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国小到国中的求学阶段,时常幻想着自己是拥有超能力的主角。也许是受了动画和的影响,也或许是在现实中太过渺小的自己,渴望拥有一种能突破平凡、甚至扭转命运的力量。我相信自己的存在是为了拯救世界。大人们总是笑说那是中二病,是年少不懂事的幻想,但对当时的我来说,那些想像b课本上的定理还要真实。它们陪我度过一段段孤单的时光,让我在对世界感到困惑、对自己感到无力的时候,仍能拥有一丝「我也许可以不一样」的光亮。
我最想拥有的超能力,便是读心术。b起那些能够飞天遁地的超能力,我觉得这份神秘的超能力更适合我。我时常在想,如果能够读懂别人的心,那麽我是不是就能获得他人的喜Ai?我是不是就不会因为害怕说错话而烦恼?
与家人和朋友之间产生的矛盾,都让我特别想获得这份超能力。但笨拙如我,仍旧在人际关系里跌跌撞撞,於是为了能让自己更贴近这份超能力,我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虽然许多学心理学的人都会事先声明:心理学不是魔法,学了并不代表能获得读心术。但对我来说,能弄清楚心理运作的机制已经足够x1引我了。
我想知道,那些在我说话时露出微妙神情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什麽;我想明白,家人偶尔不经意脱口而出的话语,背後是不是藏着没说出口的无奈;我更想知道,那些我喜欢的人,是否也曾在某个瞬间,喜欢过我一点点。
我并不是为了掌握或C纵别人,只是单纯地想靠近人们的真心。靠近那些藏得太深的情绪,靠近那些不曾说出口的需要。靠近,是我对世界最深层的渴望。
我慢慢学会观察细节,学会倾听言语背後的情绪,学会在对话中,不急着反驳,而是试着先理解。我开始懂得,人不是只会说「我没事」就真的没事;也明白了,有时候沉默,不是冷漠,而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些学来的知识与T会,渐渐成为我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虽然我仍然会社恐、会怀疑自己、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反覆咀嚼一段对话是否说得太多或太少,但我也开始能够接纳那些不完美的表现,并且温柔地告诉自己:「没关系,你已经b以前更靠近那个想成为的自己了。」
成为大人後,如果现在再让我选择一次超能力,我还是会选择读心术。但那不再是为了让我变得讨人喜欢,也不再是为了逃避人际的焦虑,而是因为我想用这份理解,去陪伴更多像曾经的我一样,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
有时候我想,也许真正的超能力,不是能够一眼看穿人心,而是在日常的互动中学会慢下来,学会不急着定义对方,而是愿意多停留一点、多理解一点。看见对方眼神里一闪即逝的疲惫,听见语气里微不可察的心酸,然後在适当的时刻,轻轻地说一句:「我在这里,不用逞强也没关系。」
就算我无法真正看透别人的内心,但只要愿意去靠近、去理解、去陪伴,那或许就已经是某种形式的「超能力」了。我慢慢理解到,所谓的超能力,未必是要「超脱日常」,而是超越过去的自己。正如阿德勒写道:「这个世界是我的世界,我必须自我规划,有所作为,而不是观望等待。」
那些幻想里的「能力」,其实是现实中欠缺的「连结」。而当我有能力成为那个愿意倾听的人、愿意接住他人情绪的人时,我就在一点一滴地实现童年时期的渴望,也慢慢从那个需要被拯救的小孩,长成了一个愿意陪伴他人穿越风雨的大人。
想拥有超能力的我们不是为了拯救整个世界,而是为了在某个人的世界里,在他们感到孤单无助的时候,成为一个温柔的存在。
我们的每一次努力与改变,都是在尝试着让内心的缺口慢慢长出新的可能,而这份治癒的力量,便是我所向往的超能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