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穿越历史 > 九州战歌:英灵归来 > 第九十六章封侯请罪,天命两分

第九十六章封侯请罪,天命两分(1 / 2)

枯狼谷一役,汉军主力惨败,冀州震动。然荡寇校尉李云澈率不足五百孤军,逆袭敌後,於万军之中生擒h巾巨寇、人公将军张梁的消息,却如同最耀眼的星火,在绝望的暗夜中骤然点燃!

数日内,冀州南部的汉军残部与避祸乡野的百姓之间,无不在低声传颂着这位少年校尉的传奇事蹟:「听说了吗?郭中郎将兵败如山倒,是年仅十六的李校尉,身先士卒,带着他手下那神兵天降般的破晓卫,还有那能生撕虎豹的典韦将军,y生生从几万h巾军中把张梁给活捉了回来!」

「可不是嘛!俺们村逃出来的人亲眼所见,李校尉白袍银枪,指挥若定,那典韦将军更是如天神下凡,双戟之下无一合之将!」

「李校尉不仅勇冠三军,还把从贼军那里缴获的粮食都分给了我们这些饿肚子的百姓和散兵,真是活菩萨降世啊!」

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将李云澈描绘成了乱世中的救星、再世的冠军侯,其声望不仅在军中达到了顶点,更在冀州民间初步奠定了深厚的民心基础。

汉军大营之内,李云澈已凭藉生擒张梁的赫赫威名和军心所向,初步掌控了残局。郭绍虽未被直接罢黜,却也成了惊弓之鸟,终日躲在帅帐中不敢露面。

陈平则亲自督导对张梁的「循诱审讯」。张梁最初抵Si不从,甚至试图撞柱自尽,被典韦一把拦下後,更显绝望。但在陈平软y兼施、攻心为上的手段下,其心理防线逐渐松动。数日後,张梁在一次神智恍惚、几近崩溃之际,竟无意中嘶哑着透露出一句令人心惊的残语:「张宝……他……他不会放过你们的……那些……那些来自西域的客人……他们有神鬼莫测之能……会让你们……付出代价……来不及了……哈哈……都来不及了!」随即便陷入癫狂,再问不出更多有用的信息。陈平立刻将此重要情报密报李云澈,让李云澈对「玄蛇」或与之类似的域外势力,又多了几分深藏心底的警惕。

与此同时,数份关於冀州战局的奏报,正以不同的途径,雪片般飞向了风雨飘摇的帝都洛yAn。

洛yAng0ng城,德yAn殿。汉灵帝刘宏高坐龙椅,面sEY晴不定。

最先送达的,自然是郭绍与监军张钦联名呈上的「捷报」。中常侍张让捻着兰花指,用其特有的尖细嗓音,将捷报中的内容「润sE」一番後,向汉灵帝大肆吹捧:「陛下,郭中郎将在冀州,身先士卒,运筹帷幄,诱敌深入,虽略有小挫,然最终力挽狂澜,阵前生擒h巾巨寇张梁,实乃我大汉之g城,陛下之福啊!」

汉灵帝听闻「生擒张梁」,龙颜初时确有几分喜sE。

然而,张让等人尚未得意多久,紧随其後,来自颍川太守的奏报、以及长沙太守孙坚亲遣信使送达的佐证军情,亦陆续呈至御前!这些奏报虽也肯定了最终擒获张梁的结果,却都详尽描述了枯狼谷之战汉军主力是如何因指挥失当而惨败,又是如何在危急关头,由荡寇校尉李云澈率部逆袭,才侥幸扭转乾坤!

一时间,朝堂之上,疑云密布,暗流汹涌。大将军何进立刻抓住机会,联合数位朝臣,对郭绍的「战功」提出了强烈质疑。

就在各方势力激烈角力之际,一份由荡寇校尉李云澈亲笔署名、并附有张梁帅旗、印信、兵符等铁证的「请罪折」,由八百里加急,直接送达尚书台,并辗转呈至汉灵帝面前!

这份名为「请罪」、实为揭露真相的奏章,如同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整个洛yAn政局!

汉灵帝览毕奏章,又细看了那些无法辩驳的物证,龙颜大怒,猛地将郭绍那份「捷报」掷於地上,厉声喝道:「匹夫郭绍!竟敢欺朕!险些断送国家大事!」

殿下,司隶校尉袁绍排开衆人,手持笏板,朗声出列:「陛下!臣以为,郭绍身为三军统帅,轻敌冒进,致使数万大军惨败於枯狼谷,险些断送我大汉在冀州之基业!此乃滔天大罪!若非荡寇校尉李云澈临危受命,以数百疲卒效Si力战,逆袭敌酋,於万军之中生擒贼首张梁,力挽狂澜,恐怕冀州早已尽数沦陷!臣恳请陛下明正典刑,严惩郭绍,以儆效尤!并重赏李云澈,以彰其不世之功,以励三军将士!」袁绍声音铿锵,义正辞严!

最新小说: 九州战歌:英灵归来 中华纪:春秋篇 中东石油战争(沙马勒之潮) 一山高 悯殇泪 英杰转生奇谭 九州战歌:英灵归来 星河乱世录 南齐艶后 残阳说魂归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