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锅子说的是乌拉火锅,从东北龙兴之地那边传过来的。
锅是铜锅,高高尖尖的的,像个倒扣的陀螺,下方掏空放置碳块。
锅底一般是用鸡汤打底,里头又加入许多药材,像人参、天麻、冬虫夏草这些,若女子食用多半是加红枣桂圆这些好喝又滋补的。
待汤底被烧得滚烫,咕噜咕噜冒泡时,便下菜,荤的有猪肉、羊肉、鹿肉、狍子肉,素的有口蘑、木耳、小白菜、腐竹。
趁着锅子里煮菜的时候赶紧调蘸料,依次往碗里加入蒜末、辣椒面、花椒粉、花生碎、香芝麻、香菜、葱花,再淋上热乎乎的香油,哧溜一烫,便激发出一股浓郁的麻辣鲜香味。
这时候,锅子里的肉也好了,夹上一块,放入蘸料里裹一裹,再放入嘴里,那真是绝了,又滑又嫩,鲜香刺激。
吃不惯麻辣味,那就不沾蘸水,味儿要鲜甜一些,更适合文静乖巧的小姑娘。
母女间不需要顾及形象,吃得酣畅淋漓,明明是寒风料峭的冬天,母女俩却是满头大汗,但眼里都是满足。
吃完锅子,又泡了个澡,舒服得不得了,蓁蓁拿了一本闲书,靠在大迎枕上懒洋洋的翻着,没过多久困意上涌,索性就睡了。
又过了几日,河里都结了冰,结实得很,想要捞鱼都得拿铁锤去破冰,于是京城里的人们又多了一样爱好,便是滑冰,男子们胆子更大,还会在冰上踢球。
蓁蓁听法喀说得玩心大起,便缠着他带自己出去玩。
偷偷扮了两次男装,混了两个下午,便学会了。
从颤颤巍巍到在冰面上风驰电掣,那种感觉就一个字,爽!
蓁蓁觉得,做人真的是十分欢乐。
***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极快,一转眼,冰化了,柳梢冒了绿芽,康熙十八年的春天也到了。
春日里,巴雅拉氏又带着蓁蓁和四格格、五格格去巡视京郊附近的庄子,马车上给几个女儿解释缘由。
咱们自家的庄子,每年春秋两季还是要跑几趟的,亲自看一看,知晓这一年地里头种些什么,种多少,便能估摸出秋日里收多少。
若是不管不问,全凭底下人说,只怕就成了睁眼瞎。这样的事儿,可不少呢,有些黑心的把一亩地的收成报成一分地的,说是造了旱灾呀、水灾呀,亦或是蝗虫灾害,悄悄昧下收成拿到别处售卖。
几个年轻小姑娘听得惊讶,睁大了眼,越发认真。
转眼间就入了夏,蓁蓁又到庄子上消暑。
庄子里种了几亩西瓜,六七月里正是成熟的季节,一个个又圆又大。
蓁蓁每日都会摘一个,用井水冰镇,到了午间,便会破开,美滋滋的吃一下午。
到了七月底,天气越发炎热,早晚都有蝉鸣,吵得人睡不着。
蓁蓁干脆不睡了,拿了一把团扇摇着,打算出门透气。
格格,可是做恶梦惊着了?
荷香听到动静,点燃灯,起身进来询问。
蓁蓁摆摆手,没有,我就是睡不着。你睡吧,不必管我。
奴婢也不困,陪您出去走走?
两人刚走出屋子,便感觉到一阵巨大的摇晃感,彷佛天崩地裂一般。
紧接着,周围的屋子哗啦啦的倒塌,里头传出惊惶的惨叫声。
地动了!
快跑啊,地龙翻身了!
然而摇晃这般猛烈,根本没几个人能逃出来,许多人都在顷刻间被重物压住。
剧烈的晃动持续了小半炷香①的时间,待彻底停下来时,院中的房屋倒塌了大半,青石地板都裂出了半尺宽的地缝。
地动发生时,蓁蓁跟荷香在院中并且迅速蹲下,没有受伤。
可其他人呢?
主仆俩立马跑去前院,正好撞上了慌张失措的管事。
一见到蓁蓁,他喜极而泣,三格格,还好您没出事,若是您出事了,老奴无颜苟活啊
蓁蓁立马扶起他,我没事,你也没事吧?
她迅速的打量了一下,四肢周全,只是脸上有些擦伤。
当务之急是把其他人救出来,你这边还有人手?
管事猛点头,老奴没事,老奴的俩个儿子也没受伤,这就去救大伙。
管事带着人去搜救,蓁蓁就带着荷香去厨房搬东西,将米面、铁锅、炉子等搬到院子中间,担心还有余震,二次毁坏彻底掩埋这些食物。
不一会儿,管事的妻子女儿也过来了,蓁蓁便叫他们去将药材、布料拿出来,万一有人受了伤,也能派上用处。
当了几百年的古树,经历了数十次地震,这灾后措施她还是有一点点印象。
半个时辰后,又发生了一次余震,庆幸的是威力不大,比先前小了许多,没有加重损害。
一个时辰后,庄子上的人都被救出来了,没有死亡,但有十来人的胳膊或腿被压断。
大家都聚在院子里,相互包扎好伤口,安静的等着救援。
后面再没发生余震,天亮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骚动,是官府开始派人援救周围的民屋。
三姐、三姐
外间传来法喀的声音,蓁蓁立马站起挥手,我在这呢,阿弟。
法喀快马奔来,跑得气喘吁吁,见蓁蓁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三姐无事便好。
府上情况如何?
法喀抹了把脸,揩去汗水,府上还好,屋子修得牢实没有太严重的倒塌,也没伤亡,就是碎了不少东西。
庄子上呢?
这边情况有些严重。
法喀扫视了一圈,便知晓严重性。
三姐歇着罢,我去处理。
蓁蓁忙活了大半夜,提心吊胆又睡眠不足,精力不济,便由着他去,自己则是到了树荫下半眯着眼小憩。
中午的时候,法喀便把庄园的事情处理好,带着蓁蓁回京城。
官府的动作极快,城门口已经设置了粥棚,免费施粥和发药。
蓁蓁在一片棚子中看见了钮祜禄府的徽记,便放了心。
回到府上后,她喝了一碗药汁,又吃了一碗白米粥,就回房歇息。
待她醒来时已是次日,才知晓万岁爷下了诏书,命户部和工部领了十万两银子施救京城的百姓,除了朝廷赈灾,佟贵妃也领着后宫和命妇们捐款赈灾。
民间富绅亦积极捐赠,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康熙知晓后,便让官府登记嘉奖。
在各方的帮助下,灾情一天天减缓。
***
慈宁宫。
今天是十五,是后宫嫔妃们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日子。
佟贵妃穿着一身绯红色旗袍,容光焕发地坐在最前方,悠悠的品着香茗。
太皇太后从里头出来,一抬眼就看到了佟贵妃头上的珠钗,眼神闪了闪,没说话。
臣妾给太皇太后请安。
都起吧。太皇太后笑容和煦,这些日子你们都辛苦了。
两个月前,京城发生了地动,数万间房屋倒塌,还有许多农田的庄稼没了收成,损失极大。
如今正值三藩之乱,朝廷打了好几年的仗,国库里没多的银子,康熙便让亲王勋贵们捐出一部分钱来。
可谁愿意把兜里的钱掏出来?没几个人肯。
太皇太后便起了个头,捐出自己的体己,佟贵妃和七嫔②也跟着捐出自己的体己。
但这哪里够?
太皇太后便把福晋、命妇们传到宫中,苦口婆心的说服了一番,这些贵夫人们只好跟随宫中娘娘,一并捐出了体己。
宫女太监们亦是积极响应。
有人捐款,自然是需要人登记处理的。
太皇太后年近七十,哪有精力主持,便将这事交予了佟贵妃负责,惠宜荣三嫔协理。
这事儿办得很好,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救了京城百姓,原本是大好事,但这好只停留在太皇太后听到某些话之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