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无眠更是大胆,给在场之人许下丰厚的润笔费,还说要以几人的字迹刻画活字,作为本次的报刊文字。
这下,除了建元帝外,其余人心下盘算起来,到底要如何写才能满足刊登要求,写好了可是青史留名!
时间一晃便是半月之后,白楚寒等人早早押送罪魁祸首入城,报纸也在前段时间发行,报上从几个角度写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这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叛乱之事本是云里雾里,照报纸上一说,百姓好似各个化身当事人,传的是头头是道。
随着报纸在京师、松江府、南康府等地发行,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讨论,民间尚且是如此,更别说一早等着京师事情落幕的地方官员。
有的是感受到风雨欲来,有的是暗暗下注妄图赚从龙之功,有的则是求个自保,目的不同,看到消息的一瞬间反应也是不同。
松江府处,薛文、谢霄与张侍郎一道,心满意足看完手中报纸,张侍郎对两人抱拳道:“京中已是安然无恙,我等也应带上罪证,上京禀告陛下。”
王家在江南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豢养水贼、操控盐价、勾结外人等等足以判处极刑,若是有必要,此人应与韩昭鸿一个下场,合该株连九族!
此番南下,他原以为仅是查清王家即可,谁知一连串的意外,耽误至此,期间不仅查了王家,还把江南本地世家大族、豪强士绅、官府要员得罪了一遍,罪证装了满船,只待上京后让建元帝定罪即可。
待到事情从头到尾捋清楚了,已是过了腊八。
主要还是定罪,从王家查出的证据和从韩昭鸿一处得来的证据有的对不上,大理寺、刑部、兵部、锦衣卫等人日以继夜核对,从中挑出真假来,还得互相印证,期间疑似牵扯到某些人,再行派人核实、查找证据。
因时间过的久了,部分证据已是烟消云散,只能从蛛丝马迹中窥探一星半点。
江无眠等人一合计,这都要年底了,还是先大致交上一个结果,未曾查明的疑点稍后再寻证据核对,先将韩昭鸿等人处置了。大过年的,附近小国要来京中,他们得赶快忙活起来这些事情才行。
这一汇报,又是几日。但事情告一段落,总算是不用拖过年去,从上到下都是松了一口气。
同时对江无眠杀人不眨眼的印象又是加深几分,单是他一人查出的证据足以让朝中几个派系都与之为敌!
这人是一星半点的疑点都不放过,还从不听人攀扯交情,实在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要说威胁,简直笑话,谁能在这当头威胁江无眠?是生不怕被人查出问题。
只能憋屈着等人核对完卷宗,早早送走这尊大佛罢!
经由此事,建元帝也是对江无眠等人的行事态度颇为满意,不糊弄、格外较真,行事却又不偏不倚,不以派系为重,只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