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穿成八零极品假千金 > 全文-九尾君上(129)

全文-九尾君上(129)(2 / 2)

冯建红道:记住了,306直达,下车后走几分钟就能到;地方我们都记住了,以后来回也方便,想来大院了就赶这班公交。

严如山满意颔首,吃过晚饭,钥匙交给他们;并写好契书,收了他们三块钱,送他们走出钟家门。

门岗那边已经打好招呼,明天我就不送你们过去了。

应该的,你在家照顾毓秀比什么都重要;你把毓秀照顾的很好,有你在,我们放心。丈母娘看女婿,真是越看越顺眼,这两天没上去看看毓秀,她好些了吗?

严如山微微颔首,对他们不缺耐心,好多了,现在下床走动不会疼的慌。

那就好,我现在可以上去看看她吗?冯建红想着要搬出去了,明天肯定没时间去探望女儿;今天好歹还在大院,上去看看她,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来了。

买卖上的事情,他们不懂,对于新事物,他们需要学习,需要了解,需要适应;若是能卖出去,他们手里就有钱了。

进货时给的价格是十五块钱一件,严如山那朋友厂里的衣服在外面有明码标价的,一件至少是五十;他们可以少五块十块的卖,这么一算,也能赚一半利润。

有钱了,她才能给外孙买东西,之前准备的那些东西可拿不出手。

三个外孙,要做到一视同仁,所需钱财不小;还有女儿这里,女儿结婚他们不在,得想法子给她挣下点儿嫁妆补上才是。

第310章 定价

可以,她这会儿刚吃过饭,没休息,您跟我上来吧。

严如山领人上楼,钟敬和钟家全也想去看看;但,他们是做父亲和哥哥的,不如母亲方便,随意出入女儿女婿的房间,钟敬做不出来,钟家全同样如此,只能等冯建红看过之后下来和他们说说毓秀的情况。

到了二楼,行至卧房前,严如山抬手敲门,笃笃笃......毓秀,钟家妈妈来看你了。

进来。清润的声音传来,严如山推门而入,领着冯建红走了进去,媳妇儿,吃饱了吗?

钟毓秀娇俏容颜扬起笑,饱了,可惜只吃了两块烤鸭。烤鸭片只有两块,烤鸭比家中做的月子餐硬,不敢多吃,没敢给她多准备。

出月子了想怎么吃怎么吃。严如山从角落拉开凳子给冯建红,他则坐在床边,请坐。

冯建红朝毓秀笑着点了点头,我就不坐了,上来看看你,明天我们得搬出去住了;在外头租了房子,是严同志为我们找的,房间大,房子宽敞,还有院子呢,可以种菜养鸡鸭。养大了给你送些来,外头买的不如自己样的吃着香。

不用那么麻烦,家里吃点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钟毓秀摇摇头拒绝了。

冯建红眼里浮起失望之色,自家养的能少花些钱。

养鸡鸭的钱也不少,城里不比村里;在农村有自家出产的粮食,还能往山里河里放,花费不大。在城里首先是买鸡鸭苗的钱,再是它们需要吃的东西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城里还没有给他们吃的虫子草之类的,你们不用养着这些,好好做生意,不比养这点小东西强?

是吗?我没想到这点儿上。冯建红脸色微僵,确实是没考虑城里养鸡鸭的难处,那就不养?

钟毓秀点头,想吃肉去买便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东西,何必去养?养来养去还不如从市场上买,现在不比后世,现在的人相对淳朴,养的鸡鸭都是好的,少有那瘟鸡瘟鸭拿出来卖的。

后世可不是这般,后世养的饲料鸡鸭比比皆是,为了赚钱,还会催肥;甚至,卖病鸡病鸭的都有。

好,那我听你的,不养鸡鸭就种些菜。

种菜倒是可以,我们大院里也有人种菜的;我们楼下的花台里也种了些菜,方便自家吃,不用什么都在外头买。成立种菜虽然没乡下方便,但,认真做起来却并不难;为了空气和环境,不施肥的话,菜长得慢还瘦巴巴的,胜在能省钱。

有那喜欢养花草种菜的人,便是一种乐趣。

冯建红笑开了颜,就是这样,在外头买菜不如自家吃着舒心。

你高兴就好。

钟毓秀和她聊了几句,借口累了,让严如山把人送走了;钟家人离开,严如山和老爷子说了一声便上楼来了。

你买的平房租给他们,不怕他们乱动墙体和摆设?

无妨,咱们又不去住,糟蹋了就糟蹋了;我倒是觉得他们有分寸。不缺钱,买房只为投资,顺便哄媳妇儿开心。

男人的回答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他是真没把那房子放在心上,真糟蹋了你可别后悔。

不后悔,他们要是糟蹋了,就把他们赶出去,我再推倒重建;还能修建成我们喜欢的格局,那又是我们另一个家,多好。严如山调侃。

钟毓秀摇头轻笑,既然他都不在意,她也无所谓;只希望钟家人是真的知情识趣,而非表面上看的那样。

......

日次一早,天色未明,钟家人便出了大院;借着路边的灯光,踏上了公交车,到地儿后,钟敬领着妻子儿子盘点货物,决定先拿那些衣裳出去试水。

挑挑捡捡,基本上每件都差不多,质量一样,图样也好看;他们拿不准,干脆也不选了,估摸着拿。

爸妈,江南的衣裳价格是不一样,我们是不是要规定一下价格?不能都卖一个价吧?钟家全一开口提醒,老两口方想到这茬。

江南是严如山开办的服装厂名字,鞋厂开起来后也命名为江南,做成系列厂。

钟敬笑夸一句,在外头干活儿还是有好处的,见了世面,你那木脑袋都能想到点儿事儿了。

钟家全憨笑,冯建红拿着两件不同的衣裳,犯了难,都很好看,要怎么定价?

他们不是给了一份江南的价目表吗?咱们递减一些。

一家三口翻出价目表,上面的衣裳凡是出过的都有价格;这也是钟毓秀的意思,生产过什么衣裳,哪一年那一月都有清晰记载,那是厂子的底蕴。

印仙鹤的居然卖一百八一件,还有这种没什么花样儿的居然也卖一百多,我的天老爷啊!冯建红捧着价目表目瞪口呆。

钟敬倒是见怪不怪,大城市的衣裳贵,上一次他们出去游玩见过;别说一两百的,就是上千的都有,关键是谁买得起。

赶紧定个价,把每一种衣裳的价格记下来;清理一下,先卖便宜些的衣裳,贵的也带上点儿,摆在摊子上,能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算了。

一番忙碌,最后,他们将价钱压低了一半;世面上卖五十多的,他们只卖三四十,一两百的就控制在百元以内。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有赚。

各自将价格记在脑中,钟家全想到一个问题,这些衣服的价码不同,我们拿衣服的时候人家厂子里的人没说这问题;恐怕是看在妹夫的面儿上,都给的统一价。

还真是。冯建红后知后觉,市面上定的价格不一样,进价肯定也不一样;咱们要不要和女婿说说?

钟敬沉吟片刻,摆手示意,别说了,女婿肯定是知道的;等卖了钱,咱们多给外孙买点好东西。

也行,下次进货得问清楚。

严如山的朋友愿意看在严如山的面上给低价,他们不能心安理得的受着。

钟敬和钟家全都没意见,选了一部分衣裳放在旁边,天刚亮就有人过来接他们去摆摊;选的地点无非是各大厂子、高校外。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安静的敌人 大疫大医 千金归来 药童 第三种绝色 神农 命中注定 王令的日常生活 官道之色戒 照不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