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2)

这还了得?!

当即上奏道:“陛下,盐课事关重大,涉及数万万黎明百姓生计,要慎思慎行啊!”

“自周立始,开本末之途,以通有无。东西二市聚百货,使农商工师各得其所。故兴盐、铁,以利万民。任一地盐课,当要三思而后行。”

这话就差指着南康府那三两个井盐说:三瓜两枣的设什么盐课?南康府不产盐,白白浪费功夫!

这话说的倒是在理,要江无眠自己看,那三两个井盐也确实支撑不起一地盐课。

奈何南康府临海啊!

就算不用晒盐法,单是煮海为盐,以南康府的炭火,能撑几十年之久。

因此,南康府知府江无眠要为这一亩三分地正个名。

说什么井盐,来说海盐!

第105章 返回

古往今来,盐铁从来是百姓所必须的物资,人不用盐,则无力气,遑论是上场战斗。

因其本身与兵力培养息息相关,属于重要战略物资,比之粮食,所以事关重大。

但说起来,此事倒是有转圜的地方,不看其他问题,盐课本质上是输送盐,解决黎民生计。

虽说实际操作时,情况复杂。上下打点、私盐出售、商队牵连、盐引出售等。名义上只要符合制盐条件,由官府辖管,即可在当地设立盐课。

此事,户部尚书余尚书能说上一二,他有理有据道:“岭南一道,盐课颇少,原因不过二者。一来地远难以辖管,今有江大人为陛下分忧,此因可了。二来难以运送,成本靡费,然江大人设码头铺路,以通陆海,来往便利,此事如何不得行?”

先天劣势条件就这两条,全被余尚书说完,哪儿还有其他说嘴的地方?盐课不就讲究两件事,一来产量,二来运输。

运输一事,江无眠已是解决,陆地畅通,海有码头,连船坞都能摆上,这还要什么?非要人把宝船下海才能说服众人吗?

至于产量,好说,这地方挨海,岭南又多山林木炭,户部侍郎家的商队还在往那儿运煤炭,天时地利人和,煮海为盐都能做成。

谁还能腆着脸说这地方产量不成?

待人不吭声了,余尚书又拿江南道挨海的各个盐田说道,各个数据张嘴就来,末了还意犹未尽道:“臣曾听闻岭南较江南更热,及至正午,人下海晒过一圈,海水蒸发,盐留于身。若是制盐能如此,何愁产量?”

江无眠可惜地放下衣袖,话都说到这地步,谁还能揪着产量与运输不放?

海水晒盐之说都出来了,在场诸多大臣失去言语,这谁说一句不是,余尚书恐要问候盐田各类数据花销,准备查耗银!

建元帝一扫至今不敢抬头的大臣,突兀道:“众卿家所言并无道理,盐课一事的确不是儿戏。”

反对者当即听出味来,期盼建元帝收回成命。

最新小说: 温柔雪山[男暗恋] 极度 金牌女律师 幸运的叶子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食涩 [综漫] 在综漫世界掌控命运 [网王] 我在幸村的电脑里 [海贼王同人] 我那高冷帅气的船长大人 [奥特曼同人] 我贝利亚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