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35)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35)(1 / 2)

见众人的眼神都落到自己身上,蓁蓁颇觉压力,遂埋头吃菜。

皇上赏赐的菜叫黄焖鱼翅,色泽金黄亮丽,彷佛流动的金子一般,叫人一看就心生好感。舀一勺放入嘴中,极为软糯,细细品味,汤汁里还有一股老母鸡汤的香浓醇厚。

这道菜最稀罕的则是这鱼翅了,乃是由番邦进贡的,从吕宋岛捕捞起来,距京城数千里之遥,极其难得,滋补功效也极强,如此难得,宫中只有皇帝可享用。

蓁蓁原是想借着吃东西转移压力,没想到这鱼翅滋味如此鲜美,一心沉入其中,不能自拔。

康熙见她吃得这么欢喜,招来梁九功,嘱咐道:你去告诉御膳房,这道黄焖鱼翅以后每日都给贵妃做一盏。

梁九功面上笑着,心里却惋惜得不行,我的万岁爷,这样的好东西您自个都没尝几次,就全送人了?

不了,还是两日做一次吧,朕怕贵妃进补过多会气血太旺,上火。

梁九功笑眯眯的应是,心想您考虑得真周到。

等休假出宫的时候,他就去寺庙里添上多多的香油钱,给自己积攒功德,来世投个好胎,也享享福。

酉时末,这场家宴终于结束了。

这一日无论男女,都在各处祭拜、请安,面上时时带着笑意,十分辛苦,散了宴会总算能回去松快松快。

***

从初一开始,康熙就得了空闲,照旧是先往有孩子的宫殿探望一番,晚上召了几位翰林学士探讨诗词歌赋。

许是觉得年年都这样过,甚为无聊,翌日一早便带着胤礽和胤禔微服出宫。

月前,他收到了不少来自民间对他的赞美,他心中生出一股好奇,想要亲自去瞧瞧百姓们是如何过年的。

胤禔跟在康熙身后,面上是怎么都压制不住的欢喜,一来是今日不用上学了,二则是皇阿玛居然肯带上他一块出宫。

皇阿玛真是越来越疼爱他了,从前这可是胤礽独一份的荣耀啊,现在他也有了!

他甚至得意的冲胤礽吹了口哨。

胤礽看着他如此激动的神色,心中暗笑,大哥实在天真,相比起在上书房进学,出宫更累呀。

在宫外,没有撵轿可坐,不管多远的路都要靠自己走,得吃粗茶淡饭,等回宫了还得写文章,记录并反省今日见闻,那个考校可比经义难多了。

但看着大哥哥喜滋滋的模样,他决定自己还是善良点,不说破微服出访的苦头,让大哥把这份欢乐维持得久一些吧。

嘻嘻,他可真是个好弟弟。

第52章

京城人多,人一多就好做生意,是以即便今天是正月初二,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街上的商铺依旧红红火火开着,街道两旁的小贩们热情的招揽客人。

皇阿玛,京城如今可真是繁华,这都是您治国有方啊。胤禔越长越大,也学会了拍马屁。

康熙合上折扇,不轻不重的敲在他肩膀上,你该叫我阿玛,出门谨慎些。都十来岁的人了,再过几年便要成亲,可不能这般马马虎虎的。

胤禔这马屁没拍对,还受了一顿教训,先前的气焰一下就灭了,低眉顺眼的点头,是,阿玛教训得对,儿子知错了。

康熙点点头,能知错就改,倒也不错。

说罢便继续领着两个儿子往前走,梁九功并几个侍卫落后两步跟着,再后面些还有十来个身手极好的暗卫,乔装打扮混迹在百姓中。

街道上熙熙攘攘,一副安居乐业的场面,康熙走了一条街,心中得到极大满足,这就是他希望的盛世啊。但他明白这只是一个极小的缩影,便抬脚往南城去了。

他微服出访的次数不算少,也听过京城东富西贵、北穷南贱的说法。

京城东边有着各大仓库、钱庄,西边是宗室勋贵和重臣聚集之地,北城是极穷极苦的老百姓,西边则是操持各种贱业的老百姓,唱戏的、杂耍的、卖小吃的,都是些三教九流的人。

但南城还有京城里最大、最多的茶庄和书坊,是以进京赶考的人都喜欢来这里暂住,一来物价便宜,二来消息灵通。

康熙来这也是为了看那些进京赶考的学子,听听他们对如今的朝廷、对自个是什么样的看法,也了解学子家乡的民情。

他怕下面的官员欺上瞒下,奏报不真实,所以想要自己亲自听听。

康熙走进茶庄,点了一壶好茶,让两个儿子坐下与自己一道品茶。

茶庄请了说书先生,正在讲《搜神记》,讲得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胤禔还从未听过这般奇幻惊险的故事,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没注意到他身边的人已经不在了。

康熙瞧见茶馆临窗的角落上,坐着一群身穿月白长袍的人,谈吐姿仪不俗,文质彬彬的样子,便猜测几人是进京赶考的举人,遂坐到他们旁边桌上。

胤礽留心着他的举动,亦跟着起身。

唯有胤禔满心沉浸在神魔世界里。

离得更近了,康熙便听得更清了。

原来这群学子是山东的,难怪学识高,到底是从孔孟之乡出来的。

孔孟都是儒家的圣人,主张仁政,他年前那些举措正符合这些人的心理,是以对他的评价都还算不错。

听了两刻钟,康熙没听出什么新的东西,正打算走,却又见外头来了一个人,仍是穿着月白长袍,却一眼看得出那衣裳是旧的,反复搓洗过,越发偏向白色。

康熙习武,眼力好,甚至看到了那衣裳起了毛边。

这是个家境艰难的学子。

他推测出来后,又觉得不对劲,进京赶考的多半是举人,自古都是穷秀才、富举人,既如此,他怎会落得这般境界?

康熙生出好奇心,准备上前去打探,却见身后这桌山东学子的动作更快,其中一人已经上前去迎了。

子瑞兄,你可来了,里面请。

那寒酸学子亦是拱手,无咎兄久等了。

康熙耐心听了一阵,才知晓那子瑞竟是四川来的学子,再细听下去,眉头越发紧锁。

四川离云南极近,先前也受到了吴家军的骚扰,战事导致那一带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在前年的时候,那片土地就重回朝廷控制,他以为会逐渐修养过来,没想到竟是十室九空,哪怕地主乡绅家里也是有田无人耕。

所以这赶考的学子,才会如此寒酸。

康熙示意胤礽起身离开,走出茶馆。

梁九功叹了一声,上手轻拍胤禔,大公子,老爷和二公子准备回府了,咱们也回吧。

胤禔想当然的反驳,回去?可我还没听完呢。

片刻后忽然回过神来,回府?阿玛和胤二弟已经走了?他张望一圈,果然不见踪影,心中懊恼无比,慌忙追出去,咱们赶紧去追。

路上康熙沉默了许多。

这算是云南大捷以来,对他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当年撤藩,全赖他一人坚持,朝廷大半官员都不信任他、让他再多忍耐几年。是以这次打了胜仗,他才那么激动,他的信心空前膨胀。

朝野上对他一片赞誉,谁料出宫后,竟听到这些话,是他的无能呀。

肉眼可见,康熙的心情很差,众人都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

康熙忽然停下,看向两个儿子,胤礽胤禔,依你们看,如何能解四川的困境?

胤禔,你是老大,你先说。

胤禔都快哭了,皇阿玛你不是说今天出来感受民间过年氛围吗?怎么突然就开始考校儿子了?还有那四川,四川又咋了?

康熙看到他那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就嫌弃得很,要不是在大街上、要不是自己亲生的,他一脚就踹过去了。

胤禔看向胤礽,期望弟弟能给自己提点提点。

胤礽收到自家大哥可怜巴巴的眼神,看向康熙,康熙沉默着,他便知晓皇阿玛是希望自己帮一帮大哥的。

皇阿玛最希望的就是兄弟友爱、互帮互助了。

于是他上前,将先前几个学子议论的事情说与胤禔听。

胤禔听完,开始思索。

他是粗心马虎,但还不至于是草包,片刻后便有了应对之策。

阿玛,儿子以为四川如今就是缺少人口,那咱们就把牢里的罪人放出去,送到四川耕作,不就好了吗?

最新小说: 误摘高岭之花后我遁了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 反派全家崽崽控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重生之神级奶爸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有妖气的游戏 带着淘宝去种田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 在第六次失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