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41)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41)(2 / 2)

褐色衣裳的那位老者,整整衣裳又清了嗓子,才恭敬的回话。

皇上,这玉蜀黍,若是精心伺候,一亩地能产八百公斤左右。若是糊弄它,也就三四百公斤。

康熙心中震惊,八百斤!那真是高产!

即便收成不好,三四百斤也很不错了,抵得上寻常水稻的产量。

老人家,何为精心、何为糊弄?

老者解释道:回皇上,精心伺候便是得耗上许多心血。

须得在秋日收完这玉蜀黍,立马翻地,让太阳把地晒晒,杀死里面的虫子,将晒干的草木堆拢点燃,用草木灰肥地。冬日里再翻一次,好叫霜雪把土里的虫子冻死。

如此两翻两晒,才能把土地养好了。不然地越种越薄,后面出不了庄稼,得停好几年呢。

康熙点点头,果然世事皆有学问。

他走到茶几前,倒了两杯茶,递给二人,老人家先喝杯茶,再慢慢说。

他的动作极为自然,彷佛家中晚辈递水一般,两位老人亦是直接伸手接过。

曹寅看得直瞪眼,想要训斥他们失礼,叫康熙一个眼神制止,随即也递给他一盏茶,子清也喝口茶。

曹寅双手接过,谢皇上。

老者看曹寅动作,知晓自个又失礼了,欲学他谢恩,康熙摆摆手,老人家还是继续与朕说这庄稼的种植吧。

是,皇上。这春天的土,得正月里就开始翻了,翻完了好等雨水把它浇透,这样种下去,苗子才有水喝,才种得活。

不过,刚翻地的时候,就得开始点苗子了。

找一块地挖得比馒头还松软,浇上几担粪水,然后把去年留的种子洒上去,再用沙土盖住,过个七八天就能出芽。

芽尖见了太阳,就越长越快,到苗子翠绿、跟中指一般长短时,就能分苗种了。

种下去后,还得日日去巡逻,怕有鸟雀、山鸡叼了它,得及时补上。

不能扎稻草人驱赶吗?康熙不解。

嗨,那家伙没用,鸟儿可聪明着呢。老者一副嫌弃的样,种下去三五日,若苗子还是绿的、没有干枯,便说明活了,就该施肥了,得施好几次,种下去是一回,长到半人高是一回,快要扬花时又是一回。

不过咱家也没啥肥料,全靠人和鸡鸭鹅产的,之前就用光了,还出去捡牛粪。要是在外头干活,再急也得憋着,得跑到自家地里撒尿,可不能叫别人的地占了便宜

曹寅立马咳嗽,这老倌越说越没分寸,在皇上前一个劲的说屎尿,多冒犯啊。

老者不知道自己哪说错了,但入宫前曹大人就跟他们约定过,曹大人一咳嗽就不能再说话,就得闭嘴,遂闭嘴,颇为不安的看着康熙和曹寅。

康熙朝曹寅微微摆手,无妨。

他知晓曹寅在意什么,但仓廪足而知礼节,这些乡野人家每日在意的是庄稼收成,哪有机会学礼节?况且他常去京城的南北两区晃荡,什么昏话脏话没听过。

他看向老者,笑得温和:老人家不用管他,咱们说咱们的。这玉蜀黍的种植,朕如今是搞懂了,若朕现在开出一块地种它,可能结出果子?

老者思索一阵才道:皇上,这东西在我们南边,晚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一样能出果子。这北边,草民也没种过啊。

康熙摸着黄色的玉蜀黍,冰凉硌人,手感很不好,连这殿内的金砖摸着都比它舒服。可这是粮食啊,是救人命的东西。

朕想试一试,两位老人家可愿留下来帮朕。

都听皇上的皇上的,草民一家都跟着来了。

两个老者笑得合不拢嘴,来的时候曹大人就告诉过他们,留在京城,孙子能读书,儿子能去大户人家、去工坊做工,前途比在乡下好多了。

康熙又指着另一担的东西询问,这个可就是番薯了?

上头有些泥块,看不清颜色,个头倒是不小,有的跟他拳头一般大小,有的细长如手指。

老者上前,将两个番薯碰在一起敲了敲,泥块脱落,显出它本身的颜色,大的是黄褐色,小的是红色。

皇上,这番薯挖出来得带着泥晾干,不然放不住。这个是黄皮红心,个头大,叶子小茎也细。红皮这个,里头是白心,个头细长但是甜,叶子肥大鲜嫩能做菜,茎又粗又长。

皇上可要种?现在正是时候呢,容易得狠,把它埋进土里,多多洒些水,四五天就能出芽,十来日就有四五寸,割下来掐成一寸长,插在雨后得土地里,长得飞快。

这家伙不用施肥,只要多翻几次多拨草,等到了中秋,就能挖起来,一个个跟碗口一样大,好得很哦。

老者实在是喜欢这番薯,跟康熙说话时也忘了规矩,说得很是畅快,眉毛眼睛都笑做了一团。

康熙被他感染,心情亦是大好,好好好,朕也种。这个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好的时候能有五六千斤,再差也是两三千呢。

这么多!!!

康熙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掉了手里的茶盏。

这样的好东西之前怎么就没推广开呢,怎就局限于那一个小镇了!

实在可惜至极!

种!朕一定得种,看看这是何方圣物,竟如此高产。

康熙也不嫌它脏,拿着那番薯不住揉搓,忽然问:老人家,这个现下可能吃?

能吃能吃,洗干净了就能直接吃,皇上要是喜欢吃软和的、甜的,就叫人煮熟了吃。

康熙跃跃欲试,叫魏珠装了几个,送去御膳房烹煮,老人家怕这宫里的厨子不晓得做法,还要跟着去。

康熙顺便叫他们二人去用膳,留下曹寅说事。

才说了不到一刻钟,那番薯就被呈上来了。

不同于之前脏兮兮的模样,这洗净煮熟后,颜色竟好看了许多,红色的好似云霞,黄色的彷佛桂花。康熙用手拿起一个,十分绵软,吃进嘴里更是入口即化,松软甘甜。

他不住点头,好东西啊好东西,此物应大大推广。

曹寅,此番回京,你带了多少农人进京?

一共带了六户人,除去儿童,能种地的青壮年有三十二人,暂时都安置在奴才府上。

那就先委屈你两日,你与他们一同歇一天,后日便带着他们搬进丰泽园,开始种这两样庄稼

丰泽园就在清华园边上,是康熙正月里才叫人弄出来的,有五六亩计划种水稻的田,如今有了玉蜀黍和番薯,那就再扩。

带回来的种子能种多少亩?

玉蜀黍能种六七亩,番薯可种十亩。曹寅这还是保守了说的,他怕一些种子不能出芽。

康熙思索片刻,便道:那玉蜀黍就种六亩,番薯也是八亩。剩下的留给朕,朕在御花园和上书房种一些,方便观察。给朕留几个人,在宫中指导。

是,奴才明白了。

你跪安吧。

**

曹寅退下后,康熙看着那两筐子粮食一直笑。

梁九功,将这番薯挑五斤送到太子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边亦是。

梁九功带着人麻利分拣。

没过多久,进殿回话,皇上,奴才已经叫人分送各宫了。

还剩多少?

还有半框,约莫十来斤,奴才把他们送到御膳房去了,让御厨给皇上钻研几个菜式。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兄弟妻可欺(1v?) 误摘高岭之花后我遁了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 反派全家崽崽控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重生之神级奶爸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有妖气的游戏 带着淘宝去种田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