看看,就见着刘犇了,嘿,这个他认识。
阿犇啊!
诶,力爷爷,是我。刘犇走上去,顺便给其他人打了个招呼。
这是你谁呀?力爷爷头发都花白了,但人还挺清醒,说话也清楚。
刘犇笑:这是我对象的太爷爷。
哦,是你亲家呀?那就是咱全村的亲家,力爷爷笑呵呵道,还转头给其他人招呼:嗨嗨,这老爷子是阿犇的亲家。
在场的老爷爷老奶奶都是头发花白,其中俩位牙都掉光了,听了力爷爷的话,也都和游老太爷打招呼,很是热情。
你喜欢听戏不?力爷爷问游老太爷。
游老太爷想了想:挺好,听过。那还是年轻那时候听过了。
你肯定会喜欢,以后多来听听,故事都有意思呢。
嗯。游老太爷点头。
我们年轻那时候啊,也没电视电影,就喜欢听个戏,哪有戏,就跑到哪去看,吃点瓜子,勤快着呢。
看多了,也都会唱几句了,哈哈。
游老太爷也难得想起自己年轻那会,在做什么呢?那时候已经在跟着父亲学商了,每天在各个商铺里转圈,偶尔也会看个戏,但没觉得多有意思。他就很羡慕其他小孩在外面街上乱跑着玩,不过父亲说那种人以后没出息,没饭吃,游老太爷小时候就不敢提说要去玩了。
游家人看太爷爷在这还挺适应,放心了些。
过了会,刘犇找了几个圆圆薯过来,在亭子前的空地里烤。这个活他经常做,很拿手,没多久,浓浓的香味就冒出来了,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刘犇熟练地扒拉出圆圆薯,扑散火堆,给在场的人一人分了半个圆圆薯。
基本所有人都是刚吃完午饭,但半个圆圆薯,大家还是能吃的,而且圆圆薯烤熟后肉质软糯,没牙的老人也能吃。
游老太爷捧着用卫生纸裹上的圆圆薯有点生疏,不知道怎么吃好,刘犇神奇地从口袋(空间)里掏出一个勺子,让游老太爷用勺子吃,游老太爷挺新奇,挖一勺,在家人的提醒下吹凉,放进嘴里。他从没吃过直接从火里烤出来的红薯,味道好像与寻常蒸熟或者烤箱里烤出来的都不一样。
好吃。
游家人陪游老太爷在这住了几天,本以为游老太爷会觉得无聊,没想到村里的老头老太们活动还挺丰富,今天是在凉亭唱戏,后天就是组织在村广场跳扇子舞,大大后天还会集体去钓鱼比赛,大大大大后天可能又变成了手工艺品学习
据说是由同爷提议,村委会组织的,每隔一天都有新花样的活动,就为了锻炼老人们的脑力活跃度,避免老年痴呆,所有活动费用都由刘犇全包了。
游奶奶夸:小犇真是个好小伙子,我这几天在这住,天天都能听到他们说小犇。
游果果点头:犇哥确实是个很好的人,他对他村里的村民非常好,不仅是提供工作,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给村里老人送一批滋补的物资,让他们吃好喝好身体好。
游应没说话,就听着游家人夸刘犇多好,心里暗自得意。
最后所有游家人看向游应,说:你可是拐到了一个好小伙啊!
游应:什么叫我拐?我们那叫情投意合!天生一对!
游母看着游应这样子,忍不住笑了:和小犇在一起后,你好像人都有活力多了。
游应没说话,只是跟着笑。
过了几天,游应的爸妈和爷爷奶奶就回去了,留游老太爷和刘犇游应一起住。
游老太爷一时间是有点寂寞,但被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开导了一通,心情又好了。
小一辈有小一辈的事,他们出门还惦记着你呢!
是呀,你看他们送你到这来调养,说明对你是真好。
对,我们这说不上条件最好,至少周围几个村子,我们这环境是最好的。
阿犇是个好小伙,他肯定孝顺。
游老太爷听着众人对刘犇的夸赞,也是忍不住想起了刘犇这些天对他的好。
游老太爷一开始不好意思来参与这些老人的活动,这一来,他平时都没有在这种地方生活过,可能和人不太相处得来,会有点无所适从,二来毕竟他们都是一个村的,自己算怎么回事。
但刘犇说,这里的老人也不都是姓刘的,至少有一半是从外面嫁进来或者入赘进来的,刘犇和游应一起了,那游应的家人,就是刘犇自己的家人,所以游家人,也是刘家人的一份子,这和其他老人是同样的道理。
游老太爷同意来参与活动后,刘犇就每天都问好活动是什么,给游老太爷准备需要的东西,钓鱼给他准备最好的钓具,做手工就给他买最好最安全的手工工具套,连一起参加野餐,刘犇都会准备很多半成品的食材,自己提溜着陪游老太爷一起去
活动时有的老人喜欢一起唱几句歌,游老太爷不会,刘犇就很积极了。
同爷:什么结子高又高嘞?哎高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嘞?哎半中腰!
刘犇:高粱结子高又高嘞,嘿高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嘞,嘿半中腰!
游老太爷:
唱得好像还挺高兴?
游老太爷是商场沉浮过的,他能看出来谁是真心的,比如刘犇这个小伙子,就是真的对自己好。
这些年游老太爷年龄大了,很快就要把公司交给后辈了,几个后辈却在此时,露出了与以往乖顺不一样的野心。老太爷早先年也不是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但藏着时,他也能假装不知道。现在那几个都急了,暴露出来了,让游老太爷烦不胜烦,好不容易把一家子都聚集起来,想过个好年,结果就出了之前那事游应差点没命,幸好被人救了。
游老太爷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纯朴的小伙子了,不止,其实也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热情纯粹的村子了。
一天,刘犇去种田了,游老太爷和游应难得单独坐在一起,有点安静。游老太爷看着窗外明亮的天空,好一会,转过头来,对游应说:你找的人是对的,男的,女的,都没差,是我错了。
游应忽然回头,看向游老太爷,什么都没说。
只是缓缓地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
夏日的天气总是一日比一日高,就在人们越来越难耐时,八月终于过去了。
人们经常把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称为三伏天,三伏天是夏天最热的时候,熬过了这段时间,气温才会慢慢降低。
别放松太早了,秋老虎也是很凶猛的!刘一彪说,他看向刘犇:你要注意看着点老太爷,他们参加活动的,别中暑了。
是,咱村里老人是经常晒太阳的,晒晒没什么,但老太爷肯定没怎么晒过。
放心吧,天气热的时候,他们活动不是在室内,就是在桂香松林,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刘犇过来给刘家送菜,闻言就打了包票。
桂香松林不是还有野猪吗?刘蕊担心地说。
没事,那些野猪已经被我教训过了,逃回深山里了,肯定不会咳,就算跑出来,它们也不敢伤人。刘犇尴尬地摆手道。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