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府下有九县,不能厚此薄彼,挪用其他县的银两帮助韶远县建个耗资巨大的码头。
倒不如说,近一年来,韶远县赚的钱是其他八个县加起来的三倍还多。
而他的徒弟,无疑是最大的得利者。
江无眠摇头,真心实意地谢道:“多谢恩师允准,恒阳一定全力以赴。”
谢砚行拍拍弟子肩膀,得意笑道:“你准备得万无一失,每一步骤条理清晰,有何理由能让我将此事拒之门外?”
从清晰完备的文书、精准到每种建材的市价预算、详细的码头数据图纸到未来搭建完成的码头彩图,他能看出江无眠付出的心力有多大。
这并非是虚假设想,而是切切实实勘测完,又经诸多改良最终落实到纸面的设计。
不同于大周的水墨图,这张图上仅是最为简单的直线、曲线打造出的码头建筑,每一处对应着一张或数张草图,绝对不是一两月能完成的。
由此可见,就算有韩党排挤,江无眠未曾观政学习,仍能凭自己的天姿安稳站住脚跟。
韶远县在他的治理之下,运转得足够安稳,又足够长远。
日后即使不在任上,他留下的各类工坊、主导铺设的灰路、修建的码头仍能让韶远县的百姓过上红火日子。
毕竟,他画的草图已经框定韶远县的未来。
码头建好之后,络绎不绝的商船一定不会放弃这一便利补给港口,加之韶远县本身出产的珍贵草药、香料、新奇的食物,一定会客似云来,商船压岸。
以降低三成成本的噱头引各个商队过来,得到的银子减去各类支出——发放工钱、纺织机器、水泥红砖——剩余利润足以支撑起一个光秃秃的码头。
至于上面的建筑,这不是还有商队注入资金的吗?
等码头建完,以码头土地招标的形式邀请各个商队参与,合情合理地融资,建筑不就有了?
获得府上批准,当即让蒋秋与赵成两个师爷带人出发,前往松江府抢人,顺便在松江府招些人才过来。
商队宣传集中在岭南道附近,其余地方太远,宣传了也不乐意过来,还费钱,江无眠索性停了这一业务。
他理所当然地忽视了这一计划的缺陷,大周交通环境太差,从江南道来岭南都有危险,何况是更加遥远的地方。
岭南道中同样不安全,但跟随商队一起来韶远县,能避过九成九的灾难,剩下小概率天灾人祸,全靠运气。
然此时不同以往,韶远县决定要修建码头了,来往可通过海船,大大节省时间。
海运同样有危险,且大多必死无疑,总归是一条路子,活不下去时能考虑一二,搏个前程。
招引计划再度出击,蒋秋与赵成踏上北上松江府之路。
一去便是一月多,招不招到人另说,韶远县里是准备收割早稻了。
此次稻田用了肥料,基肥、追肥一应不少,因此衙门上下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