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娘娘赏赐。
下去歇着吧。
接下来的日子,蓁蓁是掰着手指头过的,到腊月二十九,她就能见到了额娘了!元宵节也可以见一次,后头还有端午、中秋呢!
真好呀~
作者有话说:
今日胃不适,明日日九。晚安~
第50章
宫里正式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先祭灶神,接着扫尘、贴对联、贴窗花,挂门神像,气氛一日比一日热烈。
蓁蓁怀着身孕,已经许久没有拿过笔了,但今日来了兴致打算亲自写对联,奈何久不练字手生,写出来的实在不能看。
正好,胤礽过来请安,便接过笔,替她写了一联。
别看孩子年纪小,但常年拉弓射箭,腕间十分有力,写出来的字也颇有筋骨。
当然这字也不是一开始就写得这么好的。初学时很难入眼,康熙便叫人拿了一堆空白的扇面让胤礽题字,说是要送给大臣。
胤礽想到自己的字如此难看,若是流传出去了,定会遭天下人耻笑,便发了狠,刻苦练习,终于练出一手好字。
写完后,胤礽吃了几口点心略坐了坐,又回去继续上课。
蓁蓁叹了一声,觉得皇上给皇子们指定的课程实在是严苛,一年只休息五天,比衙门当差的还苦,也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是如何熬过这般的艰辛。
她摸了摸肚子,孩子还没出生呢,就先担忧上了。
儿子过得这般辛苦,康熙却过得十分滋润,这些天里他收到的只有好消息,似乎天下间的烦心事都在这段时间消失了。
下午,康熙带着两大筐水果来到永寿宫。
蓁蓁从未在冬日里见过这么多种水果,好些都认不出来。
皇上,这些都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的?
她觉得面前这东西有些像香蕉,可香蕉皮不是黄色的吗?眼前这个却是红色的。还有那青色的果子,形状像青枣,但却跟苹果一般大。还有那红通通长得像宝塔似的叫什么呀,也能吃吗?
康熙今儿个心情好,笑起来是满面春风,便乐得跟她讲解。
这些都是台湾进贡的水果。
你手上拿的那个是美人蕉,吃着比寻常香蕉滋味更甜蜜,果肉更柔滑。青色的这个就是青枣,个头较寻常的大一倍,汁水也更为清甜。红色的叫莲雾,汁水丰溢、口感酸甜又有余香,熏屋子倒是不错。
蓁蓁在听到他说能吃时,便已经剥皮送入口中。
如何?
蓁蓁眼睛亮晶晶的,重重点头肯定,好吃,说是仙果也不为过。皇上,施将军是已经打败郑氏逆贼,收复了台湾吗?不然怎么能送来这么多的当地水果。
如果台湾已经被收复了,那颜珠也该回来了,他一人孤身在外,年纪又那么小,总是叫人担心的。
哪有那么快。康熙伸手揉了揉蓁蓁的头。
午间天气暖和,蓁蓁便拆了头发清洗,因为不打算出门,所以头发就一直披着。
康熙的手搭上去,手心都是清爽的发丝,与他平时碰触到的冰凉珠翠不同,这种感觉让人觉得温情脉脉,极为眷恋。他便以五指为梳,一遍一遍的爱抚那长长的青丝。
此刻,他的心也如这发丝一般柔软,耐心的解释:这些都是郑氏主动送过来的。
前些年平南王和靖南王归降后,朕就着手收F台湾的事宜了,但那时候吴三桂气焰还嚣张着,在西南一带作乱,朝廷抵抗他们就已经很难了,再拿不出多少兵力跟郑氏抗衡,故而一直都是做着战与和谈两手准备。
郑氏也知道大清内部矛盾多,和谈时态度高高在上,他们的条件朕不能接受,便一直僵持着。如今见朕把三藩都铲除了,怕下一步就去剿他,所以就着急和谈了。
这些果子不过是一点小诚意。
那您要答应他们吗?
蓁蓁见康熙一直盯着自己,有点不自在,把手上的红香蕉递给了康熙。
康熙接过来,反手喂给她,且看他们的诚意吧,这事不着急。
他伸出手盖在蓁蓁的肚子上,今天这两小家伙动过没?
说来也奇怪,他来的次数也不算少,可就没一次撞到胎动,越是遇不上,他越是稀罕。
还没呢,估计就是在等皇上。蓁蓁也只捡好听的话说,顺手从桌上取了一个莲雾吃。
康熙则拿起桌边的《论语》,念了两篇,不见肚子有动静,干脆放下,居然唱起了童谣。
他的手一直搁在蓁蓁肚子上,童谣才唱了一小段,肚子里便传来动静。
康熙乐得不行,唱得越发起劲,童谣唱完,又唱乐府诗。
不过这回唱完,胎动便停了,康熙有些遗憾,但今日总算感受过了,到底也算满意。
朕回去了?
臣妾叩送皇上。蓁蓁没下地,就扯着手绢挥了挥。
康熙有些不满,转身揉了揉她的脸,越来越敷衍朕了。
蓁蓁被他揉得眼泪花花,疼~
心底却是不住吐槽,不是您自个说的身子重、不必讲究繁文缛节吗?真这么做了,又觉得她敷衍。好难啊~
康熙看她雾蒙蒙的眼睛,心彷佛被挠了一下,某种欲望腾地一下就冒上来。他扣住她的后脑勺往胸前一送,低头吻住那漂亮的眼睛,还疼吗?
蓁蓁点点头,皇上今日估计没刮胡子,硬硬的胡茬疼死人。
娇气~康熙又狠狠的亲了上去,这回对准的是先前一直垂涎的莹润粉唇,还觉得疼吗?
蓁蓁这下明白了,自己越说疼,皇上就越捉弄她,连忙摇头,不疼不疼。
康熙深感失落,他还想继续的。
今日就放过你吧,不必送朕,好生歇着。
***
外头飘着小雪,寒风凛冽,康熙心头的热火也就被浇灭了。
到了乾清宫,他便叫人裁纸研磨,准备写给大臣们送赏的福字。
三藩平定实乃这八年里最大的喜事,距收到消息已经过了一个月,他的心情依旧激动兴奋。
康熙一口气写了二十多个福字,叫梁九功按照他拟的名单着人送出宫,喝杯茶歇歇后,他继续写,慈宁宫、寿康宫还有东西六宫正殿、和皇子住所都收到了他的福字。
他仍嫌不够,又写了九张大大的福字,叫人用玻璃框镶好,挂到城门去,让进出城门的百姓都沾沾福。
当然他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他知晓汉学源远流长,汉人尤其是那些隐世的大儒,骨子里都是清高的,觉得他们满人自关外而来,是没有开化的蛮夷,心中很瞧不上。
他之前派人去请大儒出仕,主持明史的编修事宜,或是给皇子开蒙授课,却无一例外都拒绝了他。
是以他让皇子们勤学苦练、发奋图强,为的就是日后取得成绩,挫一挫那些人的傲气。没有他们,大清的皇子一样能成长得优秀出色。
他自己也是一有时间就请翰林学士为自己讲经授课,多年的学习让他早已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文章信手拈来,他的字更是受到了不少进士称赞。
那些隐世大儒不是瞧不上他吗?那他就把自己的字高悬与城门之外,让百姓都瞧瞧,他们爱新觉罗氏的皇帝,一双手既能挽弓射大雕,也能写出锦绣文章的,他不会比那些汉人皇帝差。
***
腊月二十六,康熙叫人把玉玺收起来,各衙门暂停办公。
除夕当日,皇帝从子时开始便起身,奔波于各殿祭祀叩拜,辰时用完早膳略歇歇,便领着诸位大臣到慈宁宫给太后、太皇太后请安,再去中和殿接受群臣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