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会,刘犇和游应在核算着数据时,刘立业才终于来了,他来得挺慢,也让人开着车,但车斗用篷布挡着,别人都看不到。
刘立业显得有些不情愿,似乎是被刘全有强行拉过来的。
刘全有的表情很差,拉刘立业过来后一句话都不说,让刘犇和其他还在帮忙整理稻谷的人有点茫然而莫名其妙。
那什么,我的稻谷在这。过了一会,刘立业才咕哝着说,似是有点不情不愿。
族长,刘立业刚说完,刚刚一直没声音的刘全有却开口了,他严肃道:我二儿子他刚刚准备带着收了的粮食离开,是我让大儿子拦着才没走掉的。
什么?刘一彪皱眉。
如果这稻谷是刘立业他自己买的种,自己种的粮,那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当初合同说得很清楚,如果要种刘犇的无双米,收获必须卖给刘犇至少60%,现在刘立业不声不响地准备带稻谷走,是不想遵循合同怎么的?
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严肃地看着刘立业。
刘立业缩了缩脖子,他一开始就没把那合同当回事,虽然第二季的合同是他自己签的,但他当时根本没仔细看。这也能看出刘立业和其他村民的区别,别的村民即使是第二次签合同,在族长的要求下,还是会老老实实把没变化的内容读一遍。
我没想跑,我就是,呃,就是
就是什么也没用,刘全有死死地瞪了刘立业一眼,然后严肃地看向族长刘一彪:这事肯定不简单,我二儿子之前没怎么由我带着,是在城里长大的,但他的品行我也有数,就是一直,嘴硬。
刘全有说出这些,他自己也有点难堪,其实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刘立业不是个好的,他作为亲爹,能看不出来吗?他就是死撑着面子,不想承认,但掩盖的现实一次一次地被撕开,刘全有也不想继续这样下去了。
刘全有深吸了口气,凝重地对刘犇说:刘立业想要把这种的粮食卖给别人,我听到他打电话的内容了。
爹你说什么呢?!刘立业听了一惊,忙大声而慌乱地向刘犇解释:没有这回事,我爹他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我可没说要卖给别人!
刘犇和游应对视一眼,觉得这人这样有点问题。
先看看你种的稻谷。刘犇说。
第一次刘立业种的稻谷就出了问题,染上了绿色,而且即使染了色,他送过来售卖的量也少了很多,不知道有没有60%,但当时刘犇觉得那些反正也是准备白送给员工当福利的,人不想卖他那么多,也无所谓,但就不知道这次的又有没有问题了。
刘立业不情不愿地磨蹭了一会,又问:那我不想卖能留着自己吃吗?
刘全有又要说他,刘犇先说了:可以,但按合同,必须卖我60%,剩下的随你处理。
刘立业还想磨蹭,刘全有直接自己爬上车斗,去搬东西。
刘全有年纪一大把了,旁边的小伙子们看这不安全,忙去帮他。
等稻谷从车上搬了下来,所有人看着刘立业拿下的谷子,陷入沉默。
这和其他的稻谷完全不一样,颜色没有那么金黄,而是有点灰暗的。
这什么情况?
现在的情况有点奇怪,刘犇看大家都说不出什么,刘立业这个送粮食来的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就催他过称。
这哪能过称?这稻谷这样,不知道长出来的是什么样子。
刘犇捏起一粒,费了些功夫,把谷壳掰开,露出了里面的米粒。
这米怎么是黄色的?
是啊,咱们种出来的米虽然没有阿犇店里的米那么白,但也不至于是这样的黄色吧?
这哪是什么黄色,好像还是灰色的。
是灰黄色的。
刘犇看向刘立业:这你怎么解释?
什么解释刘立业的眼珠在眼眶里滴溜溜转,过了一会,才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大声地喊:这怎么回事?
问你呢!你吼吼啥?别人都被他吓了一跳。
这,这我问你们啊,这是用你们给的种子种的,我田都好好侍弄了,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刘立业倒打一耙,直接把责任抛给了刘犇。
你怎么胡说八道?!
我们都种的一样的粮种,你自己种不好,怎么好意思?
刘犇好心给咱村里人粮种,让村里人有钱,你真没良心!
胡说八道,快老实说!
众人怒了开始一人一句地指责刘立业。
刘立业吓得一抖,但还是死咬着说:这就是他们给我的粮种,或许他们就是看我不惯,给别人的是好粮种,给我的就是坏的!
刘犇好笑道:你家的粮种,我是全部一起给的,然后由你爹分给你和你家里人,怎么你大哥和小妹种出来的就没问题,光你的粮种坏的?
就是,我们一起拿的粮种,当时爹给咱称的,怎么就你的有问题?刘相思生气地说。
别人也许会向着家里人,可这个二哥平时对自己一点都不好,而刘犇才是给了她工作的人,换了谁都能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我,这个说不定是你们另外拿了新粮种呢?刘立业想了半天,这么说,说完还肯定地点头:对!就是这样,他们的粮种都是你后来偷偷换了最好的,我的就是差的!
你说的什么鬼话!刘全有气道:难不成你亲大哥和亲妹妹还能跟别人合伙害你?
说着刘全有就要给刘立业一巴掌,刘立业吓得躲开了,但还有胆子用小但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你还说!
行啦全有伯,你先别气了,这件事我很清楚是个什么情况,刘犇说:你们都别急。
什么情况?游应看刘犇。
刘犇低头看看筐子里的米,对游应说:无双米需要的种植环境特殊,在研究所外会越种越不好,第一代是白色的,颗粒饱满,用第一代在外面种出来的第二代是偏黄色的,颗粒普通,我们村里的就是这样,而在外面种的第二代,是不适合再种成第三代的,因为第三代就会这样。
刘犇指指筐子里的米说:变成灰黄,还有点瘦小的样子。
其实这个程度,味道还是可以的,就是不能和一代、二代放在一起比,比起来差异就不忍直视了。
所有人听了都用若有所思地目光看着刘立业。
游应点头:所以说,他是用了第一季收的二代无双稻,种了第二季的稻谷。
胡说!刘立业被拆穿,但完全不肯承认,还在狡辩:我哪有用二代种,我吃饱了撑得吗?
你也不用说别的,你育种比别人慢,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刘一彪皱着眉头说:别人拿到粮种时,就马上育种,第一轮收割过后,耕地完,马上就能种已经育好的禾苗,你呢?你硬是等到第一季收完,才育种吧?
当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别人田里已经种上了青绿的小苗,他的田里还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久才种上,比别人要慢得多。如果是收完第一季稻谷才育的种,就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