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1 / 2)

谢砚行沉吟片刻,反问道:“你那暖房如何了?地温和房内温度怎样?罢了,小赵随我进去试试。”

小赵,就是帮着搬运两个竹筐的年轻人,圆脸小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梨涡,颇有些牙不见眼。

谢砚行拍了拍赵念唐的肩膀,“这是小赵,师从陈平,是陈平手把手教出来的弟子。此行北上时,便是他一直照顾船舱里的作物,成果你见到了,格外出色,便是气温骤降,也仅是打蔫发黄,并无枯死或是冻伤的痕迹。”

赵念唐是红薯的观察记录员,北上带队队长,一路上船舱昏暗都不影响他提着灯观察红薯秧苗的生长情况。

厚厚一本记录本从不离身,等到了暖房内,他便自然而然展开观察记录活动。

先是查看一番地表温度,又是挖坑看底下的地温,再是看土壤情况,又问明了常备肥料和灌溉水源,这才指挥人搬运近来几大筐的秧苗,一一挖坑下地。

不是他事情多,而是原本这个天气就不适合秧苗生长。

红薯的收获时间是初冬季节,这是在南方得出的结论,但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温度差别。

暖房里即使再暖和,底下的地温也可能达不到要求,所以移植的量都比较少,更多的竹筐是围绕着火盆摆放,希望不会受冷导致秧苗不能扦插。

部分竹筐内需要添土施肥,江无眠和白楚寒也不客气地撸起袖子一块干活,期间跟着记录员学习如何判断秧苗所需的营养情况。

有的是缺水,有的是养料不足,更多的是缺少阳光,毕竟冬天不敢摆放在外面,而船舱里又不见天日,很难进行光合作用。

江无眠的暖房有一面是装上了大块玻璃,冬季是能晒太阳不假,可温度太低时,他也不敢放开了晒,只有中午一段时间会搬着火盆和秧苗过去勉强补充一下太阳。

“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扎根,来年便可种植。”赵念唐检查过后,得出如上结论。

这暖房建设的是真好,比当前流行的各式暖房、火洞温度都高,保温保暖效果也高一截。

“待到明年可种植。”谢砚行点点头,“也好,明年前院种上一亩,实验一番北地生长情况,视产量再进行推广。”

赵念唐忍不住露出欣喜表情,他知道上一批负责玉米的记录员已在朝中扎根,未来他也可以走这条路,再过几年许是能将师父接入京城养老!

江无眠让人先在京中安置下来,就住在后厢房,距离暖房不远的位置,方便观察。

谢砚行在京的宅邸早已被白楚寒买下且打扫干净,但是眼下他提也没提,就在徒弟这儿住下。

两个徒弟府邸挨着,他回那个宅邸做什么孤寡老人?

还不如在这儿接受徒弟奉养,还能问问这个提出标点的徒弟是怎么想的?

“学说之争兴起,稍有差池就是一派消亡,如今被陛下限制在翰林院内,不知幸与不幸。”谢砚行感慨道。

江无眠见他仅是感慨,没有要参与的意思,也是松一口气。

听说为了这事儿,已有老大人请命去扶桑道教化扶桑六省,誓要证明本门学派才是正解。

最新小说: 温柔雪山[男暗恋] 极度 金牌女律师 幸运的叶子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食涩 [综漫] 在综漫世界掌控命运 [网王] 我在幸村的电脑里 [海贼王同人] 我那高冷帅气的船长大人 [奥特曼同人] 我贝利亚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