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2)

没能学过律法一道,对其了解不深,治理时多是依靠身边师爷,自己不多插手。

这般不通晓律法之人,看完报纸,不论目的如何,多数主动学起大周律,又促进书坊在县衙基层处的铺张。

更有人借此以文会友。

还是江无眠那点子,刊登来信!

试想,谁不像让自己的文章看法得到别人认可?

念及本报主编辑是那位曾位列状元的知府大人,文人书生心中更是备受鼓励——能得江大人认可的文章,必有可取之处!

故而书坊来信更多,不得不再招工处理此事。

前段时间返聘的判词师爷刚上工便被请入内,忙得脚不沾地,笔墨未有一刻休息。

翻开前面两版,风格严谨的判词扑面而来,较江无眠考据的律法更多些。

以文识人,江无眠从字里行间看出这位师爷的谨慎行事,边边角角的法律都要记下,并在判决之中占有部分比重。

这位判词师爷选的信件正巧是两种观点,能引发热议,又不至于对立,还正能切合当前大周的主流观点——儒法之道,何去何从?

以建元帝说,全都想要。

无非是御下工具,合手便用,不合手就丢,无甚好说的。

儒法两家自不会答应,势必要把对面一道按死。自家观点不同,求其根源,仍在一脉。对面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两观点明面上无甚冲突,实则私底下打得不可开交。

敢以此做文章,判词师爷敢挑选这等观点,尝试实在大胆。

“做事可靠谨慎,又富有冒险之意。”江无眠评道,“倒是难为他全身而退。”

近来一期报纸说的仍是商队之事,但江无眠仔细一瞧行文风格,挑眉问道:“书坊处请人写稿?”

前两期全由府衙与书坊出人选题写稿,这一期终于学会从外部请人,江无眠顿时有些欣慰。

不完全靠他引领,领队仍是为书坊挑选了适合的发展道路。

如何不会生出欣慰之感?

张榕感慨地透底道:“大人,这么巴掌大的报纸,刊登一期给一两银子,还送样刊!”

再加些能堪比自个月俸!

但一算价格,还真当得起,甚至于少了些。

单算润笔费,一钱至三钱银子不等,请书生写一文章,看文笔如何,稿费一两到十两不止。

要说折子戏,好一点的都要十两向上,百两不止!

书坊这儿出钱还算低了。

最新小说: 温柔雪山[男暗恋] 极度 金牌女律师 幸运的叶子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食涩 [综漫] 在综漫世界掌控命运 [网王] 我在幸村的电脑里 [海贼王同人] 我那高冷帅气的船长大人 [奥特曼同人] 我贝利亚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