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也曾召过鸿胪寺卿,有关真腊的记载算不得少,瘴气、毒虫、高热等等,当地环境实在太过恶劣,除了本地人,他们大周少有将士兵卒能适应这些情况。
去了就是白白送命,那又何必?
不过这不代表建元帝不眼馋真腊的资源,光是江无眠说的一年三到四季稻就让建元帝下定决心和北真腊打好关系。
岭南两季稻都是建元帝的心头好了,换成一年四季,他做梦都能笑醒!
直接打不现实,那就选择怀柔,正如江无眠所言的“同化”。
待鸿胪寺解说完真腊的环境,建元帝见众人面色有异,隐隐有嫌弃之色,又及时抛出多季稻的消息,便亲眼目睹一出“变脸”好戏,朝堂众多朝臣争相确认此事真假,连一向不问世事的李阁老都要扯着嗓子喊鸿胪寺,快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这事儿他们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雪灾爆发,京中粮米价格上涨飞快,好在岭南一年双季稻,此刻还能做应急周转,撑到开春。
正是有这一份粮食做底气,大周各地气氛不过是焦灼一些,未到恐慌甚至是揭竿起义时。
这让众人尝到不少甜头,更加看好岭南发展前途,发配之地甚至都不带上岭南了,只剩下北地于西疆两处可供选择。
现在骤然听闻真腊是一年三到四季稻,足足多了一倍的粮食!
这要是岭南也能培育三季稻四季稻,哪里还用担忧水灾雪灾,光是岭南江南都能供养整个大周的百姓了!
话是夸张了,但四季稻众人是势在必得的,那北真腊此事真要好好打算。
建元帝等喧哗声消退,继续道:“北真腊不远万里来国朝拜,足见诚意,大周既为宗主国,自当尽己所能。出兵真腊,事关重大,且要再行商议,然对方一片赤诚之心,我等不得怠慢了去。朕想了想,真腊求援,无非是国内兵马较弱,不若大周和真腊互市,于商贸一道,尽我大周之力。”
这话的确没问题,真腊要向宗主国求援,无非是自己打不过,打不过就是因为兵马不强,那给钱你们自己练兵养马,待到日后打回去不就得了。
若是要请大周出兵,打赢了还要担心兵马会不会对北真腊动手,直接吞并两块土地,从附属国变成大周内部行省。
这样一来,既不用担心上述所说的事情发生,还能借机增强本国实力,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啊!
但是朝堂官员觉得建元帝这话好似没说完,内阁也未就此商议,朝堂上下全在等建元帝的下半截话。
“既是互市,那必要人员场地等物。此事因真腊而起,地方便设在真腊境内如何?我大周不占他国便宜,这地方就签订一租赁契书,规定年限租金。此外,监管人员必要两国同出,大周便在此地建一驻外使者馆,方便互市开放。为保互市之地的安稳,再设巡检等人维护安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