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百年,也得撑几十年,岭南道积水问题严重,全部往百越河里过去根本不现实,水一多直接洪灾!
因此这部分的下水道还肩负给百越河分重担的责任,能改善一点是一点。
修河堤、挖沟渠那边也需要人,这是今年的韶远县主要计划。次要计划是改善码头环境,修建大船能往来的深水港区。最末尾的计划是外城区修建,那边还不着急,韶远县来的人不多,有钱在城外买房的人少,不如先紧着前面两件事。
“半截先半截,时长用水泥修补就行。”江无眠想了想,又道,“改一下厚度,在原本基础上加厚三成。”
“中间部分可以延伸出一条管道、等等,再烧制一些半长的管道。两个方法都试一遍。”
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将接缝处修成入水处。
原本两条管道横放在地下,接缝处再增添一条向上延伸的管道,类似现在的下水道井盖。
前者是烧制成浑然一体的状态,后者是利用缝隙再加工一次。
具体情况如何,要看烧制水平。
金不换挠头,行,给钱的说了算,他自然听江无眠的吩咐,重新起火。先烧加厚版的陶瓷管道,再烧制半长的,最后才是研究浑然一体的三管道口的陶瓷。
陶瓷管道的事情还没完,造纸作坊又来人喊他,那边出来的纸和江无眠一开始抄出的东西不一样,谢林管事找到了原因,想问他要几个木匠。
“木匠?”江无眠看着尚在晾干中的纸,这一片平整地方摆满竹席、木桌、木板、石板,全用来晾纸。
“晾晒纸张的东西不够了?”原本造纸作坊中只有木板、石板,想来桌子与竹席是寨子里凑过来的。
谢林解释道:“大人,最近其他县有书坊来采买纸张,作坊内为了增加产量,多加了竹席、木桌晾晒。”
不必再多说,江无眠已经懂了,问题出在竹席上。
晾纸需要的地方要平整,不仅指地面,还有晾晒工具平整的意思。
竹席并不符合要求,因为它编造之初,已有起伏,且有纹理,人躺在上面没关系,纸不行。
纸张晾干之前是纸浆的状态,容易受影响,微弱的起伏纹理都能影响它的质量。
这一批晾晒在竹席上的纸张还未干透,可背面已有纹理显现。
准备之初没有强调这点,他只强调了抄纸时的工序问题、纸药加入量,忘了后续晾晒时需要的条件。
不料为了赶工,竟是把竹席都弄出来了。
“无妨。”江无眠让人去联系城中的木匠,“此事也是教训,日后多多注意。不过总归是造成损失,按规矩罚掉部分赏钱即可。”
作坊实行的规章制度与当初工程队的差不多,不过在那基础上增加了惩罚制度,多是罚钱。
若是造成的损失再多些,轻则辞退,重则进地牢。
相比这点无伤大雅的过错,他更关注来自其他县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