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绶颔首:劳烦公公了,还请您劝皇后娘娘安心,我自会办得妥帖的。
大太监走后,一顶小轿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东宫,在南城换了马车,拿着东宫太子令,悄悄地出了京城。
几日之后,林隐霜发觉在路上遇到的人越来越多,不禁好奇道:这些人都是去哪里的?
燕北。车夫答道。
林隐霜从马车中探出头去,这广阔的道路上都是人,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她的马车也因此被堵得寸步难行。
这么多人都去燕北?林隐霜惊讶极了。
架邻近的牛车上坐着几个人,一个中年妇人朝她道:现下处处闹饥荒,除了燕北哪里还有粮?
她身边一个小少年埋怨道:还不是你和爹不听劝,把粮都卖给燕北,现在好了,咱们都没吃的了。
妇人骂道:卖了粮买的肉你没吃啊!现在倒是怨起你老子娘来了。
好了好了。赶车的男人出了声,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不如省省力气,多赶几里路。
就是。妇人忙道,听说去了燕北给分地,还不收税!不知道去晚了还有没有好田地了。当家的,你且再快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当日国舅爷那边得了姐姐的消息,拿着命他主管赈灾一事的旨意欢天喜地地去了户部。
户部的主事老爷们都不在,他对着一群低阶官员宣读了要钱要粮旨意后,那些小官们就恭恭敬敬地说要他进院子里喝喝茶、稍微等等。
国舅爷跟着他们一路穿堂过屋 进了一间大堂。
一个官儿立刻跑到主座去,用袖子把椅子擦得锃亮,点头哈腰道:您快请上座。
国舅大摇大摆地坐下了,立刻就有人上来倒茶,动作熟练,显然没少做这等事。
等他坐着喝了两口茶,那些官儿就都找了借口,转眼就溜了个干净。这原本只剩国舅一人的大堂里,却陆陆续续进来许多不是户部的人。
上座倒茶,这流程倒是人人都一样。
国舅爷也不甚在意,毕竟他是个随和人,断没有只能自己在这个屋子里喝茶的道理。
可等他把茶从绿色喝成没色,肺叶子都快喝得漂起来了还没见到来和他对接的官员。
国舅爷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在一旁伺候的小官儿立刻弓着腰,满脸讨好地上前,小意问道:国舅有什么不满意吗?
他探头看了眼茶碗,恍然大悟道:是茶该换了啊!来人,快来换茶!
国舅气得要喷水了,他又不是水牛!
我不要茶,我是来要钱的!
要钱?有!小官儿笑眯眯地朝已经习惯了在这堂里喝一天茶的那些人一指,道,但要排队。
作者有话要说:
在古代断案,主流既支持《春秋决狱》的法当原情,也同样考虑同态复仇,这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是一种自然法精神。后康德也有等害报应的观点出现,但黑格尔对此观点有所批判。
本章和前面有矛盾,是伏笔,后面会讲
下一章开始搞钱!!
第53章
国舅在户部受了大委屈。
任他如何撒泼打滚,户部都客气到谦卑地重复要钱,有,但是要排队,就像是不会说别的话一样。
国舅爷在户部碰了壁,就来东宫找太子大外甥给他撑腰。
户部拿不出钱也没关系,你且找个掌印的、听话的当副手就行。太子毫不放在心上。
户部亏空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还能不知道吗?
要钱简单得很,大印一盖。这是朝廷要紧急拨粮,哪个大户哪家商行敢不放粮?
至于什么时候朝廷把银子拨下来还了款项且让他们也派个人拿着欠条去户部坐着喝茶等吧!
姚青绶听见人说国舅爷来了,立刻就赶了过来,正好听见太子在说如何拿钱的事。
姚青绶庆幸赶得及时,忙笑着迎进去,道:妾不知道国舅爷在此处,贸贸然来打扰殿下,真是罪过。
太子不以为意,道:国舅此来的事情也说得差不多了,不算打扰。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和孤讲的吗?
姚青绶道:说来也巧,正是和国舅爷有关的事情。妾在主持母后生辰时,认得户部一位能吏,名叫江行舟。妾想着,国舅爷不熟悉户部,正是需要个人来帮忙的。
国舅大喜,忙抚掌道:这不正是瞌睡了就来枕头吗?我这就去找那个江行舟!
国舅高高兴兴地去了,不知道江行舟怎么忽悠的,第二日国舅又上了门,说有个大买卖好做,做成了,名有了,钱也少不了!
太子好奇道:孤竟不知那个小堂官还能有这种门路介绍与你。
国舅这就不赞同了:江大人可是个能人!
当下,国舅就把宗亲勋贵欠户部银子的事情说了。
要是咱能要回来,那在皇帝姐夫面前岂不是大大长脸?那么多的钱,做账的时候随便漏一点,那都是不得了的数字了!
国舅的话没说完,太子的脸就绿了。
他还没当上皇帝,就要为了钱和宗室和高官反目吗?国舅的脑子,是在户部喝水喝多了喝坏了吗!
太子正要赶人,姚青绶就拍手赞道:好主意。
国舅越发得意了:太子爷,我是你舅舅,怎么会害你呢?
太子扶额,不明白为什么一向聪颖的太子妃竟然会赞同这种胡闹。
为了几个钱,得罪那么多人,何苦来哉?
姚青绶笑道:殿下又不是要所有人都还钱。只需要让几个出宫建府的皇子还就好,既拿着了钱,也让皇上和百姓看看,那些皇子都是些拿着国库当自己后院、拿百姓的钱不当数的人物。
还是大外甥媳妇聪明!国舅赞道,江大人也是这么说的。
太子被他二人一唱一和给说动了,但又迟疑道:让他们给钱?哪这么容易的。
姚青绶出主意道:拿个人做筏子不就好了?殿下且看谁是那难啃的骨头?命人大张旗鼓去要钱,若要到了那自然皆大欢喜,若要不到燕北诏安的事情可还缺着人选呢,殿下不妨举贤不避亲,让他燕北走一趟。
正是!这样一来,且看谁还敢硬扛。国舅都要跳上桌了,仿佛那银子做的海洋就在眼前了。
太子看着两人迫不及待的神色,,终究动摇了,他点点头,道:此事孤会命幕僚尽快理个章程出来。
祈香楼从南边请来了位琴师,真正的一曲千金,桌上的客人们却没心思听。
几个坐在一旁清倌儿温声细语地劝酒劝菜,也没让客人们放开胸怀。
正当红的瞿儿姑娘递了个眼神,小厮得了意思,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不一会,房门被敲响,换菜的丫鬟们鱼贯而入,走在最后面的竟是胡远胡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